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速进化时代,我们能阻止911事件再次发生吗?

一、前言

如今AI时代,高度城市化带来的人群集中、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络,以及迅速普及的携带高能量密度电池包能自主运行的智能化装备,客观上为恐怖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条件。而从犯罪动机来看,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彻底消除。在西方政客鼓动的新冷战环境下,一方面,在各国搞圣战的恐怖分子获得喘息的机会,实力逐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受极端主义思潮影响,本土极端势力正在崛起。例如,从2002年到2020年,美国共有107人死于圣战分子发动的袭击,而白人至上主义者、反政府民兵等极右翼恐怖分子的袭击造成114人死亡,比圣战分子制造的袭击更致命。因此,当今AI快速进化时代,全球大国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风险并没有变小,我们应早作准备。

500

二、从1993年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恐怖袭击事件说起

哪怕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记得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在那次恐怖袭击中,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含19名恐怖分子)。不过国内大部分读者朋友并不知道,早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前的1993年,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就曾遭遇过恐怖袭击,并且造成众多人员伤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在做智能救生系统(Intelligent Lifesaving System简称ILS)项目论证时,收集了一些国内同行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考察资料,得以了解1993年恐怖袭击事件的一些细节。

1993年2月26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地下二层停车场的一辆面包车被恐怖分子用1500磅炸药引爆,炸弹炸出一个长60米,宽30米的大坑,大楼内多处起火,当场造成了6人死亡,超过1000人受伤。爆炸案发生后,美国FBI立刻开展了对嫌犯的调查,探员发现一辆福特牌货车在距爆炸前一分钟快速驶出了停车场,并根据车牌号很快追踪到了这辆车的来源。该车是赖特卡车出租公司的车辆,而租这辆卡车的是一名叫做萨拉马的穆斯林男子。FBI探员还了解到,萨拉马对租车公司谎称自己的车被盗了,要求公司退还400美元的租车押金。探员们将计就计,伪装成公司职员,要求萨拉马来拿押金,不知道是圈套的萨拉马开心的来到了租车公司,随后被FBI探员抓获。而被抓获后的萨拉马直接就供出了自己背后的指使人。

500

1993年美国纽约世贸中心恐怖袭击事件(图片来自网络)

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国际上安全机构的高度注意。为加强其保安措施,大厦的所有方投巨资更新了部分设备,并增加防范措施,其安全防范系统共分为3道防范措施,是依建筑物的结构而设计。而这次安全防范系统的改造共花费5000万美元资金,其中3500万美元用于设备的更新和增加设备,1500万美元用于计算机网络、软件和人员培训。在当时,这可能是世界上进行安防系统改造投资最大的一个系统工程。遗憾的是投入如此巨额投资,世界贸易中心并没有打造出一个能有效应对“911”恐怖袭击的安全防范系统。这说明,如果缺少国家层面的国民安全防范体系的支撑,仅依靠传统的安全防范理念和技术手段,地方政府和企业根本无法应对新型的恐怖袭击。

三、AI时代,世界大国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风险在变大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数字化时代,但我们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加安全,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的风险一直存在,2020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 GlobalTerrorism Database,简称 GTD)报告显示,2000年-2009年,全球因恐怖主义死亡的人数为7.2万,中东和北非占大多数。而2010年-2019年,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8.2万,为最致命10年。

就中国而言,国民受到恐怖主义危害的风险正在变大,尤其是急需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家,以及致力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工程师们。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从全球范围来看,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彻底消除。在新冷战环境下,随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某个西方大国)反恐战略的调整,一些国家减少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同时新冷战形势下,大国之争也弱化了国际反恐合作,一些国家为一己私利有意纵容国际恐怖势力存在,使得恐怖分子面临的外部压力进一步减小‌。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助长了恐怖分子势力的增长。现如今在中国周边一些热点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恐怖分子异常活跃。

500

2024年3月26日巴基斯坦发生针对中国工程师的恐怖袭击事件(图片来自网络)

       其二,世界各国普通民众安全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和基层安保组织既缺少主观意愿,也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应对突发的恐怖袭击事件。放眼世界,不管是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或是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普通民众和地方政府均对恐怖袭击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极端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概率极低,而且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然而,2008印度孟买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世人再次见证了恐怖主义的残忍与血腥,这是用血的教训给我们人类上了一堂反恐安全教育课。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当晚,十名恐怖分子在孟买多处繁华地段进行无差别攻击,包括火车站、酒店、餐厅等,导致近200人死亡(包括至少22名外国旅客),300余人受伤。在这次恐怖袭击事件中,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时任孟买市警察局反恐负责人卡卡里和其得力助手反恐中队长萨拉什卡,竟然在堵截恐怖分子时不敌对手,双双阵亡。而驻扎在新德里的堪称反恐精英的国家安全卫队,则是在酒店遇袭三天后才赶到现场。

500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在中国,普通民众反恐安全意识也亟需提高。饭桌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在一场蒙面化妆舞会上,如何快速分辨出美国人和中国人,我们只需朝天花板上开一枪即可,听到枪声迅速趴下的是美国人,站在那里伸长脖子四处观望的肯定是中国人。

        其三、互联网和AI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新技术是我们反恐力量的强力助手。例如:借助大数据和AI模型建立的“重点人群早期干预和预防犯罪系统”;借助AI模型建立的“基层安保组织反恐训练系统”;利用动态监控数据和AI模型构建的“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引导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三元安全模型(专业AI模型)建立的“城镇社区火灾分析和安全评估系统”等。所有这些利用技术成果研发的国民安全防范技术产品,能为我们提供早期预警、现场控制和应急处置、

500

借助大数据和三元安全模型(专业AI模型)建立的“城镇社区火灾分析和安全评估系统”

另一方面,恐怖主义威胁呈全球化、网络化态势,恐怖活动手段更加多样。新一代受恐怖主义思潮影响的极端分子趋向于年轻化、本土化,他们更擅长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实施恐怖行为。AI时代,我们要想阻断这些恐怖行为,需要国际多方协作,尤其需要中美两个AI技术大国相互配合才能成功。

       其四、传统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存有不足之处,无法应对新型恐怖袭击。例如,借助加密数字货币的网络洗钱犯罪,只有极少数国家(如:美国)有能力追踪。至于AI犯罪防范,则处于摸索阶段。现在,AI大模型训练,无能是基于规则,还是以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其本质还是在机主操作人的控制之下。人利用AI犯罪的威胁要远远大于AI自主作恶的威胁,后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任何工具都一样,是人类在作恶,不是工具在作恶。

500

英美合拍的科幻电影《机器姬》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四、建立一个完善的国民安全防范体系,中国人有能力做的更好

当今世界,中美俄印是遭受国际恐怖主义危害最大的几个国家,本应密切合作反恐,但是在西方以欧美为主的政客们一心想彻底孤立中国,以及打垮俄国的冷战思维下,我们指望通过多国协作来铲除国际恐怖主义根源,并彻底剿灭恐怖分子,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均参照美国建立的,普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也不例外,同美国一样,中国现有公共安全防范体系也存在不足之处。

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难题是:基于大国民概念的全民参与机制和基于感知技术支撑系统的全球反恐情报系统建立。解决这些难题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国民安全防范体系。

国民安全防范体系应具有:全民参与、信息畅通、实时保障、自我纠错、技术创新等机制,同时还拥有:有效的感知技术支撑系统、有效的控制技术支撑系统和有效的隔离技术支撑系统。简单地说,一个国民安全防范体系的核心构架应包括:五大机制和三大技术支撑!

国民安全防范体系还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广域属性,即国民安全保障区域不限于国内,有中国国民的地方就需要有保障能力的存在;第二是大国民概念,也就是说这里所述的国民,不仅是本国公民,也包括为本国服务的外籍公民;第三是全民深度参与,国民既是被保护对象,也是整个体系网络管控节点的监督员和吹哨人,同时还是现场第一时间的应急救援保障力量;第四是体系架构开放性,打破旧体制的桎梏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资源整合,统一相关技术标准,反恐人力资源统一调配,情报共享。

也就是说,虽然今天我们无法彻底消灭恐怖分子,但却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国民安全防范体系来阻止和减轻恐怖袭击给我们造成的危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