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微博借钱:利率上限36%,合作机构导流个人信息至保险销售公司
“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但囿于主营业务不同等原因,各互联网大厂的借贷规模也有着较大差距。
这其中,新浪旗下的微博借钱是个特别的存在。根据公开数据,截至上半年,微博借钱在贷余额规模仅百亿左右;不同于微博的知名度,微博借钱还极其低调。
但低调的微博借钱,在“合规”要求之下,却显得有些“顽固”。
10月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4月初发布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正式实施。接近6个月的时间给商业银行和助贷机构按照新规进行调整,足见监管的耐心。
如今时间仅剩半个月时间,但微博借钱似乎并未“接招”——不仅利率上限继续维持在36%,多个界面显示的利率也仅显示日利率;其合作的第三方机构甚至将个人信息导流至保险销售公司。
长期布局金融业务 在贷余额规模不大
这里,简单梳理一下新浪的金融业务。
作为新浪旗下继新浪网和微博之后的又一个战略业务板块,新浪金融业务的搭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不同于其他大厂,新浪金融业务落地方式不是产品层面而是内容资讯。
在这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新浪逐步将第三方支付、基金代销、消费金融、网络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保险经纪等牌照悉数收入囊中。
期间,2017年,新浪为金融业务搭建系统性的组织架构,整合为新浪金融事业部。
具体业务方面,新浪金融此前曾涉及P2P、现金贷、贷款超市、信用卡代偿产品等多个方面,并推出新浪有借、新浪卡贷、浪小花、新浪分期、新浪金融、新浪有还、大王贷款、趣用等多款金融类App。不过,多数已下架。
而在新浪金融的现有业务中,2017年上线的微博借钱,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据微博Q2财报,截至二季度末,微博的月活跃用户达到5.88亿,日活跃用户达到2.61亿。
笔者注意到,微博钱包有的独立App,新浪微博App中也设置了微博钱包入口。业务包含借钱、理财、保险、基金、抵押贷等,最显眼的自然也是借钱业务。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微博借钱的在贷余额不过百亿元,而头部如蚂蚁系已经超过2万亿,其他几家头部企业也均达数千亿。即便是上线晚于微博借钱的哈啰甄有钱,同期在贷余额也是其两倍;名不见经传的全民钱包,预测也有200亿。
背靠微博这棵流量大树的微博借钱,一直保持相对低调。当然,其也曾因利率问题偶尔“出圈”。
在2019年,南都周刊报道,微博借钱疑似诱导用户借贷为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打榜,用户在微博借钱提现相应金额,点赞数量将翻倍。对此,微博借钱回应,使用微博借钱借款点赞数量翻倍情况存在,不过仅限于当年“双十一网购势力榜”活动。此外,南都周刊记者实测,发现微博借钱的利率高达36%。
2023年,半岛晨报报道,有女大学生在微博为应援一男明星,从微博借钱贷款1万元,被成功放款。该名大学生选择提前还款,一天被收取了200元费用。
6年过去,笔者发现,微博借钱仍饱受“高利率”的投诉,其中不少涉及被莫名收取高额担保费等。截至9月15日,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针对微博借钱的累计投诉量高达16500多条,仅近30天就近1200条。与之对比,哈啰臻有钱的累计投诉量仅是其一半。
不少用户提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取了高额担保费。一名投诉者称,“我于2025年3月20日向微博借钱合作方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借取3000元,分12期还款,合同利率为5.5%,在此之前注册时微博钱包让我签署了融担协议,但合同中并没有提及担保费用具体数额以及标准。借钱后若非我主动积极要求,微博钱包也没有主动给我提供借款合同,在后期我收到借款合同后发现借款合同中还有我与重庆与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的两份担保合同,在两份合同中发现还要收取我总计526.57元的担保费用,分十二期支付,担保费加上我5.5%的利息,已经达到了36%远高于正常利率,且当前我还为在校学生。”
那么,微博借钱是否真如借款人投诉所称?真实利率又是多少?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测试。
多处利率仅显示日利率 一合作小贷竟无网络放贷资质
笔者注意到,不论是微博借钱App首页,还是通过微博进入微博借钱界面,虽然都宣称最高可借20万元,但都没有表述具体的利率。
其中前者表示,“综合年化成本(单利)7.2%-36%,1千元借12个月每天仅需0.11元”,后者则直接抹去了利率上限,称“综合年化成本(单利)7.2%起,1千元借12个月每天仅需0.12元”。
点击“领取额度”,需要知晓并同意三份协议,分别为《借钱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平台服务协议》和《电子签名授权书》。
据《借钱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微博借钱由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聚未来”)和北京微聚智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聚智汇”)联合向用户提供借款服务及相关担保的金融科技信息及技术服务。
提交身份证信息后,微博借钱开始匹配资方,跳出界面需要借款人填写包括收入、工作等个人基本信息和父母、朋友两名联系人,并进一步“申请并扫脸确认”。此处需要同意两份协议,分别为《授信及征信相关协议》和《人脸识别验证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
笔者发现,《授信及征信相关协议》包含四份子协议,分别为继续向“微聚未来”和“微聚智汇”授权的《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以及《省呗授权及征信协议》《众安贷授信及征信相关协议》和《安逸花授信及征信相关协议》。
最终,笔者仅获得合作机构马山消费旗下安逸花提供的800元的“可用额度”,而且借款需要单独下载安逸花APP。页面显示“最低日利率0.067%”。
与此同时,微博借钱还推荐了第三方平台的“提额服务”。笔者点击“立即提额”,微博借钱推荐了“放鑫钱包”,最高可用额度为50000元,“最低日利率为0.1%”。点击进入“放鑫钱包”,最终借款界面又显示,“放鑫钱包”的年化利率是7.2%起。
早在2021年3月,央行〔2021〕第3号文件就要求,为维护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即对于金融机构的金融借款,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年利率24%。
即将在10月1日实施的“助贷新规”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借款人合法权益。
微博借钱一方面模糊利率的表现形式,用“最低日利率0.067%”“最低日利率为0.1%”“1千元借12个月每天仅需0.11元”表述,另一方面在微博借钱App首页继续将利率上限设定在36%,似乎与上述多个文件的要求相悖。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放鑫钱包”由广州市蝶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金蝶小贷)开发运营,天眼查显示,金蝶小贷并没有互联网放贷资格。而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业务。
一键授权60多家机构 包含22家银行12家消金公司
自恃征信记录良好,但仅获得了微博借钱合作机构安逸花这一家机构800元额度,那么在此前的过程中,笔者给多少家微博借钱的合作机构授权了个人信息呢?
先来看一下这一过程中笔者需要阅读和同意多少份协议。虽然前面提到,点击“领取额度”时,需要知晓并同意三份协议。实际上,《平台服务协议》的显示,作为乙方的借款人在这一步骤要同意5份协议,除了《借钱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平台服务协议》和《电子签名授权书》,还有《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和《非学生身份承诺函》。
匹配资金方后,表面仅显示《人脸识别验证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授信及征信相关协议》两份协议,但如前面所说,后者包含四份协议,而其中的《省呗授权及征信协议》、《众安贷授信及征信相关协议》和《安逸花授信及征信相关协议》这三者又分别包含15份、4份和4份子协议。
这意味着,前后笔者共同意签署了30份协议,但没有一份协议单独展示了微博借钱的合作方。
此时,前述步骤的相关协议已经无法返回仔细查看。笔者在“设置-服务协议-借钱”中,找到了一丝痕迹。里面的《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第一条“有关授权范围和使用目的”介绍称,“为保证微聚合作的持牌机构能客观准确地了解本人的信用状况,并评估本人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以便提供借款及相关担保服务,就微聚合作的持牌机构、合作机构查询、使用本人的个人信息等事宜,本人清楚理解如下授权内容的含义并同意不可撤销地授权如下”。
授权的公司名单,是以网址的方式呈现,需要借款人点击《三方合作公司列表》。但笔者用自己所使用的小米手机点击发现,《三方合作公司列表》“无动于衷”。将《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的pdf下载下来在电脑上打开后,《三方合作公司列表》才得以打开。
笔者细数发现,《三方合作公司列表》中的公司,高达59家。这其中,除了常见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朴道征信有限公司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还有武汉众邦银行、中信百信银行、烟台银行、福建华通银行、兰州银行、哈密市商业银行、九江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吉林亿联银行、龙江银行、西安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南京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甘肃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廊坊银行、民生银行共22家银行。
微博借钱合作的消费金融公司共12家,分别为包银消费金融、陕西长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上海尚诚消费金融、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以及北京阳光消费金融。
其合作的融担机构高达8家,包括重庆市与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与众融资担保)、西安鸿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咸阳华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中证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陕西天邦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陕西晟信泰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裔信息工程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智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前述与省呗签署的《省呗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议附件二《第三方产品或服务共享及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清单》显示,省呗也向合作的第三方共享笔者的个人信息。这些第三方包括小赢卡贷、度小满、你我贷、信用飞、豆豆钱、哈啰臻有钱、好分期、车抵贷等。而这些第三方多数作为导流机构,必然会继续把笔者的个人信息分享给更多第三方。
另外,最终给笔者提供额度的安逸花背后的马上消费金融,未出现在上述微博借钱的合作机构名单中。
这意味着,虽然笔者最终仅获得安逸花仅800元的额度,但个人信息却被无度地共享至超过60家机构手中。
而且《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还显示,被授权人有权多次收集、查询、使用、核实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征信信息。
担保费用未明示 导流个人信息至保险销售公司
合作机构中,与众融资担保为新浪数科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在前述笔者借贷的过程中,直至面临“放鑫钱包”放贷时,也没有看到任何“担保协议”。但在“设置-服务协议-借钱”中,却发现了与与众融资担保和咸阳华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相关的4份协议,而且四份协议中并没有具体说明收费标准。
其中,与与众融资担保签署的《融担用户服务协议》仅表示“甲方有权根据其为乙方借款提供的担保及/或担保咨询服务收取相关费用”,但“具体以双方签署的《委托保证合同》及/或《担保咨询服务合同》(以实际签署的合同名称为准)中约定为准”。
这也难怪不少用户“吐槽”莫名背上高额担保费。
此外,笔者还发现,除了与众融资担保和抚州市新浪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微博借钱合作的易嘉利(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金系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融信天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疑似均为新浪的关联公司。
根据天眼查,北京融信天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电话与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2023年期间使用的电话,以及易嘉利(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去年2月已更名为上海涛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22-2024年期间使用的电话一致。上海金系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公司电话又与新浪数科当前使用的电话一致。
借款人明明是为了借钱,但笔者在《三方合作公司列表》居然发现了一家保险公司——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笔者还在两个“协议”里发现了与“保险公司”字眼有关的“猫腻”。
一是在《借钱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政策》需要单独点开的《信息共享清单》中,列举了7种借款人使用借钱服务时,微博借钱向第三方公司共享信息的具体处理场景和处理内容等信息。其中除了借贷服务、担保服务、支付服务、征信服务等常见服务外,如图还有一个十分罕见的保险服务。
其使用目的显示,保险公司获取您的必要信息以实现为资金方对您的贷款行为提供保险服务。
而省呗则赤裸裸地直接向保险销售公司引流。《省呗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议附件二《第三方产品或服务共享及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清单》中,显示向第三方保险机构阳光一家家庭综合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一家)、金丰(上海)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下称金丰保险经纪)共享个人信息。
天眼查显示,阳光一家最初由阳光财险和阳光人寿共同成立,在2018年,变更为由北京中关村融汇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金丰保险经纪则为同盾科技(2025年3月更名为小盾未来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国家金融监管局公布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准入管理,审慎制定准入标准,有效实施尽职调查,从严审批。
尽管如此,微博借钱的运营主体北京微聚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出现在了尚诚消费金融和梅州客商银行公布的合作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