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是三哥:中国九三阅兵搞出这么多反舰导弹,比得上“布拉莫斯”吗?
中国九三阅兵带来的余波还在扩散——这次轮到印度媒体在惊诧了:中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反舰导弹,它们比得过印度最先进的“布拉莫斯”吗?
该报道称,为了展示军事实力,中国最近在九三阅兵式上展示了其最新武器——鹰击-21反舰导弹,吸引了全球的关注。据报道,“鹰击-21”被中国称为“杀手级导弹”,其飞行速度为6马赫,“据称其打击目标的速度太快,常规防空系统无法拦截”。“随着鹰击-21 的亮相,许多人心中的问题是,该导弹是否名副其实,以及它与印度的首屈一指的超音速导弹布拉莫斯相比如何。”
关于鹰击-21的性能,除了飞行速度快之外,似乎并没有给印度媒体其他什么深刻印象——中国军迷们眼中的机动能力强、突防性好、射程远等等,在三哥心中根本不值一提。笔者对此也奇怪了好半天,最后终于看明白了——印度媒体原来了是把鹰击-21当成了鹰击-12的升级版!
鹰击-21和鹰击-12,差别如此之大,印媒却硬生生觉得它们是同类……
该报道描述称,“鹰击-21的前身——鹰击-12的射程说法各不相同。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其航程被列为290公里,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估计其航程可达400公里。专家通常认为鹰击-12的射程在250-400公里之间,速度可达4马赫。
相比之下,印度最先进的“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最初射程为290公里,现在扩展到350公里,速度高达3.5马赫。“虽然鹰击-12在射程和速度上可能具有边际优势,但这种差异并不是决定性的”。
布拉莫斯也发展出空射版本,勉强可以算是和鹰击-21同类型了
至于设计方面,印度媒体吹嘘“布拉莫斯”第一级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第二级采用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这种设计没有移动部件,以轻巧、可靠和简单而著称。由助推器将导弹加速到巡航速度,之后冲压发动机保持其超音速飞行能力。印度专家认为,鹰击-12使用的集成冲压发动机系统“不如布拉莫斯的多级导弹结构有效”。
在引导方面,“布拉莫斯”采用复合制导模式,在飞行过程中,它依靠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终端采用主动雷达寻的,允许在锁定目标后自主计算轨迹,而鹰击-12使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惯性制导,“尽管中国导弹的命中精度可能足够有效,但中国微电子行业的限制使得鹰击-12比美国鱼叉反舰导弹更贵,仅雷达导引头的成本就高达25万美元。”
好吧,且不论这些数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但印度方面非常清楚的是,“布拉莫斯”充其量也就只能和中国上一代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相比,而正如笔者所说,这次中国展出的鹰击反舰导弹家族中,最“常规”的鹰击-15都是鹰击-12的升级版,而鹰击-21作为空基高超音速导弹,除了重量明显大于“布拉莫斯”,无法由战斗机机翼挂载之外,其射程、速度、威力、突防能力都远远超出。
之所以笔者要介绍这么一篇不靠谱的印度媒体,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这些年拿出的各种先进武器,为什么冲击效果有时候看起来会很有限:
美制鱼叉反舰导弹至今还在服役呢
比如印度媒体竟然搞不清楚“鹰击-21”在性能上的绝对优势,硬拿“布拉莫斯”来碰瓷,笔者想了想,似乎三哥会搞出这样的惊诧也不为过——其实全世界都习惯了几十年才更新一批武器,冷战期间研制的大部分装备,至今都在服役,例如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就从上世纪70年代服役至今,空军的F-15\F-16战斗机、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等,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投入的大部分地面装备,也都是如此。
就这么说吧,印度空军冷战末期引进米格-29战斗机、进入四代机时代;同时期中国空军主力还是靠第二代的歼-6战斗机撑场面,巴基斯坦除了新锐的F-16外,歼-6也在充当重任;如今印度空军随着法制“阵风”战斗机进入4代半战斗机的时候,巴基斯坦也引进了升级版的F-16和中国的歼-10CE,双方主力战斗机整体都处于4代半战斗机水准,这才是世界的正常更新速度。
只有某个东方大国,每隔几年就在阅兵式上拿出新一代(注意不是新一批)武器,这就太让人不适应了。过去十多年间,印度空军的苏-30MKI眼睁睁地看着喜马拉雅山那边的对手从第四代苏-27战斗机更新为四代半的歼-16再到五代机歼-20,眼看六代机也要出来了……
没办法,中国武器更新速度太快,其他国家的数据库根本就追不上。中国搞出那么多先进型号的武器,它们按照自己的思维就难免会琢磨——怎么可能呢?中国肯定是在作弊!这也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西方媒体质疑“中国新装备是模型”的原因。
当然,这些媒体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反正某一天解放军真的拿出雷霆之势时,它们总会懂的——虽然那个时候可能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