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竞选新气象也是贯彻「爱国者治澳」原则表现

  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将于周日(十四日)举行。按照《立法会选举法》规定,为期十四日的立法会选举的竞选活动期将于今日午夜十二时结束,明日整日为「冷静期」,依法在「冷静期」和选举日不可再进行任何竞选宣传,各候选名单及相关人士须留意并遵守选管会第1/CAEAL/2025号指引中的相关规定,共同维护选举的公平与秩序。因此,在今日午夜十二时或之前,候选名单的受托人、候选人、提名委员会的受托人及张贴或容许张贴之人,必须移除或删除于竞选活动期内放置在任何地方、包括网上平台,内容能引起公众注意某一或某些候选人,且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建议选民投票或不投票予此一或此等候选人的所有宣传品、讯息或信息,但可保留各竞选总部或竞选分部的一个招牌或横额,以及于选管会指定位置所张贴的图文宣传品。在「冷静期」和选举日,任何人包括候选名单受托人、候选人、助选团队,以至广大公众,亦不应在公共地方穿戴一些印有候选名单序号数字、名称、简称或标志,可以明显识别某候选名单的服饰或其它物品,以免构成违法宣传行为。

  竞争十四个直选席位的六张参选名单,都将会抓紧今日最后一天的法定竞选宣传活动期,分别进行造势及打电话拉票等活动。而在过去的十三天的竞选宣传活动,既紧张热烈又有序清正,不复见以往那种「对抗性竞选」及「负面选举策略」的运用,甚至连以往常见的餐叙、旅行、「福包」等变相「拉票」方式也基本上销声匿迹。绝大部分直选组别都以高昂、热烈的态度积极投入竞选活动,按照选管会指定及提供的场地及宣传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展示政纲理念,希望能够透过交流、互动,充分向选民倡导其参选政纲、服务澳门的理念及抱负,以争取选民的支持,基本上呈现了健康有序进行的态势。而且,各张参选名单的选举竞争的主调,与以往相比都有了显著的改变。候选人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有效提升澳门治理效能与促进社会和谐来展开,而不再是哗众取宠地以攻击政府为卖点、以撕裂社群为号召的竞争。如果说,新《立法会选举法》进一步完善了资格审查机制,选管会根据维护国安委的审查结果「DQ」了被认定为「不拥护,不效忠」名单的参选资格,是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上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的话,那么,在竞选宣传期出现的风清气正新气象,同样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的具体表现。

  实际上,正因为澳门特区政府从第八届立法会选举的选务工作启动之始,甚至追溯到特区政府向立法会提交新《立法会选举法》的法律草案之时,就不断强调这次立法会选举是进一步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后首次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因而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后的首次实践,这是确保澳门特区政治稳定和政权安全的重要制度设置,也是「一国两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因而让各张获得确认参选资格的候选名单,都极为珍稀自己的被选举权,认真执行新《立法会选举法》中有关公平、公正及廉洁选举的各项规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选举风气、提升选举格调,以意风清气正竞选的新气象来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澳」的原则。这就充分展现了「爱国者治澳」原则及新《立法会选举法》进一步强调的公平、公正、廉洁的选举精神,已经深入各选团及选民们的人心,并成为他们的自觉理念。

  当然,从一定角度来说,「DQ」了那些被认定为「不拥护,不效忠」者的参选资格后,也就等于是把那些习惯于「搅搅震,冇帮衬」,在以往的竞选宣传期中经常祭出「对抗性竞选」及「负面选举」策略的政客摒除出候选名单,因而也就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竞选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实际上,以往立法会选举的常客甚至是有曾经当选者,是在台湾大学政治系所就读及毕业的。而台湾地区的几所大学的政治系所,其中一门基本课程就是「选举学」。按照其教材所示,「选举营销战」的基本法则,是「展己之长,击人之短,护己之虚,解人之打」。所谓」展己之长」,简称「攻」,是指利用各种技巧,因事、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地凸显自己比其它候选人优胜之处。而「击人之短」,简称「打」,则是打击对手缺失,瓦解对手形象,导引选民消极性不支持竞争对手,并进而转向支持己方候选人的主要手段,亦即「攻击是最好的防御」,以打击来消耗对手战力,可使己方减轻受攻击之压力。另外,还有所谓「负面选举策略」的分析,就是指候选人及其阵营在选举竞争过程,以揭露或攻击对手的不道德或违法的言行举止,而向选民表示对手并非是理想的候选人,是不可以投票支持的对象。这种负面选举策略类似于市场营销所采取的攻击性广告,以暴露出竞争产品的瑕疵为主,而来强化自己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因此,选举过程透过黑函、耳语的方式,将对手塑造成对长辈不孝、男女关系复杂、待人处世刻薄寡恩、贪污好财的不仁不义之徒,这些都是负面选举策略下所常见的选举手法。而这几位「得其真髓」的台湾大学政治系所的学生,也就将这些「负面选举策略」引进澳门,搞坏了澳门的选举风气。现在,这些「搅搅震,冇帮衬」者被「DQ」其参选资格,不但是清除了这些「负面选举策略」因素,而且对其他参选者也发挥了警醒甚至是震慑的作用。因此,今届立法会选举,可说是历届立法会选举竞选风气最清正的一次,希望今后能够再接再厉,继续保持下去。

  不过,在今次竞选宣传期的最后几天,仍有候选名单打出「告急牌」,呼吁选民「抢救」。虽然严格来说,这不算是「负面消极策略」,但对于匡正选举风气来说,仍然是属于不够正面的,因为在「告急」及「抢救」的语境下,就隐含了「恶性竞争」的意涵。

  其实,今次选举的选情颇为单纯,参加直选的六张名单,都是「老名单」,都拥有自己的「基本盘」,基本上可以维持其在第七届立法会中的议席。其中有候选名单打出「告急牌」,可能是要「抢夺」(非「抢救」)林宇滔「遗下」的议席。而按照人们的认知,属于传统爱国爱澳社团背景的候选名单,可能是分吃得到这个「大饼」,因而「告急牌」对其的效能将不会彰显。

  行政长官岑浩辉在动员公务人员积极投票时,也高度肯定了广大公务人员在选举期间保持「中立」态度。实际上,《立法会选举法》规定公职人员在执行职务时须保持中立,因为参与个别候选名单的竞选宣传是一种公开的政治表态,负有政治中立义务的人员不应参与相关活动。而保持政治中立的规范,并不妨碍上述人员履行选民义务,在投票日前往所属票站以不记名方式行使投票权。这也是全面落实贯彻「爱国者治澳」原则的具体表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