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 AAA 评级:俄罗斯企业高评级背后的巨大风险剖析
荒谬的 AAA 评级:俄罗斯企业高评级背后的巨大风险剖析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9月13日星期六
近期,中证鹏元等评级机构授予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天然气公司及欧亚银行等企业 AAA 评级,这一结果犹如在火山口上架起“安全认证”的牌坊,令人瞠目结舌。深入剖析俄罗斯当前经济、政治、军事等多重困境后,这种“顶级评级”的荒谬性愈发凸显——它不仅脱离现实风险,更可能成为误导投资者的“甜蜜毒药”。
一、主权信用基石崩塌:从“BBi”到“AAA”的空中楼阁
主权信用是企业信用的“压舱石”,而俄罗斯的长期外币主权信用等级仅为“BBi”,本币“BBi+”且评级展望负面(数据来源: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 2025 年报告)。在国际制裁与俄乌战事长期化的重压下,俄罗斯国家偿债能力已现裂痕:2024 年俄罗斯联邦财政赤字占 GDP 比例升至 4.7%,外汇储备因制裁冻结缩水至 3800 亿美元(较战前下降 42%)。历史早已证明,主权信用恶化必然传导至企业层面。1998 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中,卢布单日贬值 25%,主权债务违约直接引发企业债券违约潮,即便当时经营稳健的能源企业也因外汇管制无法偿还外债,最终违约率突破 60%。如今,俄罗斯面临的外部制裁强度(超 3 万项)与内部经济困境远超 1998 年,主权违约压力下,俄气、俄原子能等企业所谓的“AAA 偿付能力”,不过是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
二、制裁铁幕下的生存危机:3 万项限制绞杀企业现金流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已形成“全方位绞杀”:2025 年 8 月欧盟第 18 轮制裁直指能源与金融命脉,禁止第三方国家为俄能源运输提供保险,切断俄银行与 SWIFT 系统的残余连接。以俄气为例,其 2024 年欧洲市场营收暴跌 40%(数据来源:俄气年度财报),转向亚洲市场的增量仅弥补缺口的 58%,财务状况持续恶化。更致命的是,制裁导致结算渠道受阻——俄气 2025 年一季度应收账款中,35%因美元结算受限无法回笼,直接影响债券本息偿付能力。这种“营收腰斩+资金链断裂”的双重打击下,AAA 评级所承诺的“偿债安全”,无异于让企业用“空气”偿还债务。
三、战争绞肉机吞噬企业根基:资源倾斜与技术断档的致命伤
战争长期化迫使俄罗斯将资源向军事领域倾斜,民用产业沦为“牺牲品”。俄原子能公司 2024 年设备更新资金较战前减少 35%,技术研发人员流失率高达 20%(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数据),导致其在建的孟加拉国核电站项目工期延误 18 个月,违约金支出超 12 亿美元。能源企业同样遭殃:乌克兰对俄炼油厂的持续袭击已导致 20%炼油能力瘫痪(俄罗斯能源部 2025 年 6 月报告),2025 年上半年石油产品出口量下降 15%,相关企业利润同比下滑 30%。当企业将本应用于设备维护、技术升级的资金挪用于战场,所谓的“AAA 经营稳定性”,不过是被战争掏空的躯壳。
四、政治与战局的“黑天鹅”:从政权更迭到战败风险的终极威胁
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放大了所有风险。若战局恶化,俄罗斯国内政治生态已现裂痕:2025 年 5 月莫斯科反战游行参与人数突破 10 万,创冲突以来新高,反映民众对经济困境的不满。历史经验表明,政权更迭往往伴随政策剧变——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政府宣布废除沙俄时期 90%的外债,投资者血本无归。更极端的“战败情景”下,主权信用将全面崩塌:一战后德国因战败导致国家经济体系崩溃,企业债券违约率飙升至 85%,投资者平均损失达 92%。如今俄罗斯若面临类似局面,所谓“AAA 企业债”将沦为废纸,投资者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
五、评级机构的“国际笑话”:从许家印到俄罗斯,AAA 为何成了“阿猫阿狗”?
最讽刺的是,这些授予俄罗斯企业 AAA 评级的机构,并非首次“翻车”。早年间,某评级机构曾为负债万亿的许家印恒大集团出具 AAA 评级,最终企业爆雷,评级机构沦为市场笑柄。如今,在俄罗斯企业被制裁、被战争、被主权风险三重绞杀的背景下,再次祭出“AAA”评级,无异于在国际舞台上表演“皇帝的新衣”。若未来俄企债券违约,这些机构恐怕要把“丢人”二字刻在脑门上——不仅丢中国机构的脸,更丢到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投资者茶余饭后的“荒谬谈资”。
结语:AAA 评级?不如发张“免死金牌”更实在
当主权信用如风中残烛,当制裁铁幕密不透风,当企业经营被战争掏空,所谓“AAA 评级”已彻底沦为脱离现实的“自嗨式打分”。它既不能让俄气的天然气绕过制裁管道,也不能让俄原子能的核电站项目自动完工,更不能让欧亚银行的账户重新接入 SWIFT 系统。对于投资者而言,相信这种评级,不如相信“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至少后者不会让你血本无归。而对于评级机构,若继续沉迷于“闭眼打分”,下一个“许家印式笑话”或许就在眼前,只不过这次,舞台更大,观众更多,而“丢人”二字,将被翻译成全球 100 种语言,刻在资本市场的耻辱柱上。
后记:作者曾在资信评估公司任职,希望能拜读到这次对俄罗斯企业的AAA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