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到墙角的特朗普要上诉!法院判特朗普“普遍性关税” 越权、违法

当地时间 8 月 29 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 7 比 4 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多项 “普遍性关税” 越权、违法。

裁决指出,征税权力为宪法赋予国会专属,总统不得借由《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在几乎所有商品上开征统一关税。

500

特朗普拒绝承认该裁定结果,并宣布将上诉至最高法院。

特朗普上任后,将关税作为对外施压和国内经济调控的核心工具,不仅延续了对钢铁、铝和部分国家高科技产品的行业性关税,还借助《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了两类广泛覆盖的普遍性加税措施。

一种是 “贩运关税”,以打击毒品走私为由,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 25% 不等的关税。另一种是 “对等关税”,以实现 “互惠” 为名,在 2025 年夏季设立了对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 10% 的基准税率,并暗示未来将根据国别加码。

这些举措覆盖范围极广,不分行业与产品类别,几乎等于给美国的进出口体系加上了一道 “普遍性附加税”。

一家叫VOS的酒类进口公司不服,打了官司。案子一路打到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们干脆来了个全体审理。7位法官认为,特朗普这一做法属于严重“越权”,4位不同意。

判决书明确指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原始立法意图是为总统提供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冻结资产、限制金融交易或禁止某些进口的工具,而不是赋予总统 “普遍征税” 的权力。

法院认定,“管理进口” 这一授权,并不意味着可以建立一个新的财政性关税体系。征税权属于国会,任何脱离国会授权的普遍性关税,都是对宪法权力边界的逾越。

面对裁决,特朗普立即公开发声,直接在社交平台上怒吼,说“没有这些关税,美国会被彻底毁掉”,并点名抨击几位投反对票的法官,称“简直是叛国行为”。他誓言将上诉至最高法院,并指责判决充满党派偏见。

随后,白宫也发表声明,强调关税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必要手段,必须维持。

法院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他们压根不想管关税到底该不该收,也不管是不是对美国经济有好处。他们只问一个问题——总统有没有权力这样做。结果很明显,他们认为没有。

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将上诉至最高法院,预计最高法院最早可能在 2026 年审理。

短期看,所有涉案关税在 10 月 14 日之前仍会继续执行。这意味着企业进口成本没有任何减轻,消费者也看不到商品价格下降。更棘手的是,不确定性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额外成本。进口商在签订长期合同时,不知道应按照当前关税计算,还是预留未来可能的退税空间。尤其是美国的贸易伙伴也都傻眼了。原本好不容易跟美国政府谈成的贸易协议,这下全悬在半空。欧盟、加拿大、日本这些老伙伴,嘴上都说是“美国内部事务”,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以前被特朗普那一通关税压得喘不过气,现在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美国自己头疼了。欧洲议会的议员还酸溜溜地说什么“我们尊重美国法院的判断”,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谁都明白意思。

分析人士认为,从制度角度看,最高法院近年来在多项案件中强化了 “重大问题原则” 和 “非授权原则”,强调行政部门在涉及重大经济与政治决策时,必须有国会明确授权。

500

这一趋势显示,法院对行政权的无限扩张是保持警惕的。既然征税属于国会固有权力,那么,贸然承认总统可依《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普遍征税,就等于在宪制框架内打破长期共识。因此,哪怕在保守派占多数优势的最高法院(9 名大法官中 6 人为保守派),特朗普也可能未必如愿。

这次裁决,绝不仅仅是一次贸易政策的技术性争议,更是美国宪制秩序的一次公开考验。

特朗普希望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变成常态化的征税工具,但法院明确宣示:宪法红线不能轻易跨越。未来战场转移到最高法院,这不仅关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能否延续,更关系到美国行政权力的边界。

现在,白宫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抗争,打一场高风险的官司,要么退一步,重新走程序。不管怎么选,都是一场攻防战。特朗普嘴上说美国输不起,可他自己最清楚,这次真的是“穷途末路”了。

虎说天下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