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单机真的崛起了吗?

铁棍,野生战斗策划

包崛起的,但是不完全乐观。新单机能够立项,一定程度上出于“黑神话”为资本带来了吸引力,后续则要看我们几年内端出的产品是否在口碑和销售额上都足够好,能够把“资本的青睐”留下来。目前我感觉总体做得还不错,但现在还不是验证最频繁、最有效的时候,未来3年内的总体成功率才是考验。

尾木,独游开发者

我要用“崛起中”这个进行时来形容国产单机。

众所周知,游戏从立项到发售长达数年,几年前立项、近年发售的游戏已经是瑕不掩瑜,如今越来越多项目立项并收获关注和期待,这是一个健康的环境,几年后一定会有夺得TGA、IGF大奖的国产单机出现。

我相信,国产游戏会越来越好。

某故作坚强的创意总监

我觉得现在大家走的大致路线是没问题的,未来是光明的,可以说正在崛起。

但是……我还是悲观地认为,按照现代电子游戏行业的寿命,估计熬不到崛起那天,行业就危险了。

小王,策划

呃……崛起在哪?

小柳,成都某厂关卡策划

崛起?当然没有,这个算是共识吧。

只是目前“国产单机崛起”这件事有更乐观的态势了。

所以客观地讲,是正在崛起的路上。毕竟已经有了“第一个大学生”,只要假以时日,让国内单机圈从独领风骚变成百家争鸣,就可以谈谈关于“崛起”的事了。

某独游制作人

个人觉得,用“崛起”这个词可能还有点早。

现在的情况是,钱和人才确实都涌进来了,大家敢想敢做,也确实在美术和玩法上做出了让人惊艳的点,看着非常热闹。

但一个好游戏是个整体,我们目前最欠缺的,还是把所有这些亮点完美整合起来的线与面,也就是成熟的工业化管线和项目管理经验。很多游戏初看惊艳,但一上手玩,就感觉体验很散、不连贯。

一句话总结下我的拙见:路子走对了,但还没走完。大家都别急,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积累。

某大厂底层策划

先要有,再说以后的事。我觉得国产单机做成什么样都正常,游戏行业的状况使然。现在行业有了一定积累,玩家也有这个需求,未来高质量的单机肯定是越来越多的。问题就是不要让太多游戏外的因素影响我们对游戏的判断。一味抬高期待、一味宽容或者苛责都是不好的。

志男,上海某游戏公司策划

经过“黑猴”之后,这个问题不用问了,国产单机已经崛起了。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和人才来做3A,接下去只是看资本给不给这个机会。如果《影之刃零》也能成,那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单机出来。

小葱,独游开发者

崛起谈不上,但还是能看出来“黑猴”之后整体氛围好了很多吧,大家对国单的唱衰也没以前那么多,至少越来越有盼头了。我还是挺期待《古剑》《黑神话:钟馗》和《归唐》这几款游戏的。

小G,某大厂游戏策划

现在的国产单机游戏市场就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很多都是投机主义者。

所以国产单机到底崛起了吗?答案肯定是没有的。“某某们赢了,某某死了”的惊天言论,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雨歌,文案策划

崛起与否这件事没有统一标准啊。

不过崛起之路可能是这样,不是发现国产单机变强,而是看到国外顶尖大厂逐一被拉下神坛。所以,当没有人再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说明已经崛起了。

做游戏投资的老徐马克

首先要定义什么叫崛起,我觉得目前不一定称得上崛起,但能通过一些信号,从几个维度明显看到越来越好。

首先是“黑神话”开了一个好头,大家建立了一些文化上的自信。

第二,我觉得国内游戏行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已经大幅提升了。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年大厂出来的人才,生产能力是具备的,生产效率其实是高于海外的。

第三,国产内容正不断给Steam拉新,每一次有游戏出圈,Steam的中国用户就会明显上升。这样一来,一些2A+的项目,未来也会有市场。

上海某中厂项目负责人

我假设说的是单机大作。在这个问题上,资本应该是最灵敏的。当你觉得某类游戏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去看看有多少人肯投这些项目,愿意投多少钱,再来说崛起的事。

钱和人都不是凭空出现的。现在行业里能靠单机作品本身进入良性循环的团队还是不多,基本还是得靠手游或者其他项目养着。

老胡,广州某游戏公司文案

独立游戏我不知道,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果你想做大型单机游戏,既要面临和国外一样的问题,比如从业者拿着较低的工资靠爱发电;同时还要承受国外没有的问题,比如巨大的风险。更不要说现在单机市场就纯纯一盲盒,游戏外的因素太多了,这些东西加起来,真做单机的永远是极少部分人,你的选择真不多。

CC,文案

我觉得并没有。每个人对于“崛起”的定义可能不一样,我的想法是,当国内无论大中小厂商推出单机游戏的时候,宣传口子上不用把“单机”作为一大卖点,而是大家都习以为常,并且游戏类型也足够丰富的时候,可能更接近我心中的“国单崛起”。

目前的环境下,优质的国产单机游戏并不多,每推出一款卖相看似不错的单机游戏,都会在舆论上被冠以“村里的大学生”之类的头衔,说明这样的作品目前依然稀缺。

乐观的独游开发者

国单在慢慢崛起了。

不管质量好坏,是真的“3A大作”还是靠营销吹出来的“流量作品”,至少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关注“国产”的概念,并愿意为这个概念买单。这就是件好事。

李熊,关卡策划

国产单机崛起的标志是:大家都能站着把钱赚了。

不愿透露姓名的游戏专业学生

在我看来,目前国产单机主要聚焦在RPG、类“魂”和不知道算不算开放世界的开放世界游戏上。而我非常期待的国产单机是类似《BeamNG.drive》和《坎巴拉太空计划》那样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它们都依托于自身的平台或者引擎,很容易开发出系列作品,或是构成一个“宇宙”;另一方面,开发《BeamNG.drive》的BeamNG.tech引擎也在某种意义上证明,游戏盈利不一定要靠大众玩家,ToB方向的盈利也可以用来补贴ToC,算是一个新思路吧。

不过这样一来,我觉得制约引擎的是个人拥有的算力,而非开发成本。如今算力已经越来越廉价了,未来也有可能向这个方向发展。

上海某中厂合伙人

最近这几款所谓的单机大作背后的团队,除了游戏科学和灵游坊之外,很多团队本身的行业经验是不足的。尤其是《失落之魂》那种,没有像样的行业经验,做了10年最终也就这样了。哪怕是小型单机独立游戏,第一款作品就做得好的也基本不可能。这是行业规律。等更多团队跨过了这个坎,活下来了,做到第二部、第三部作品,情况才会好起来。

阿雅,广州某游戏公司运营

一阵还没吹完的春风罢了。超长的制作周期加上超高的制作成本,国产单机很快也会变成背靠大厂、“看起来很美”的玩意,用户本质上也属于钱少事多圈子小的主儿。我们距离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还很远。

北京某大学游戏行业新人

本应届生从招聘上看,单机岗位基本没有,即使有,项目组也在摸石头过河阶段,薪资较低。拿这一点来反推,崛起了么?我认为没有。

小红,某大厂员工、国单玩家

最近几款火爆的作品都玩了,比如“完蛋”“黑神话”“捞女”“盛世”。作为玩家的感受是,好的作品在陆续产出,尤其“黑神话”带动了单机市场的信心。

但今年还远没有达到“崛起”吧。毕竟游戏市场情况就在这里,单机售卖基本“一拨流”,投入大、时间长,很难像手游那样长线赚钱。更何况,现在的环境,各厂商都很注重ROI。不过好的作品陆续出现,玩家越来越买单,未来崛起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