白酒行业转型期,古井贡酒为何能靠“秋酿”圈粉无数?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秋意渐浓,亳州的空气里开始弥漫起醇厚的酒香。9月19日,2025第十二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秋季开酿仪式如期启幕,历经十二载沉淀的“秋酿”IP,如今已升级为跨度更长、内容更丰的“秋季开酿美酒文化周”,更在合肥世界制造业大会设下分会场,以传统为根、创新为翼、消费者为心,奏响了一曲古今交融的酒业新章。
对传统的敬畏,早已刻进古井贡酒的血脉。这场盛典的起点,可追溯至1800多年前曹操献酒的佳话——当年那位政治家将家乡亳州的“九酝春酒”与酿造技艺载入《上九酝酒法奏》,为“中华第一贡”埋下了文化种子。如今,每年秋酿的公祭酒神仪式,既是对先贤智慧的致敬,也是对“尊天敬时”酿造理念的坚守。
今年的开酿仪式更添新意:以往的“三地同酿”升级为古井贡酒、黄鹤楼酒、明光酒业、九酝酒业“四地同酿”,让千年酿艺在更广袤的土地上共鸣。在古井酒文化博览园里,北魏古井与宋代古井涌出的“无极之水”、500余年明正德古窖构成的微生物宝库、无极酒窖中静默陈酿的两万只陶坛,连同“九酝酒法”“桃花春曲”等非遗技艺,共同构筑起古井贡酒不可复制的文化根基。这份坚守也换来了岁月的馈赠:“九酝酒法”获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方法”,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窖池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的荣耀更是实至名归。
传统的生命力,在创新中愈发强劲。作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古井贡酒以“绿色酿造 智能制造”为方向,让科技为古法酿艺注入新动能。在一号酿酒车间,机械手臂、智能传感器在数字化系统调控下精准协作,从酿造到装箱实现全流程高效运转,赛博朋克般的生产场景与工匠“观酒花知酒度、摸酒醅感水分”的传统经验形成奇妙互补。智能园内,96%以上的生产设备实现联网,不仅大幅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更让人均产能显著提升。
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构建起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监控体系。古井云CRM、电商云等系统的落地,让生产与市场精准对接,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提升了响应效率。此次登陆合肥世界制造业大会,正是古井贡酒向世界展示“传统工艺+现代智造”融合成果的窗口,这也是其连续第八年牵手这一制造业盛会,用“中国酿”诠释“智造美”。
所有传承与创新,最终都指向消费者。今年的“秋酿美酒文化周”堪称一场与消费者的深度对话:9月17日至21日,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免票开放,投壶、印章集卡等互动活动让游客沉浸式触摸酒文化;“遇见合肥”品鉴之夜上,消费者乘双层巴士夜游地标,在“城市文化+创新调酒”的场景中感受微醺之美;全国品牌体验中心的打卡活动,让“古粉”们定格秋酿记忆。
更具突破性的是“秋酿轻养社”的揭牌。这个融合养生饮品、健康轻食、白酒体验的东方生活市集,打造出“早饮 日茶 晚食 夜酒”的多元场景,精准契合了当代人的养生需求。而三贡节大赛获奖名单的揭晓,从产品设计、诗歌征集到摄影创作,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共创推向高潮,构建起“贡创、贡献、贡享”的生态闭环。在传播端,央视《人间好时节》的非遗主题报道、安徽广电的“双视窗”直播解读,让酒文化跨越地域边界;秋酿纪念酒的发布、明代窖池头酒的封藏拍卖,以及天猫超级品牌日的上线,更让消费者在品鉴美酒中共享盛典成果。
从首届秋酿仪式到如今的文化周,十二载光阴里,古井贡酒完成了从“仪式”到“IP”的蜕变。它用“四地同酿”延续千年酒脉,用“智能酿造”激活传统技艺,用“场景共创”链接消费需求,在白酒行业“量减质升”的转型期,走出了一条以文化铸魂、以科技提质、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之路。
秋风吹过华夏酒城,新酿的酒香与千年的底蕴交织。古井贡酒的秋酿故事,既是老名酒对品质密码的执着破解,更是中国白酒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共生的生动注脚——这份穿越时光的醇香,正循着传统的根、创新的路,飘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