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时代走了

一、时代判断

(1)吃:给定供需大体平衡条件下,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你就是敞开肚皮撑,加上增量人口吃,也没有土地上和企业从其他国家换来的粮食和副食品增量大。肚皮的增长速度小于食品的增长速度了。

(2)穿:你就是敞开身子架穿,你也穿不烂呀,为了时尚把衣服剪几个洞穿,中国企业每年生产的布匹,也超过了你自己身体的需求速度。

(3)住:在传统住宅意义上,房地产商存货太多,政府没法卖土地,住产需求、商产需求、工业标准厂房需求、城市地标需求,加起来的总和,都远远小于中国基建狂魔的建设供给能力了。

(4)行:在传统和现代的意义上,中国的城市环路、城际高速、高铁、地表13~16公里高的航空客运和货运、通用机场、低空无人机飞行,大体上都满足了中国人已知出行需求的门槛性条件,价格也可以接受,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吃穿住行,这些主流经济学上常常说的刚性需求(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已经被中国的有效供给,在5~10年的商业管理意义上的周期,远远超过了。

二、刚性需求时代走了

刚性需求被满足了。你就是用凯恩斯意义上的总需求管理,把艾森豪威尔总统仕1950年代底开干的高速公路办法都用上,也没本事把中国经济的潜在均衡推到一个更高的供求坐标点中。凯恩斯总需求管理意义上的刚性需求题解,如果你不变需求结构、技术结构,甚至新增数字资产的所有权结构,也没办法破题。

换句话说,凯恩斯说的那种需求创造供给,一种有效需求低于潜在生产能力所对应的总需求管理说法,《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36章的解题路径,在中国经济大地上观察不着了。

那凯恩斯的老师,他的系主任马歇尔,再绕过去,回到萨伊所说的供给创造需求的时代来回转来了吗?给定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联网共享经济力矩,新需求正以海啸在主流经济水面下狼奔豕突的方式扩散,不时在各经济的临近港口啸发,正在或者即将改变着经济技术的空间构成。

三、供给创造需求的时代到来

这几年出行,碰见了一些撞击脑仁的经济观察事实:

(1)深圳的喜得盛、信宝、豪族、美利达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300万辆,老牌的自行车豪强,㨗安达660万辆,而凤凰、永久和飞鸽自行车的产能和价格好像也回来了。最让人惊讶的,引领风尚的是那款不足5公斤,卖了18万块钱的碳自行车,就是有了汽车的人买,价格比新能源车汽车还贵。

(2)广场舞跳疯了,年轻人气死了,大妈大叔们可高兴了,欧洲广场上和美国广场上也开始跳了。这比1990年代的KTV,比2010年代的平民舞厅性价比高多了。广场、数字技术、和城市集聚区类供给,创造了大爷和大妈们的大健康月常需求。

(3)我在吉林松原和珠海的读书郎看到了课桌变成了比玩具牛咖多了的新学习敲脑壳功能。原来孩子们的念书,和老师们的判卷有这么好玩并突破人们认知瓶颈的家庭异场景。它们的他们一起,正在改变着城市独立功能综合体功能结构的基础活动单元。BIM 让路,RIM 产品登场。

(4)我在一数字光机电协会的年会上,看到了一副眼镜,一两半重,有三块电池,三个芯片,6只眼睛,加上自然人的两只,一共有8只眼睛,在人眼一米外的地方,还有一个比平板屏幕还大的空中屏幕,只要你眨眼的速度足够快,这个屏幕就跳出来了,把计算机的运算给叨到脑袋前面了。不影响你的走路,也把你脑袋后边的东西都给看见了,跟汽车里面的倒车雷达一样。这个眼镜得卖多少钱?反正比手机和有些汽车贵,反正比手机和有些汽车便宜。今后,恐怕一拨人,无缘无故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因为他有8只眼睛和对应的第二宇宙场景。新需求吗?

刚需时代过去了,供给创造新需的时代到来了——凯恩斯定律走了,萨伊定律廻来了。你还在用老掉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管理来学习、思考甚至研究经济和经济学吗?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