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包治好的心理咨询师?赶快跑

遇到说“包治好”的心理咨询师,请一定远离!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专业甚至违背伦理的风险。以下三点帮你认清真相,避免踩坑。

1.心理咨询是双方合作,而非单方“拯救”

心理困扰的改善,离不开来访者自身的主动参与和实践。如果来访者不愿面对内心、拒绝尝试改变,再资深的咨询师也难以推动进展。那些承诺“包治好”的人,实则把咨询变成“我负责治,你负责等”的单向关系,容易让你陷入被动依赖,反而阻碍真正的成长。

500

2.“治好”没有统一标准,“包治好”是伪命题

不同人对“好转”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希望缓解失眠,有人渴望改善社交,还有人只想学会与焦虑共处。心理问题成因复杂,每个人的目标和进程也各异,根本没有“一刀切”的治愈标准。专业的咨询师会与你共同制定具体、可衡量的阶段性目标,而不是空泛地承诺“包治好”。

3.“包治好”往往违背伦理,可能缺乏资质

国内外心理咨询伦理规范都明确禁止做出绝对化的效果承诺。正规的咨询师会坦诚告知过程的不确定性,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甚至必要时进行转介。而某些声称“包治好”的人,往往缺乏专业资质,其目的可能是利用你的焦虑快速获利。

总之,一旦遇到开口就承诺“包治好”的咨询师,请果断离开。你的心理困扰值得被认真、真诚地对待,而不是被虚假承诺所耽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