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旋律中聆听不屈的历史回响

2025 年,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时光的河流缓缓向前,曾经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虽已逐渐远去,但诞生于抗战时期的歌曲,却像永不褪色的音符,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它们不仅是特定时代的激昂呐喊,更是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蕴藏着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能。如今,让我们再次回望这些经典的抗战歌曲,倾听那穿越时空的烽火之声,从中获取奋进新时代的智慧启迪与力量支撑。

重听抗战歌曲,能读懂以身许国的信仰内核。“黄河岸边,汇聚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解放人类、拯救国家的重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承担。” 每当抗大校歌的旋律响起,眼前仿佛浮现出一群群心怀热血的青年,怀揣着拯救国家与人民的远大志向,聚集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旗帜之下。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他们坚定地相信,唯有依靠自身的奋斗,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这种炽热而坚定的信念,彰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与民族的赤诚热爱,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抗战时期的青年们,正是因为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艰难险阻面前毫不畏惧,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身为青年干部,应从这些歌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将坚守理想信念视为需要终身践行的必修课,持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心神。

重听抗战歌曲,能读懂众志成城的团结内核。“同学们,都行动起来,承担起拯救国家危亡的重任!听啊,到处都是民众的悲叹;看啊,国土一年年被侵略者侵占。我们要选择抗争,还是屈服投降?我们要主动奔赴战场拼死战斗,绝不愿做奴隶却贪图富贵!”《毕业歌》凭借激昂的节奏与振奋人心的歌词,鼓舞着无数青年学生投身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在抗战岁月里,这首歌成为凝聚广大师生乃至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它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 —— 抗击日本侵略者,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抗战的最终胜利,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同心同德、携手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干部更要深刻认识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始终牢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重听抗战歌曲,能读懂不屈不挠的斗争内核。“复兴国家的大业,需要杰出人才。即便只剩三户人家,壮志豪情也不会被摧毁。多灾多难让人忧虑国家命运,磨炼意志以效仿古代贤哲。等待驱逐侵略者,收复京城,归还燕赵大地。” 西南联大校歌以悲壮而激昂的旋律与歌词,生动展现了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时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克服了无数困难,坚持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不屈的斗志,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守护着知识的火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青年干部要从西南联大校歌中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力量,勇闯“火焰山”、敢啃“硬骨头”,在“关关难过关关过”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