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对突袭LG佐治亚州电池工厂这事普遍看到“被背叛”

@包容万物恒河水:

🔻观察了一下韩国媒体。

🔻关于 ICE 突袭现代-LG 佐治亚州电池工厂这件事,目前韩国媒体的意见倒是很一致:投资数十亿美元的韩国企业无法获得适当签证,却因引进技术工人填补美国劳动力无法胜任的空缺而被定罪,普遍感到“被背叛”。

🔻其情绪既有愤怒,也有委屈。

🔻朝鲜日报:“为美国建设了价值数十万亿[韩元]的工厂...结果却被当作非法移民打脸。”

500

🔻News1:“先是号召我们投资,转眼就把我们当非法移民对待。这无关法律,而是赤裸裸的背信弃义。”

500

🔻核心矛盾在于:韩国在美国没有专属工作签证的名额。相比之下,澳大利亚享有
E-3 签证(每年 10,500 个名额),新加坡/智利则拥有 H-1B1 签证(5,400/1,400
个名额)。尽管签署了自贸协定并承诺巨额投资,韩国却两头落空(图3-4,韩国时报的报道)。

500

500

🔻理论上允许发放专业签证的《韩国合作伙伴法案》虽多次在国会提出,却始终未能通过。该法案被视为促进韩国在电池、半导体等产业加大投资的关键举措(图5,via CSIS)

500

🔻此外,竞争激烈的美国 H-1B 签证年度限额仅为 8.5 万张(常规 6.5 万+美国硕士 2 万),且不设国家配额。审批流程耗时数月,名额大都被美国大企业瓜分,许多建筑工种因不满足“需学位文凭的专业岗位”要求而无法申请。

🔻针对外国高管/投资者的 L1 和 E2 签证要求严苛。B1 商务签证理论上允许参会培训,但美国移民执法当局如今将此视为“非法就业”,这次被抓的韩国人就有拿B1 签证的。ESTA 旅游免签最长停留 90 天,严禁工作。

🔻朝鲜日报援引一位韩国建筑官员的话:“仅靠美国人根本无法按期完成施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紧急派遣技术人员解决问题。”

🔻同一消息源继续透露:“他们让我们投资,却不给核心人员发放签证,我不知道他们指望我们怎么做。”这番话基本概括了韩国企业自称所面临的无解困境(图6,朝鲜日报)。

500

🔻News1 报道了实际问题:“派遣持 H-1B 签证的技术专家需要数月时间,但建筑工地需要持续的人员补充。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依赖 ESTA 等短期签证。不给签证却搞突袭检查…工厂还怎么建?”(图7)

500

🔻美国人的技能缺口确实存在,朝鲜日报将寻找合格的美国本地工人描述为“如同摘星”,News1 同样指出,美国本地工人根本无法建造半导体、电池或造船厂。

🔻这并非新问题。2020 年,SK 创新就遭遇过同样困境:33 名韩国人在亚特兰大机场被驱逐,另有 13 人后来在乔治亚州电池厂因违反 ESTA 规定被捕。韩国企业表示,现行美国签证制度不断制造无法解决的困境(图8,via ajc 新闻)。

500

🔻所以,韩国媒体报道,“签证恐慌”正在美国韩裔社区蔓延。即便是合法居民,也因担心无法返美而避免出行(图9,yna新闻)

500

🔻这一切就发生在李在明几天前刚与特朗普会面之后,韩国企业承诺在美国投资 1500 亿美元,再加上该国此前承诺的 3500 亿美元投资,这是一笔大数字。

🔻这座工厂曾是拜登展示其经济政策成效的标杆项目。如今特朗普一边贬低它,一边又要求延续当初催生该项目的投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在佐治亚州现代汽车工厂进行大规模移民执法行动,在韩国引发了新的质疑:这是否意在抹黑拜登的政绩,并试图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维持影响力,以及:“有观点提出,现代汽车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的事实也可能让特朗普总统感到不安。”(图10-11,hankyung
新闻/韩国经济网)

500

500

🔻一位韩国高管表示:“我们并非试图窃取美国就业机会,而是希望快速建厂实现本地招聘,但这类努力换来的却是被当作'非法移民'对待,实在令人泄气。”(图12,朝鲜日报)

500

🔻所以,这是美国结构性矛盾:美国一边要求外国为“美国制造”投入巨额资金,一边却几乎不可能引进实现这些投资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也许还有驴象之争。

🔻普通美国人的想法很简单:它们不在乎工厂是否能建成,它们只想让韩国人“滚出去”(图13)。

500

🔻在这个过程中,韩国人的感受,可能只是最无关紧要的一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