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下一个小米?
一场智能家居行业的格局重塑持续进行。在技术的驱动下,无边界竞争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而近日,智能家居市场的头部玩家——追觅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远超2024年全年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这主要归功于技术驱动的产品矩阵升级与全球化战略深化。
图源来自追觅科技官方微博
今年,在智能家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追觅科技凭借系统性技术创新实现逆势增长,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业绩增长背后,技术驱动是基石
追觅科技业绩的爆发式增长并非一时之功,更多是长期坚持技术创新产生的必然结果。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6379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15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45%。
如今,在智能清洁领域,追觅构建了独特的“机械臂科技树”。T60 Ultra与H60 Ultra两款旗舰洗地机搭载了行业首创的AI双刮洗机械臂,形成“前柔后刚”的协同方案。
而Matrix10 Ultra扫地机器人则搭载全球首创的自动换拖布技术,三组独立拖布模块可为厨房、卫生间等不同功能区自动匹配专属拖布,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地面清洁时的交叉污染问题。
此外,在全屋高频场景上,追觅U10净水与S1净饮完成“清洗—饮用—冷热即享”的用水闭环;Aura MiniLED智屏与Pano S2回音壁则构建沉浸视听旗舰。在大厨电领域,追觅围绕“水—火—烟—烤—洗”,构建了体系化的厨房体验。
而且,截至目前,追觅的清洁电器品牌已是中国线上高端市场份额第一,扫地机器人更以行业最高增速领跑市场。同时,追觅大家电于近日斩获了20亿元的意向订单。
这些专利和技术沉淀构成了追觅技术创新的基石,使其能够在更多领域同时发力。
回顾来看,追觅科技的成长之路,起点始于一场核心技术攻坚战。2017年,清华“天空工场”实验室出身的俞浩带领团队,耗时两年终于攻克戴森垄断的1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技术。
笃信“核心技术是一切的根本”的追觅,以高速数字马达为“心脏”,以智能算法为“大脑”构建核心竞争力,从而驱动产品矩阵持续迭代拓新。
当技术突破单点功能的局限,沉淀为跨品类、跨场景的系统能力,生活中的每一次清洁、每一口空气的净化、每一次衣物的洗护,都能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确定性体验。
从AI双刮洗机械臂到拖布自动更换系统,从水气分离科技到5%超低氧恒鲜技术,追觅正将技术创新融入产品全链路重构,重塑智能家居的体验标准。
全球布局加码,追觅走向更大的舞台
随着智能清洁行业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成功典范,追觅也逐渐迈出更大的步伐。
IDC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清洁机器人市场表现出色,石头科技以15.2%的份额领跑市场,科沃斯以13.7%位居第二,追觅则以10.2%的份额排名第三,小米、irobot市场份额较小,市场份额分别为7.4%、5.8%。
而追觅科技的全球化战略突破了传统出海模式。不同于许多中国品牌选择“先东南亚后欧美”的常规路径,追觅直击品牌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
凭借前沿核心技术的攻坚,追觅的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迅速在德国、意大利等欧洲高端市场崭露头角。
图源来自追觅科技官方微博
第三方数据显示,追觅扫地机已经在数十国家成为当地消费者选购扫地机的首选品牌。其中,追觅扫地机在比利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4%,在哈萨克斯坦、瑞士两国的市占率突破54%;
此外,包括瑞典、丹麦、芬兰、德国在内,追觅扫地机在12个国家市占率超40%。这一成绩印证了追觅科技以技术创新驱动全球市场策略的成功。
深入来看,追觅科技全球化的成功离不开其“一市一策”的本地化策略。针对欧洲整体居住面积更大、环境地毯偏多等特点,追觅推出了抹布自动拆卸功能,使得扫地机器人成为了地毯场景下的最佳清洁解决方案。
全球扩张步伐加速的同时,追觅还在全球营销体系,以及海外供应链方面做了全球化布局。2025年,追觅在全球已经遍布100多个国家”,并计划在2025年使全球门店总数突破10000家。而且,追觅的美国工厂项目也已经在筹备中,下一步拟在中东非设厂。
在全球清洁电器市场取得稳固地位后,追觅科技正将其全球化战略推向纵深。其成功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扩张,更在于通过“一市一策”的深度本地化和全球供应链布局,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这种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本地化运营为触角的全球化模式,为其向更广阔领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跨界野心滋长,追觅想做清洁赛道里的“小米”
只是,追觅的野心早已不止于清洁赛道。毕竟智能清洁市场空间有限,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无可厚非。
深入来看,我们会发现追觅的增长逻辑也在发生改变,正从“技术复用”走向“生态扩展”,跨界进军大家电、无人机乃至造车领域,这也标志着其打造“全生态矩阵”的野心全面显现。
近日,追觅科技一次性发布超30款新品,全面涵盖智能清洁、智能家电、家庭健康与个护等核心领域。
可见,追觅已经开始明目张胆的抢大家电的蛋糕。产品方面,追觅推出超低氧纯平嵌入冰箱,主打全球首创5%超低氧恒鲜技术,以及全变频洗烘套装L9等。
不仅如此,追觅在扫地机、洗地机产品上引以为傲的机械臂能力,也复制到了其首款空调产品中。洗烘套装也同样沿用了机械臂结构,搭载了仿生机械臂旋钮。此外,追觅还首次发布了智能显示产品,包括电视、电脑显示器、音响。
近期的新动作里,追觅正式宣布进军无人机业务,并开始招募“无人机导航建模算法工程师”和“无人机运营业务销售负责人”等岗位。
从业务与技术迁移的角度来看,追觅科技仍然可以用自身的航空积累、智能清洁领域的技术积淀来支撑无人机业务。
如果说跨界无人机赛道还在意料之中,那么追觅官宣造车,这无疑是一次量级跨越。无论是技术难度、资金投入还是行业门槛,都远高于此前的业务领域。
然而,全盘来看,这一系列动作何尝不是一次向“前辈”致敬的关键布局。
以消费电子为起点的小米,从2013年开始打造其以“手机×AIoT”为核心的互联生态,随后在2021年官宣造车,沉淀多年的全生态产品链在八年后迎来质变,迈向“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新方向。
不仅如此,以生态体系闻名的小米,同样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雷军表示,预计小米2021-2025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050亿元,其中仅2025年的投入就可能达到300亿元。
而最终成果如何,也随着2024年发布的小米SU7交出答卷,尤其今年的小米YU7持续佳绩,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思路已然深入人心。
面对这样一条被验证过的全生态之路,或许追觅也有“以人为镜”之心。
结语
在这场没有边界的竞争中,最终胜出的或许不是那些追求单一技术突破的企业,而是那些能够实现全面突破的科技生态公司。
作者:琴声奏响时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