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集权变革,藏着房企过冬的答案?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期,万科以一场力度空前的组织架构重塑,展现了其主动求变的决心与魄力。这场被外界视作“顶层革命”的变革,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迭代,更是其应对行业挑战、夯实发展根基的战略选择。
此次变革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扁平化管控释放发展效能。万科彻底打破沿用近20年的“集团-区域-城市”三级架构,撤销五大区域公司,设立16个由集团总部直接管控的地区公司,同时保留8个多元化业务事业部并实施总部直管。这一调整绝非简单的层级压缩,而是旨在打通资源流转壁垒,终结过去“诸侯割据”式的分散经营状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统筹配置。集团总部设立的11个专业中心,从投资、设计到工程、成本实现全链条管控,让决策指令更直接地触达执行端,为“极限降本”与效率提升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管理团队搭建上,万科走出了“专业互补、新老融合”的务实路线。既有辛杰、郁亮等核心高管稳定大局,保障战略延续性;又引入深铁系专业人才充实关键岗位,强化财务等核心领域管控力。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批深谙万科文化、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将”重获重用,分别执掌产品、投资、工程等关键部门及地区公司,形成了“专业引领+经验护航”的管理合力,为变革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国有资本的深度赋能,为这场变革注入了关键动力。自深铁集团全面接管以来,累计向万科提供近260亿元借款,最新20.64亿元低息借款更精准助力债券偿还,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流动性压力。这种“资金输血”与“管理赋能”的组合拳,既为万科赢得了改革缓冲期,也通过规范管控确保企业发展方向的稳健性,成为万科应对债务压力的重要支撑。
当下,万科正面临销售下滑、盈利承压、短期偿债缺口较大的现实挑战,这场变革本质上是一场“生存之战”。集权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的专业能力与决策效率将经受考验,但这种“资源集中、成本严控、决策直达”的运营方式,无疑是当前行业环境下最贴合企业需求的选择。
从行业视角看,万科的变革既是企业个体的求生探索,也为同类房企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其能否成功,既取决于内部改革的执行力,也与行业软着陆的大环境紧密相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以组织重塑为起点的变革,已让万科在不确定性中找到了明确的破局方向,为其穿越行业周期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