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社会制度应该扶智、扶勤、扶贫,但决不扶懒、扶贪(1)

500

抱怨养老金不公平前先要弄清前因后果

一则《怎么什么事都可扯到老年人退休金的事上?》的帖子引起众多朋友的讨论,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朋友讨论中却有些三观不正。

其实,我在写今天这帖子时是有些忐忑的。一,我不明白有些朋友是真不懂社会保险的有关问题,还是装不懂;二,我害怕朋友们以为我是官方的,在这里说官话,打官腔。

但考虑到两个原因我还是写了。因为即使从2000年算起,中国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也有25年了,但一些底层群体到今天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还是零,相关部门的工作真的需要检讨;

我一生没有从政,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也讨厌政府官员,尤其讨厌那些官不大僚不小的所谓官员。我也是底层中的一员。

我的那则帖子发在四个平台,有今日头条、观察者、知乎和百家号,我想选择相关方面有代表性的意见,以我的了解说说我的看法,不当之处朋友们当然可以批评。

其一,养老金差距这么大不值得引起社会反思吗?这朋友显然是体制内的,为体制内养老金不平在呜冤。

养老金的差距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在职时的工资差,而在职时工资又决定于两个因素:地区差和系统差。当然即使同系统还有级差问题,但我以为级差应该都可理解和接受。

地差最早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这是根据各地区生活水平差距而制定的,后来就延续下来。比如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职称,上海的工资可能是山西县下乡镇的几倍。

即使同省的不同地区,差别也是相当大的。比如同是湖北,而武汉市较下面荆州、黄冈等市就差到一两千,有的甚至差到三千以上。

工资差距自然就影响到养老金的差距,这是影响养老金差距的首要因素。

地差合理与否,我个人认为地差基本合理。举个例子,湖北县级以下有个五千或是六千的工资可能还过的不错,但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请个保姆都要万八千的才行,五、六千根本就过不了日子。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大,地区间生活的差距确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还维持原来的地差不变,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到了地差非调整不可的时候了。

系统差,是说同一地区不同系统之间的差距,在职时不同系统间工资差距是很大的。比如我和一位朋友在退休时养老金差到两千,他是行政系统,我在教育系统,工龄完全相同。但我是高级,他是副科级。这个差距实际是由职称级别影响到的投保额度不同造成的。行政是基础工资的5%,而教育是10——20%。

二是在职时的投保状况,这应该比较好理解。也就是你在职时投的多,现在的养老金就高,在职时投的少,现在的养老金自然就少。

比如我和我的连襟是同县,他是电力系统,我是教育系统,教育系统在职投保是基础工资的10——20%,而电力系统是40——60%,所以退休后养老金差距自然就大。

我们总不能盯着现在的差距,而自己主观地想原因,然后就鸣冤叫屈地说不合理吧?

一帖肯定回答不了所有的问题,要真正了解这些问题,几乎是一本巨著,所以还是 分几次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