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2到G2
曾经有过一个时候,美国有过G2的想法。那时,中国崛起已经很明显,G7已经变成G1+6,但那“6”绑在一起也抵不上中国。不过那时美国的G2其实是G1+1,美国主导,中国跟班。
近来,美国越来越通过语言和行动体现出重回G2的意思,这次是真有“美中共治”的意思了。赫格塞斯在与董军的通话中,强调美国无意与中国打仗,美国无意改变中国体制,这是重要的表态。特朗普在关税战中对中国“网开一面”,是更加重要的行动。
不是美国不想改变中国,美国一直在试图,只是现在明确认识到力不从心了。在老布什到克林顿时代,美国爆发过对中国“围堵vs交往”的大争论,最后实行“交往”,是因为美国从冷战胜利的甜头里觉得,和平改造中国有希望。过去几年里,美国感到“受骗”,是因为“交往”政策没有达到改变中国的目的,“说好的和平演变,你为什么不演变呢”?
美国在盟国路线上反复横跳,也是因为两种认知:盟国到底是美国可以借助而最大化改变中国的效费比的帮手,还是离开盟国美国已经压不住中国、盟国成为改变中国的刚需。说到底,这还是从改造中国出发的,只是文改、武改、混改的差别。
坎布尔、杜如松新发表的长文里,承认美国靠自己已经压不住中国。考虑到两人是拜登时代国务院和国安会的中国事务主管,这是很接近官方立场的罕见的公开承认。他俩是民主党的,但这样的技术官僚见解不容易受到党派之争的影响,相信对特朗普政府也会有作用。
其实特朗普的孤立主义路线早就暗含他认同这一定位。特朗普从来就是欺行霸市的家伙,他要是play nice,肯定是踢到铁板,或者认清铁板所在了。
必须说,这对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是好事,但也不能过多解读。美国重回G2,承认中国势力范围,但美国承认的中国势力范围与中国认为的势力范围不是同一回事。在美国的解读里,中国的势力范围止步于中国的海岸线和边境线,跨出一步,就是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还是不可能拱手相让的。
这可能对一些人感到奇怪:不一直是这样吗?不是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海岸线和边境线内都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要不也不存在和平改造中国的问题了。
中国当然不同意这样的势力范围。台湾统一是必须的,只是和统、武统还是混统的问题。中国经济走向全球也是必须的,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
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继续保持暧昧,但只赚钱,不出力。他的重点在经济。中国崛起以经济为本,美国要保持势力范围,也只有经济为本。美国要欧洲出面与中国打关税战,然后美国跟进,也可以看成他的把中国关回到海岸线和边境线以内的思路:逼着欧洲与中国反目,然后就只有重回美国经济圈,听任美国宰割了。美国宰割不动中国,宰割欧洲还是游刃有余的。
欧洲不傻,但在打败俄罗斯与“中国,你也配”的执念和美国明火执仗的强奸之间,看不清前进的路。即使如坎贝尔、杜如松所说,美国与盟国加在一起实力还是大超中国,第一GDP大超不等于实力大超,乌克兰战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二中国制造业已经超过美欧日澳之和,各种贸易战也证明了这一点。最主要的是,中国并不威胁盟国,盟国为什么要冒经济废墟和物理废墟的危险帮美国打中国?
说起来,欧盟会像苏联一样轰然瓦解吗?这才是有趣的问题。
对全球南方也是一样,美国会试图以美国市场为杠杆,胁迫越南、印度等“脱中入美”。
中国够大够强,纯粹依靠国内市场会减慢发展,但不是不发展,受到史上最严厉封锁的俄罗斯在过去几年的表现就是先例,全球南方更没有理由“脱中入美”。
不管怎么说,G2非中国在推动,但对中国不是坏事。中国不是在从挖美国墙角中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只是在带领全球南方的兄弟们共同致富。中国的势力范围不由美国决定,而是由中国和相关的国家、地区的互动决定。中国的G2不是互相隔离的势力范围,而是“有好事你来,要作恶你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