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大自备井污染致两千余人不适,诺如病毒引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场突如其来的胃肠炎疫情席卷沈阳师范大学,2087人出现症状,经检测最终确认为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截至2025年9月7日17时,沈阳师范大学累计报告有症状者2087人,已痊愈1817人,现有患者270人,且均为轻症。
发病高峰期已过,每日新增病例呈明显下降趋势。9月6日17时至9月7日17时新增病例25人。
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自8月31日下午2时起陆续接诊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和教师。
多名学生反映,在东区食堂就餐或接触生活用水后出现不适症状。一名学生描述:“就吃了半碗面,当晚就开始胃疼,然后就是上吐下泻还发烧”。
9月2日,学校关闭了东生活区管道供水,暂时通过供水车和桶装水方式提供用水,并采取网课教学方式避免人群聚集。
官方响应与措施
事件发生后,辽宁省、沈阳市相关部门及学校立即开辟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组建医疗队进驻学校开展巡诊服务,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按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组织多轮次针对污染点进行消毒,抽调专业力量开展流调溯源。
学校发布了《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承认问题存在并公布多项应急措施,包括为校外就诊学生承担医疗费用、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等。
蓄水池污染引发卫生事件,学生现呕吐腹泻症状
9月2日,沈北新区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显示:患病学生样本中检出诺如病毒阳性;东生活区供水管网末端水样检出诺如病毒阳性。
9月7日,经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供水系统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本次事件为学校第三生活区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受影响学生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一名学生描述自己的症状:“吐了三四次,浑身无力手脚发麻”,需要同学搀扶才能前往校医院。
一些学生的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数目显著升高(有病例高达22.85,超出正常值两倍有余),中性粒细胞数目也升高,这较大可能指向细菌感染。
医务人员解释,可能存在诺如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学校水质历史问题
学生反映沈阳师范大学东生活区的水质问题并非首次出现。一名大三学生表示:“早上接的开水有铁锈味,还有水垢,水色浑浊”。
还有学生反映:“放一个长假期,打开水龙头,水的颜色比较黑,需要放很久才变清”。多名学生注意到宿舍水龙头流出的水变得浑浊,还带有“臭鸡蛋”味。
应对措施
学校已对受污染的自备井采取封闭管控措施,并协调水务部门全力保障学生用水,着手组织市政供水管网接入工程。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表示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彻底控制。
目前,学校已对受污染的自备井采取封闭管控措施,并协调水务部门全力保障学生用水,着手组织市政供水管网接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