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入局二手房,对居住服务行业的一次范式重构

今年3月,中国头部住房租赁企业自如正式宣布进军二手房交易市场,推出“自如美家”业务。就在最近,《财经》专访了自如的掌门人熊林,从这次专访之中我们能看出什么样的不同呢?自如布局二手房又该怎么看呢?

500

首先,自如选择此时切入二手房市场,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存量时代,二手房挂牌量攀升,成交难度加大,购房者对房屋品质和经纪人服务专业度的要求显著提升。传统中介模式难以满足“从买房到买家”的转变需求,而自如通过“单边服务+产品化改造+低佣金”的组合拳,精准捕捉了这一未被满足的痛点。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红海中寻找未被满足的痛点”的第二类企业行为,即通过模式创新重构价值链条,而非简单争夺现有市场份额。

其次,自如美家并未简单复制链家、贝壳的“流量+经纪人”模式,而是通过结构性创新重塑交易流程与服务逻辑。传统中介依赖双边服务模式,即一个经纪人同时服务买卖双方,易导致利益冲突与信息不对称。自如美家则将服务拆分为“业主全能管家”与“客户全能管家”,分别提供专业化、方案式的服务。例如,针对不同状态房源,业主管家可提供焕新改造服务;针对买家需求,客户管家则提供置业定制购房方案。这种单边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交易效率,更通过“严选品质好房”与“买房佣金五折”,将非标二手房转化为标准化商品,降低了买卖双方的决策成本。

500

第三,自如美家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流量或经纪人数量,而在于其“产品+服务+数据”三位一体的能力。通过VR看房、AI找房等技术手段,自如美家实现了交易流程的线上化与智能化;通过全网联卖机制,吸引全行业经纪人入局,突破了传统中介的物理边界。更重要的是,自如基于14年租赁服务积累的海量租客与业主数据,能够精准匹配买卖双方需求,并提供从家装、租赁到买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例如,其佣金五折策略并非价格战,而是基于“长期服务收益覆盖短期佣金损失”的商业逻辑——通过降低交易门槛吸引用户,让利双边客户、提高交易效率,再通过家庭服务、智能家装等衍生业务实现盈利。

第四,熊林提出“为一线城市家庭提供居住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战略定位,意味着自如正从“租赁公司”蜕变为“家庭居住服务商”。这一转型契合了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开发向存量运营、从投资属性向居住属性回归的大趋势。自如美家的入局,不仅是对传统中介模式的挑战,更是对整个居住服务行业的一次范式重构。其通过“产品化改造”提升房源流通效率,通过“单边服务”重建买卖双方信任,通过“低佣金+全服务”重构行业价值分配,为存量时代的居住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500

可以说,自如美家的布局,本质上是产业经济学中“需求升级驱动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在房地产存量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已从“资源占有”转向“服务能力”。自如通过精准捕捉用户痛点、重构交易逻辑、整合产业链资源,不仅为自身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更为行业树立了转型升级的标杆。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从“卖房子”转向“家服务”,谁能真正以家庭为中心构建全周期服务能力,谁就将在新一轮产业洗牌中赢得主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