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公关灾难,西贝直播“预制菜”!
这是一场史诗级的公关灾难。
就在罗永浩炮轰西贝预制菜后,西贝贾国龙老板不服,邀请众多官媒,在西贝的厨房直播。可这场直播,堪称大型翻车现场。为什么?因为在直播镜头里,一名西贝的厨师,掏出一条提前腌制好的冷冻鱼,包装袋上写着,保质期18个月。然后呢?把鱼放进烤箱,几分钟后就可以出餐了,一条烤鱼就制成了。
公众都看懵了,这不是预制菜,是什么?而且,更离谱的是,国家规定,预制菜不能添加任何防腐剂。可西贝的这条鱼,为什么保质期能拉长到18个月?
这几乎等于,罗永浩刚打了一发空枪,西贝就自己把脸凑上来了,请观众一起打。为什么西贝的老板贾国龙这么自信呢?说实话,我也想不明白。自家的生意,自己还不清楚吗?本质上,他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因为法律规定,中央厨房提前预制,就不算预制菜。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我直接在中央厨房,生产预制菜,再送到餐厅,算不算预制菜?
其实,做预制菜,没毛病。对绝大部分餐饮连锁集团而言,基本都会用到预制菜。你在外面吃饭,这个餐厅人气特别旺,但是呢,你等几分钟,那菜就端上来了,十有八九都是预制的。为什么要用预制菜?因为它有两大好处:
一是,上菜快。如果每一道菜,都要人工手炒,那人一多,等的时间就长,翻台率就低,餐厅利润率就跟不上了。
二是,统一口味。假设你是一个连锁餐饮集团的老板,手底下有1000家门店,遍布全国各大省市。你全靠请厨师,如何保障口味的一致性?咸淡不一,怎么办?各个厨师的水平也不一样,有的搞得好吃,有的搞得不好吃,你怎么开分店?
而且,对很多大型餐饮集团而言,招牌菜可能有秘制配方。这个配方不能公开,怎么办?因此,越是大型连锁餐厅,预制菜的使用比例就越高。西贝只是其中之一,除了西贝呢?其他连锁餐厅呢?基本都差不多。那为什么公众对预制菜的反应这么大呢?核心就在于:缺乏知情权。
比如,你今天就特别想吃一道有锅气的小炒。可你去了一家连锁餐厅后呢,它给你端上来一份预制菜,还按现炒的价格卖给你。你肯定不愿意啦。你平时吃外卖,你也知道,它就值一二十块钱,人家也不可能给你去现炒一个。因为外卖都是集中供应,若是现炒,根本来不及。那为什么大家不投诉外卖?因为知道它十有八九都是预制的,但价格便宜。
可你去餐厅,去堂食,他给你端上来的,还是预制菜,就很难接受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标注制作方式。比如,你这个是预制菜,你就标准预制,再卖便宜一些。你这个是半预制,你就标注半预制,价格呢,比全预制贵一点。
而这些预制菜,半预制菜呢,也要标明生产日期,一天前生产的?还是五天前生产的?那手工现炒呢?那你就标注现炒,价格按现炒的来卖。按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高价吃现炒。这样的好处呢,就更多了。
首先,它能拉动就业,让更多的厨师,获得更大的收益。因为加热预制菜,是不需要厨师的。其次,它能进一步规范饮食安全,让大家吃的更健康,更安心。三是,它能放大餐饮行业。
你只有味道更好了,菜品更新鲜,更安全了,才能吸引更多人进店消费。如果都是预制菜,那谁还去店里消费呢?不如在网上买预制菜,自己在家加热一下就好了,反正味道也是一样的。
西贝的这场公关,不但没有打败罗永浩,反而把自己推向了公众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