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时代战歌震山河 秉奋进之姿绘新篇
值此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那些镌刻着时代记忆的旋律依旧震撼人心,《松花江上》的悲怆、《在太行山上》的激昂、《保卫黄河》的豪迈,它们不仅是民族精神的鲜活印记,更是跨越时空的奋进号角,指引着新时代青年干部接过精神火炬,以无畏的奋斗姿态,勾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蓝图。
传“赤诚映青史”的忠勇之志。“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当这首歌曲在阅兵仪式前庄严奏响,熟悉的旋律仿佛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火岁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身抗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坚守气节;赵一曼面对敌人酷刑,始终坚贞不屈,用生命践行誓言;无数东北抗联将士以身许国,用热血铸就铁血忠魂。这份用热血点燃的精神火炬,既照亮了过往的征途,更指明了未来的方向。新时代青年干部当将这份忠勇转化为实际行动,主动扎根基层一线,在实践的磨砺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秉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直面挑战中锤炼本领、磨砺锋芒。
立“敢叫天地换新颜”的攻坚之心。“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从巍峨的太行山到广袤的江淮大地,八路军、新四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开展游击战争,一次次粉碎日军的残酷“扫荡”。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这些重大胜利不仅彰显了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更极大提振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新时代青年干部需传承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太行精神,主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倾听真实诉求、了解实际情况、办好民生实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守“千磨万击仍坚韧”的实干之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背后,是无数先烈的壮烈牺牲,台儿庄战役中,守军将士抱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信念,用血肉之躯重创日军;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即便身处极端困境,仍始终坚守斗争。这些英勇事迹,与歌曲中“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坚定信念一脉相承。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从这段苦难辉煌的历史中汲取实干力量,自觉将先辈“视使命为生命”的执着信念融入血脉,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传承革命先辈的团结精神,在工作中既要敢于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也要乐于补位配合、协同共进。
怀“万水千山皆平常”的初心之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这首歌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开辟出通往复兴的道路。“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新时代青年干部要汲取初心力量,勇于直面困难挑战,敢于攻克发展难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成长为能担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