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恋室友居然是暗杀柯克的共同嫌疑人?
文 | 丁毅超
美国著名保守主义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刺案件已经成为席卷全美国的政治事件。由于警方在案发后第一时间非但没有抓捕到嫌疑人,反而错误拘留了两名嫌疑人,一时之间各种阴谋论泛滥开来。
最有名的当然属于阿美利加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摩萨德特工论。其潜台词不言而喻,只有以色列特工才能在袭击之后如此成功地完成退场,此次刺杀也将因为抓不到凶手无果而终。这种阴谋论随着警方公布嫌疑人照片迅速告终。在随后的发布会中,犹太州州长向媒体和公众报告了嫌疑人的情况。嫌疑人是年仅22岁的本地男子泰勒·罗宾逊。
抓住嫌疑人不能平息阴谋论,只能触发新的阴谋论。枪击案嫌疑人的动机自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当笔者在北京时间晚上十点左右观看犹太州新闻发布会时,犹他州的初步官方结论是嫌疑人具有左倾思想,然而等到笔者在第二天早上睡醒时,我国的社交网络媒体已经流传起嫌疑人也是MAGA的传闻。
不得不说,对嫌疑人的形象再创造是一件十分值得玩味的事情。这显然与美国两党的舆论战密切相关。但这在更深层证明,在这个真实性替代合法性的时代里,人们更多相信的是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
不过民主党社交媒体支持者可能很快要做好再次遭受冲击的准备。根据中左翼并且以内幕新闻为核心的Axios报道,调查人员认为“认为罗宾逊与其室友存在恋爱关系”,并且“很明显,罗宾逊的室友知道很多情况,但在杀人案发生后却只字未提,所以他们现在是正式的嫌疑人,但正在配合调查”。鉴于嫌犯室友的跨性别身份,一场新的完美风暴正在形成。
严格而言,笔者很少在公开场合解构具体的阴谋论。毕竟任何阴谋论的背后都是由某种坚定的认同情绪所支撑。对阴谋论的分析,都很难真正说服这种强烈的激情。这是一个霍布斯时代留下的启蒙难题。既然人是凭借理性和激情进入文明社会,那么理性和激情究竟谁能够控制谁呢?但鉴于各种流言已如此广泛地蔓延到各个社群,澄清信息依旧有其积极意义。
让我们从时间线开始回顾。首先在犹太州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除了得知嫌疑人的姓名和年龄外,还得知了以下几件事项。第一是确实如此前媒体报道的一般,嫌疑人在弹壳上刻有铭文。在未发射的三枚弹壳中,其中一枚写着“嘿,法西斯,接住”,旁边有一个向上的箭头符号、一个向右的箭头符号和三个向下的箭头符号;
另一枚弹壳上写着“Bella ciao”,这是一首二战时期反法西斯歌曲的歌词;还有一枚写着“如果你读到这个,你就是同性恋,哈哈哈。”这些内容显然做实了华尔街日报所公布的早期内部调查报告。
第二,根据犹太州州长公开转述,“罗宾逊的一名家庭成员告诉当局,罗宾逊近年来变得更加热衷于政治。这位家庭成员说,罗宾逊最近在一次晚宴上转达了美国转折点创始人柯克将前往犹他谷大学发表演讲的消息。他们谈论了为什么不喜欢他以及他的观点。柯克的家人还表示,柯克充满仇恨,并且散播仇恨”。这成为了对凶手意识形态左倾定性的最初来源。
在得知凶手的公开信息后,共和党的支持者直接接受了这一结论。但在民主党这面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如果确认嫌疑人存在公开的“左翼”政治倾向,那将会演变为对民主党的全面灾难。
一部分民主党国会人士迅速发表意见称凶手的意识形态不重要,重要的是谴责政治暴力。民主党籍的夏威夷州参议员布莱恩·夏茨就公开表示,“这个凶手是左派还是右派,他妈的有什么区别?振作起来,读本书,做做运动,喝杯威士忌,遛遛狗,做做意面,钓鱼,或者做点别的,别让这个算法腐蚀你的大脑,毁掉你的灵魂,”但正如笔者上一篇文章指出的那样,这种体面说法既没有办法说服自己人,也没有办法说服对面。
以CNN为代表的传统建制媒体则按照自己过去的方式,纷纷涌入嫌疑人家附近,试图通过采访身边人重新勾勒出凶手的可能动机和行为轨迹。这些主流媒体迅速确认了如下事实。
第一,嫌疑人确实出身于一个完全倾向共和党的家庭。其父母都是注册共和党人。
第二,根据CNN的报道显示,在2020年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在读大学之前,嫌疑人的政治观念与家庭一致。其高中同学证实,“几年前读高中时,罗宾逊和他的家人一样,在政治上持保守态度,并在2020年大选前支持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同时,其高中同学确认,嫌犯是深度的电子游戏爱好者。
第三,嫌疑人2021年在犹他州立大学短暂就读一个学期后选择休学,随后就读于圣乔治市迪克西技术学院,现为电气学徒项目的三年级学生,并在2022年获取电工证。
第四,在成年之后,嫌疑人没有注册为任何党派人士,也没有任何投票记录。
第五,嫌疑人在线下社交中较为孤僻和腼腆,很少与人直接交流政治观点。但他的电工同事表示,“罗宾逊并没有真正谈论政治……除非有人提起,并补充说他不太喜欢特朗普或查理(柯克)。”
这些亲自由派的主流建制化媒体透露出一股相当扭曲的态度。一方面,它们确实承认嫌犯与家庭的政治观念可能存在明显差异,不喜欢特朗普或者柯克这样的右翼政治人物,并且子弹的中确实含有反法西斯和LGBT类的信息;但另一方面,它们也表示,事情尚不能完全有定论啊,子弹上的信息也可能有其他解读方式。一言以蔽之,事情可能真的是这样,但我们觉得可能还不是这样。
与主流媒体扭扭捏捏地搞斯特劳斯式的文本解读不同,民主党的社交媒体支持者就简单粗暴多了。核心论点就是,只要是从保守派家庭出来的,就不可能是我们自由派,所以凶手一定也是个保守派。所以什么和家庭的政治分歧,都是假的,必须只能是保守派内讧。为了支持这种初始论点,民主党社交媒体上的支持者开始了令斯特劳斯可能都会叹为惊止地意思解读。
第一个非常有趣的解读来自于嫌犯母亲为了庆祝万圣节在2018年拍摄的一张嫌犯照片。民主党支持者迅速指出嫌犯所穿衣服和姿势与极右翼社群Groypers的符号高度相似。
第二个解读则是Bella ciao这首歌也出现在Spotify上为Groypers准备的播放列表中。这两条似是而非的线索演变为嫌犯是极端MAGA的证据,并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开来。
笔者不得不惊叹这种想法的创造性,更不得不惊叹这种想法的传播性。以至于在仅仅八个小时后的大洋彼岸,无数的鉴证博主和曾经自诩中道客观的人士开始迅速传播这套信息。如果凭借这些信息就能够证明嫌犯是MAGA,那大清的文字狱也可能不过如此。尤其是在有明确的物理线索证明嫌犯确实在弹壳上刻下“法西斯”字样的情况下,哪边的证据置信度更高不言而喻。
至于Bella ciao这首歌,诸位真的确定作为资深FPS游戏爱好者的嫌犯是从《孤岛惊魂6》中得到启发的可能性更高,还是某个极右翼主播的歌单更高?其他更为劣质的消息更是满天飞,比如伪造嫌犯给特朗普阵营捐款的支票之类的问题笔者就不再累述。
今天Axios的报道可能是对这种阴谋论的进一步打击。相关的消息首先是由纽约邮报和福克斯新闻这样的右翼媒体曝出,即嫌犯的动机可能与他的跨性别室友有关。鉴于这两家媒体的信誉,笔者对这一观点一开始持谨慎态度。但随后由前Politico核心成员创设的中左翼媒体Axios也报道了相关事件,极大提高了事情的可信度。这一媒体以内幕新闻为卖点,屡屡能够率先报道出一些特朗普政府的内部权力运行状况。
根据Axios的报道,“据熟悉此次调查的六位消息人士向Axios透露,调查人员认为罗宾逊与其室友存在恋爱关系。”在华盛顿内幕消息报道中,这意味着新闻内容是多信源交叉验证的结果。
同时,“手机信息显示,发件人名为泰勒的人提到,枪击案发生后,他用毛巾把步枪包起来,藏在了犹他谷大学附近的灌木丛里,枪击案就发生在该校。泰勒还以书面形式告诉室友(told the roommate in writing),这把步枪必须取回。”
Axios接下来报道,“调查人员起初希望对室友的性别身份保密,因为该室友正与当局极为配合。”这种配合包括公布了两人的聊天记录。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很明显,罗宾逊的室友知道很多情况,但在杀人案发生后却只字未提,所以他们现在是正式的嫌疑人,但正在配合调查。”换言之,现在的调查方向很有可能是嫌犯及其室友因为柯克在跨性别问题上的言论展开仇恨犯罪。
可想而知,或者可以说不用想也知道,一旦在后续调查中做实这种说法将对美国产生什么样的撕裂效果。本来查理·柯克在手拿话筒被子弹枪击身亡这一事实就已塑造出极强的象征意象,即理性的说服让位于武力的说服,现在嫌犯和室友可能的共同犯罪则充分说明了“邪恶”的民主党高等教育系统是如何“腐坏”保守派家庭的孩子,并且在跨性别室友恋人的配合下实施极端的政治暴力。
罗宾逊母亲的社交账号
甚至笔者可以说,无需等到现有消息的公布,单凭Axios所释放出来的信息,就足以在右翼社交网络中产生足够的真实性论述。从政治运动的层面看,这将为共和党攻击美国高等院校的意识形态倾向提供更充足的弹药,也会为家长权利运动提供新的正当性依据。特朗普政府无疑会进一步强化“文化战争”的烈度和广度。共识残存的体面将会两党被一点点撕碎,展现出政治赤裸裸而又旺盛的生命力。
落实到本次事件中,对社交媒体上庆祝柯克死亡言论的审查将得到极为强大的推动力。事实上,截止到今日为止,根据国会山的报道,已经有超过15人因为相关言论被开除。非常巧合的是,这些人高度富集在公务员和教师系统之中。
至于言论审查和言论自由问题,保守派的激进活动分子一定会说比起“左派开枪杀人”,这种言论审查不仅更为温和也更为必要。于是世界再次成为了巨大的回旋镖,柯克因为自己的言论被嫌犯终结了生命,而那些嘲笑柯克死亡的人因为自己的言论丢掉了工作。
想要吃瓜的群众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笔者更想探讨的是为何各种流言会在社交媒体中飞速流传的原因。或者更准确的说,为何仅仅凭借一张照片和播放列表中的歌单以及诺干伪造的证据,就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流言变为“信誓旦旦”的事实并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可能首先要后退一步。正如笔者在上一篇文章《子弹终结辩论,maga旗手陨落》所说的那样,今日的青年在很大程度上对冷战后的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已经丧失认同。
正如本来应该在柯克巡回演讲后等待其辩论的哈桑在昨天的反思中所说的那样,“社会挑战包括租金上涨、无家可归现象增多、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巨大的不平等,以及其他诸多问题”都成为今日青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由冷战胜利所建立的合法性叙事在他们那里崩溃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一整套配合合法性叙事的建制机构的不信任,对主流媒体愈发强烈的批评就是结果之一。
在旧的合法性逐渐崩溃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真实性代替合法性。他们需要政治人物表演出一种“真实”的人性,或者说有缺陷的人性。特朗普在2016年战胜希拉里就是这种心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虽然特朗普满嘴跑火车,充满负面新闻,但他比庙堂中的希拉里更像是一个活人。
但这种真实性本身是精心设计和深思熟虑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种精心修饰后的真实性,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拟造的真实性向选民传达“我是自己人”这一当下最强烈的政治需求。或者进一步说,这是现代政治动员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通过直接坦诚来赢得信任的做法,在当前公众普遍不信任公职人员和机构的时代尤为有效。其支持者觉得自己是运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AOC是左翼领域在这一方面的佼佼者。AOC的团队为每个特定的平台创建有机的、量身定制的内容,而非仅仅进行交叉发布。最著名的例子是她在Twitch上与哈桑、奥马尔等人一同玩《在我们之中》,以鼓励选民投票。
通过与备受喜爱的文化人物一同参与,她降低了政治参与的门槛,使其感觉更像是一种共同的体验。这种策略绕过了传统媒体,触及了越来越脱离传统政治的年轻群体,证明影响力可以通过优先建立个人联系而非直接推销政治理念来建立。
她与哈桑这样的政治主播进行合作,也显示出不同类型的政治影响者之间存在战略性的重叠和相互放大效应。此外,她利用美妆教程来讨论性别规范、阶级和种族化等问题,这表明她对如何“以清晰的观点融入潮流”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种精心修饰后的真实性反过来产生了另一个效果,即真实性有其应然的样貌。比如大家对红脖子的理解就是头戴MAGA帽的乡下农民,如果一个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带上MAGA帽,大家则会认为这缺乏真实性或者说是在搞怪。
这才是嫌犯是MAGA这一流言迅速传播的底层逻辑。在民主党所塑造的真实性中,他们应该代表爱与和平的力量,至少进步主义不能成为恐惧和暴力的同路人。
这也是美国自由派学术界反复想要证明的论点,即自由主义的道德优越性。这导致他们在情感上非常难以接受嫌犯确实具有左倾进步思想这一可能的事实,这迫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沦落到其长期鄙视的阴谋论水平,凭借一些非常缺乏关联性的证据试图将嫌犯“开除左籍”。而MAGA内战这样的说法显然更符合民主党人长期以来维持的真实性认知。
这次传播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显然说明对精神安慰剂需求之迫切。以至于对事实的审慎核查,对关联性的逻辑判断,都迅速淹没在社交媒体的喧嚣之中。子弹上的“法西斯”是可质疑的,但嫌犯的青蛙蹲则是不可反对的。
包括那些试图将嫌犯描述为单纯网络巨魔的人,是不是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除了左翼社群外,有哪个社群会把法西斯整天挂在嘴上。当然不得不说,在今日的左翼社群中骂一个人法西斯,与17世纪骂一个人无神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笔者在上篇文里说所有人不是讨厌暴力,而是讨厌不符合自己愿景的暴力;那么今天笔者可以说,所有人都喜欢真实,但更喜欢自己认可的真实。这显然是整个世界日益施米特化的更多表现。在这种结构下,理性的论辩只能给逐渐退场,让位于真实的暴力。
至于嫌犯的动机,就笔者的个人观察而言,只要诸位混过几个20岁左右美国左翼青年的discord频道,相信大家会对嫌犯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的判断。
但动机不重要了,或者说它既重要又不重要。它重要在于将会赋予刺杀事件何种象征意义,以至于在未来的历史书中是否会被记录为标志性时刻;它不重要在于无论何种象征意义都无法阻止美国内斗的白热化,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已经站好队,坚信刀剑胜过言语。
笔者只知道一个新的完美风暴正在出现,MAGA内斗的故事即将结束,跨性别恋人室友都故事马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