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黑马,这票房又赚翻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2025年暑期档的电影市场,一部恐怖惊悚片意外成为最大黑马。
它就是扎克·克雷格自编自导的——
《凶器》
影片刚上映就口碑炸裂,烂番茄新鲜度最高冲至100%,堪称近十年恐怖惊悚片的高分佳作。
制作成本仅3800万美元,全球票房却高达2.52亿美金,这样的票房表现,在恐怖片领域实属亮眼。
这部影片的诞生过程还颇具戏剧性,当初版权争夺异常激烈。
Netflix曾开出高额报价想拿下发行权,却因影片坚持院线上映而未能如愿,最终与华纳达成合作。
《凶器》的故事始于一个诡异的深夜,在某天凌晨2:17,某个小镇上同一个小学班级的17名学生,仿佛被无形力量操控,以手臂向后伸展如纸飞机的姿势,同时冲出家门,奔入黑暗后神秘消失。
每家门前的监控摄像头都记录下了孩子们失踪的画面,却无法追踪到他们的去向,整个小镇瞬间被恐慌与猜疑笼罩,唯有班里的学生亚历克斯·莉莉没有失踪,这场离奇的集体失踪事件,也成了揭开小镇秘密的开端。
影片并未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多个角色的视角“分章节”拼接,让观众如同参与推理拼图游戏般,逐渐还原事件全貌。
班主任洁丝汀·甘迪是首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人,家长们将孩子失踪的愤怒与指责都倾泻在她身上,甚至污名化她为“女巫”,对她进行跟踪、在她的车上泼漆写侮辱性词语。
洁丝汀自问在课堂上尽心尽力,课后也会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学生,可面对这样的不白之冤,她只能选择私下调查。
她发现唯一没失踪的亚历克斯行为异常,一次尾随亚历克斯回家时,从窗外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这让她更加坚信亚历克斯与失踪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亚契·格拉夫作为失踪儿童的父亲,是所有家长中最为激进的一个。
他将失去孩子的痛苦与愤怒全部发泄在洁丝汀身上,偏执地认为洁丝汀应对孩子失踪负责。
已婚的警察保罗·摩根,与洁丝汀保持着婚外情关系,本就混乱的个人生活在失踪案发生后愈发失控。
他一边被无爱的伴侣胁迫生育,事业也受到威胁,一边还要隐藏婚外情,这些私人问题严重影响了他对失踪案的调查。
校长马可斯·米勒则在家长的压力与学校的秩序之间艰难周旋,试图维持平衡,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名为詹姆斯的角色,他是个沉迷上瘾的混混,靠小偷小摸和欺骗为生。
在一次偷盗行为中,他意外闯入了亚历克斯的家,阴暗无光的房屋、影影绰绰的地下室、行尸走肉般的人以及妆容如鬼魅的老妇人接连出现,影片的惊悚氛围也从詹姆斯的视角开始真正拉满,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这个家庭的诡异。
随着各方调查的深入,线索逐渐聚焦到唯一没失踪的亚历克斯以及他家中的姑妈葛莉蒂丝身上。
洁丝汀发现亚历克斯在班里长期遭受霸凌,而葛莉蒂丝不久前才搬来与亚历克斯同住,她装扮古怪、行为诡异,对外宣称自己是亚历克斯的监护人。
可实际上,葛莉蒂丝是一个濒死的年迈女巫,她能利用他人的私人物品与头发施展咒语,奴役对方并将其变为“凶器”。
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葛莉蒂丝早已控制了亚历克斯的父母,并以两人的性命要挟亚历克斯保守秘密。
在葛莉蒂丝的胁迫下,亚历克斯从同学们的置物柜上抽走名牌,葛莉蒂丝则对这些名牌下咒,将17名孩子引至自己藏身的地下室,意图吸取孩子们的生命力来延续自己的寿命。
影片的高潮部分充满了压抑与荒诞,17名被解救的孩子亲手分尸女巫为自己复仇,可即便反派被消灭,悲剧也已无法挽回。
《凶器》之所以能成为暑期档热门影片,不仅因为它有着引人入胜的悬疑剧情和恰到好处的惊悚氛围,更在于影片背后深刻的隐喻与对现实问题的映射。
片名“凶器”有着多重含义,被女巫用咒语控制、沦为杀人工具的人是“凶器”,那棵掰下树枝就能施法的黑色植物是“凶器”,在女巫胁迫下帮助其作恶的亚历克斯也是“凶器”,而整个社会中事不关己、冷漠麻木的氛围,更是伤人于无形的“凶器”。
影片中,家长们在孩子失踪后,没有选择团结起来寻找真相,反而盲目将洁丝汀当作替罪羊,对她进行无端指责与迫害,这种流言、偏见与集体性指责,正是现实中“无形凶器”的真实写照。
而亚历克斯的家,作为女巫的巢穴,更隐喻了家庭内部的病态秘密、精神控制等问题如何滋生蔓延,揭示出有时最可怕的“怪物”并非外来的未知生物,而是以“家人”名义进行控制和伤害的人。
从现实角度来看,影片中孩子集体失踪的情节,还隐晦地映射了美国频发的校园枪击案。
正如外媒所言,一群孩子突然失踪,与校园枪击案中家长突然面对孩子离去的痛苦有着相似之处,而家长们在孩子失踪后质疑警察、散布阴谋论、寻找替罪羊的表现,也与校园枪击案发生后部分民众的反应如出一辙。
当然,《凶器》并非完美无缺。
影片中的反派葛莉蒂丝形象略显单薄,除了艳俗张扬的古怪造型外,没有太多细致描写,整体未能脱离“坏女巫”的老套叙事;
多视角叙事虽然让故事更丰富,但也增加了一些与主线无关的情节,导致部分观众觉得影片节奏稍慢;
结尾的揭秘部分也存在争议,有网友认为真相过于简单,与前期铺垫的紧张悬念相比,显得有些“泄气”。
但不可否认的是,《凶器》是一部成功的恐怖作品,它用超自然的恐怖外壳,包裹着对人性、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让观众在感受惊悚刺激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