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参考动态:美军图解我重型合成旅阵地防御典型作战部署

美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情报处于2025年9月12日发布了一份“威胁模板”,图解我某重型合成旅在执行阵地防御任务时的典型作战部署。这种防御的核心思想是依托预设的坚固阵地和障碍物,层层消耗、阻击并歼灭进攻之敌,同时保留有限的反击能力。

所谓威胁模板,有点类似我们的“敌军惯用战法”、“典型作战部署示意图”,主要供指挥官全面了解敌方战斗序列、作战能力及可能的行动方案。本文仅转述美方观点,不代表我方认同,仅为研究提供参考。

500

重型合成旅阵地防御的主要特点

要点: 3至5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点。

无人机侦察: 超越营级的广域覆盖,用以识别敌军编成并支援目标打击。

前方警戒地带: 以机动连遏制敌方侦察并迟滞其进攻速度。

反侦察: 可能部署一个营以增强反侦察能力。

电子对抗: 干扰排提供掩护,并随敌推进而后撤。

预备队: 部署步兵或装甲连,以增援防御薄弱地区。

火力群: 灵活部署以提供支援,并根据需要前推以延伸射程。

防空: 纵深部署,以保护关键资产。

后方防御: 由wujin负责保障后勤安全并反制敌特种作战部队。

障碍地带: 构设复杂障碍物,以形成杀伤区并引导敌军机动。

防御部署的四个主要地带

根据该图图示,防御部署具有显著的纵深性和层次性,从前到后可分为四个主要地带:

前方警戒地带

这是防御的最前沿,纵深约3-4公里,距主阵地约13-20公里。由“掩护队”下辖的两个机动连组成的“掩护分队”在此活动。其主要任务是:袭扰并迟滞敌军前进、查明敌军企图、掩护主阵地部署,并通过反侦察手段防止敌方窥探。

前沿防御地带

这是主防御阵地,纵深约4-6公里。由“前沿防御群”负责守卫。该地带构筑有复杂的障碍物体系,旨在将敌军引导至预设的杀伤区 (Kill Zones),以便集中火力予以歼灭。全旅通常控制3到5个这样的防御要点。电子对抗分队也会在此区域活动,为部队提供掩护。

纵深防御地带

位于主防御阵地后方,纵深4-6公里。由“纵深防御群”和预备队驻守。其核心任务是遏制突破前沿的敌军,并作为“反冲击”部队的出发阵地,随时准备通过反击恢复防御态势。一个步兵或装甲连会作为预备队,用于增援薄弱环节。

后方防御地带

这是防御部署的最后方区域,纵深2-3公里。这里部署着旅的指挥中枢(基本指挥所、后方指挥所)、“火力群”和“后方保障群”。该区域的安全由wujin 负责,主要任务是保障后勤线路畅通,并防范敌特种部队的渗透和破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