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芜存菁‌,激浊扬清——谈谈中医的糟粕与精华

无可置疑,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璀璨夺目。但中医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农业社会。当时的科学水平与思维意识,决定了中医的特点之一就是精华与糟粕紧密掺合在一起,犹如在一碗糖水中溶进了一把盐,令我等平头百姓很难将二者分离出来。

许多人认为中医糟粕与精华是一个手指头与9个手指头的关系。当然精华是主要的,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有一些,糟粕有一点儿,仅沧海一粟而已。

偏偏有人却大逆不道,比如著名的跨界大V何院士,居然认为中医的成功经验最多也就是只有10%,倒转乾坤,颠倒黑白。是可忍,孰不可忍。

单口无凭,水深不语,事实胜于雄辩

1958年11月17日,为了向翌年的10周年国庆献礼,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决定开展群众性献方运动,号召中医踊跃捐献自己手里的单方、验方、秘方(简称“三方”)。为人民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卫生事业最发达的上海首开先河,率先开展了献方运动。

仅短短一个月就收到了上海中医药界献出的90万条有效的宝贵中医药方。(1953年中国药典收录的药品才有500多个!!!)

为了减少验方工作量,上海市卫生局要求各区县卫生部门先筛一遍。必须保护如火如荼的献方运动积极性,不误筛任何有功效的宝贵药方。因此初筛标准很简单,就两条:

1.明显的巫术,2.假药方且性质荒唐。

这也是无奈,毕竟就连中医界奉为国宝的医圣孙思邈《千金方》与药神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都不乏巫术和极为荒唐可笑的“药方”。

如:《千金方》中使用咒语来治疗皮肤病:“咒曰:癣中虫,毛戎戎,若欲治,待日中”。

“禁金疮法:咒曰:吾被百前療無一瘡,一人挽弓萬人驚,張一箭破於千陣,此禁亦是難當,急急如律令”。

《本草纲目》记载:

人体部位或分泌物,如头垢、耳屎、膝头垢、人屎、妇人月水(月经)等,均为疗效最佳的的药品

钟馗画像“烧灰做成药丸能驱邪气”,“左脚烧灰可治妇人难产”

“以物克物”:用渔网烧成灰喝下去可治疗鱼刺卡喉。

“灯盏助孕”:在元宵节偷来富人家的灯盏放在床下就能令人怀孕。

给国庆10周年献礼是一项严肃的ZZ任务,收来的方子哪怕有一点可能的疗效都会被认定为有效。但若出现:念咒治病,用钟馗画像左脚的灰做药治难产或者用妇女月经治病。那不仅仅会见笑于人,而是严重的政治错误,没人敢掉以轻心。

1959年3月初,上海各区县卫生部门从90万余件献方中,初筛出了5.7万个“被认定为有效”的中药药方,上报市卫生局。

初筛一遍,就筛掉了巫术和荒唐处方80多万个,占比94%,仅剩下6%!是不是有点儿恐怖?

但这仅仅是初筛而已,上海市卫生局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且未头脑发热,贸然行事,对这5.7万个有效药方开展了细筛,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在组织庞大的人力物力,花费8个月时间后,终于在1959年11月完成了验收工作,汇编成《验方选编》一书对外发行。当然遗憾的错过了国庆献礼

那么在90万种收集来的公认宝贵而有效的中药“三方”里,最终收纳进《验方选编》的药物有多少呢?

鸣呼,如之何使孺子僭妄,重贻笑于大方也!仅……351个

90万个药方里,筛选出来351个有效药方,这个有效率是——0.039%!是不是更恐怖了?沙里淘金有效率也许会比这更差强人意吧?

有人也许要说上海卫生局只是地方医药管理部门,不能代表国家水平。那么按国家药监局2017年《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试验来验收的话,天知道是否还会有硕果仅存的呢?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革故鼎新,去伪存真,中医界尚任重道远。

至于错的离谱的何院士秕言谬说,不务正业,果真太不专业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