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 | CCG服贸会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9月12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由北京市“两区”办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2025“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举办。在以“全球贸易新趋势与中国服贸制度创新范式”为主题的高端对话上,与会嘉宾就企业全球化与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主持人)
随着中国商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全球市场,必然会带来更多附加服务需求,形成巨大的服务市场。另外,中国已经成为数字流动大国,数字也是21世纪的石油,我觉得建立开放、流动的中国数据方案,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唐亚东(Adam Dunnett)
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妥善处理与本土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包括雇佣当地员工、与政府及媒体保持有效沟通与协作,并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和合规要求,同时可借助专业咨询机构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
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情况下,服务贸易呈现三个比较显著的趋势:数字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和区域化协同发展。对此,应从三个方面积极应对:第一、坚持数字化为生产力赋能,使今后经济发展还是服务贸易发展更有动力;第二全球化,中国和欧盟都是全球化的拥护者和推动者,希望全球化更多体验贸易各个方面;第三绿色化,绿色化才能让经济活动可持续。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LOH Wee Keng)
怎么能把服务永远或者长久一段时间留在中国、留在北京、留在“两区”呢?我们必须抓住服务的灵魂,那就是抓住行业规则的制定。数字经济、新能源、机器人,也需要很完整的监管系统,规则的制定系统。如果我们能把这个系统留在“两区”、留在北京,我相信就可以把全球高端人才自然而然引入这里。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
回顾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其实走出去就是你的产品出海了,走进去就是咱们当地,走上去就是你的标准、你的规律、你的范式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
中国已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积累了坚实基础和丰富经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潜力。面向未来,中国企业应当优化全球布局,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注重与东道国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并充分发挥新兴产业优势,从而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
德国泽佩林大学校长余凯思(Klaus Mühlhahn)
随着全球化链条日趋复杂,企业不仅需应对多层级监管,还必须满足各类合规要求。这一趋势带来两大变化:一是产品与服务日益深度融合;二是对信息获取和合规理解的需求显著提升。此外,贸易与经济的良性运行以信任为基础,而信任只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所以我们需要这样面对面的对话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