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田家会英雄连事迹

“田家会英雄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15年“9·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作为全军荣誉功勋部队代表之一接受检阅的英模战旗。这面旗帜背后,是一段发生在晋绥抗日根据地、由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第2团创造的辉煌战例。


一、 历史沿革

“田家会英雄连”的历史沿革,核心是田家会战斗的胜利及其荣誉称号的授予。

部队源头:

其前身可追溯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部队,后改编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隶属于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第2团。第120师是贺龙、关向应领导的主力部队,长期在晋西北(后为晋绥根据地)坚持抗战。

田家会战斗与荣誉称号:

1942年5月,在山西省兴县田家会地区,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第2团(为主力)在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部署下,于旅长高士一、政委朱辉照的直接指挥下,对日伪军实施了一次成功的伏击与围歼战。此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歼灭日伪军700余人(其中日军500余人)。战后,八路军第120师授予第2团某连“田家会英雄连”荣誉称号,以表彰该连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和英勇精神。

后续发展:

该连在解放战争中继续作为主力连队,隶属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参加了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其血脉融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序列,至今仍有部队传承“田家会英雄连”的荣誉。


二、 抗战中的历史:田家会战斗

“田家会英雄连”所代表的抗战历史,就是1942年田家会战斗的全过程。

战斗背景:

时间:1942年5月下旬。地点:山西省兴县田家会、曹家坡、乱石滩一带。敌情:日军独立混成第3旅团第14大队(村川大队)及伪军一部,共约700余人,从兴县向西进犯,企图“扫荡”晋绥根据地。我情: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第2团、第1团等部奉命寻机歼敌。

战斗过程:

诱敌深入:八路军采取“诱敌深入”战术,以小部队与敌接触后节节抗击,将日军诱至田家会预设的伏击圈。包围合围:5月28日,当日军进入田家会、曹家坡地区时,独立第1旅第2团等部从三面发起猛烈攻击,迅速将敌包围。分割围歼:战斗在乱石滩等地激烈展开。八路军利用有利地形,将敌分割成数段,逐个歼灭。英勇突击:“田家会英雄连”作为主攻连队之一,在连长、指导员带领下,发扬“刺刀见红”的近战精神,多次发起冲锋,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为全歼敌人发挥了关键作用。全歼敌军: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至5月30日,除少数敌人漏网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此战共歼灭日伪军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战斗特点与意义:

以少胜多:八路军以优势兵力围歼了进犯之敌,是一次成功的歼灭战。战术灵活:成功运用了诱敌深入、预设伏击、分割围歼等经典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重大胜利:这是1942年晋西北反“扫荡”作战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信心。体现精神:“田家会英雄连”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近战、善于协同的战斗作风,成为八路军基层连队的典范。


三、 历史评价与精神传承经典战例:田家会战斗被载入八路军战史,是晋绥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作战的著名胜利之一。英雄象征:“田家会英雄连”代表着八路军指战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靠智慧和勇气战胜强敌的英雄气概。集体荣誉:这一称号是对一个连队集体战斗精神的最高褒奖,体现了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作风。永恒铭记:在“9·3”阅兵中,“田家会英雄连”战旗高高飘扬,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军队的英勇历史。

总结:“田家会英雄连”源于1942年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第2团在田家会战斗中的辉煌胜利。这面战旗不仅纪念了一场具体的战斗,更象征着八路军在敌后战场英勇抗战、以弱胜强的伟大精神。它是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代代相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