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票通过!谭彬出任重庆农商行新董秘,基层业务经验成最大亮点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9月8日晚间,渝农商行通过一则董事会决议公告,正式敲定了董事会秘书这一关键岗位的新任人选。历经八个月的岗位空缺与高管兼职过渡,该行终于迎来专职董秘,长期由行长隋军兼任董秘的局面宣告结束,此前市场关注的高管职务重叠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此次人事调整源于重庆农商行第五届董事会第六十一次会议。会议仅聚焦一项核心议案——《关于聘任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的议案》,最终在7名参与表决董事的全票赞成下,确定聘任谭彬为新任董秘。不过,谭彬的正式履职需满足两项前提条件:一是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二是获得监管机构对其任职资格的核准,待两项条件均达成后,任职方可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董事会表决过程中,股东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名的彭玉龙董事未参与表决。据公告披露,该股东质押重庆农商行股权比例已超过50%,根据监管相关规定,其提名董事的表决权受到限制,这也使得本次会议应参与表决董事人数从8名缩减至7名,表决结果的合规性得到充分保障。
回溯此次董秘岗位调整的背景,需从2025年1月说起。彼时,时任重庆农商行副行长兼董秘的张培宗卸任,此后该岗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为保障公司治理运作顺畅,行长隋军开始兼任董秘一职,期间甚至一度同时承担代理董事长、行长、董秘三项职务,这一任职情况曾被部分媒体质疑“职务过多、精力分散”,可能影响决策效率与履职质量。如今谭彬的上任,不仅填补了岗位空缺,也彻底解决了这一争议,让高管职责回归清晰。
新任董秘谭彬的履历,凸显出深厚的基层业务积淀与重庆农商行“内部成长”的印记。公开资料显示,谭彬出生于1975年2月,为中共党员,拥有本科学历与学士学位,职称评定为高级经济师。目前,他已担任重庆农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此次兼任董秘,意味着其在该行核心管理团队中的角色进一步加重。
从职业轨迹来看,谭彬与重庆农商行的渊源可追溯至农信社改制时期。2008年,重庆农商行由原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成立,谭彬正是在此时加入该行,此后便开启了在多个关键岗位的历练。在基层与区县业务端,他曾担任万州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忠县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深入了解区域金融需求与基层网点运营;在总行职能部门层面,他历任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个人业务部、三农业务管理部、小微金融业务部、村镇银行管理部、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覆盖公司金融、个人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核心业务领域,对该行整体业务架构与战略落地有着全面认知。而在加入重庆农商行之前,他还曾在重庆市万州区、铜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任职,为后续的工作积累了扎实的行业基础。
谭彬在重庆农商行的晋升速度也颇为亮眼。2023年底,他当选为该行党委委员,2024年1月进一步被推举为副行长,其任职资格在2024年2月迅速获得监管机构核准。短短两个月内,他便完成了从部门管理岗位到核心高管层的跨越,成为该行管理层的重要成员。
对比前任董秘张培宗,两人虽同属重庆农商行内部培养的干部,但成长路径各有侧重。张培宗更早涉足办公室行政、理事会秘书等职能领域,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维护等董秘核心职责方面,有着更为直接的经验积累,履职时更显“轻车熟路”;而谭彬的优势则集中在基层业务与一线管理,对该行客户需求、市场动态、业务风险的感知更为敏锐,这种“业务型”背景,或许能为未来董秘工作带来新的视角,尤其在向投资者传递业务价值、解读战略落地细节等方面,有望形成独特优势。目前,张培宗已平级调任至重庆银行,担任副行长,开启职业新征程。
董秘岗位的补位,为重庆农商行的公司治理完善画上重要一笔,而从该行最新的经营数据来看,其整体发展态势平稳,同时也面临部分挑战。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8亿元,同比增幅0.46%;实现净利润78.47亿元,同比增加2.86亿元,增幅3.7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6.99亿元,同比增加3.41亿元,增幅4.63%,盈利规模保持稳步增长。
资产负债端同样呈现扩张态势。截至2025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资产总额达到16301.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1.89亿元;存款余额10251.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2.49亿元,负债端资金基础持续夯实;贷款余额7652.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9.72亿元,信贷投放力度不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董秘人事调整的落地,标志着重庆农商行在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高管职责分工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谭彬凭借丰富的基层业务经验与对该行的深度了解,能否在董秘岗位上实现“业务视角”与“治理职能”的有效融合,助力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值得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