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警惕疫情后的自体免疫疾病危机
文/陈根
新冠病毒除了给心血管和肺带来严重的损伤,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给我们的免疫系统带来创伤。很多人疫情后感觉自己体质变差,甚至换上一些奇奇怪怪的自体免疫疾病,其实就是因为病毒破坏了我们的免疫系统,而这种破坏,并不会在感染期间被感受到,而是在康复之后才慢慢显现出来。
在2025年8月,权威期刊《风湿病学年鉴》发表了一项超大规模的研究,分析了上千万人感染新冠后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感染新冠之后,罹患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大幅上升。这个风险不是一点点,而是2到4倍之间,跟没感染过的人比,差距非常明显。
科学家提出了几个机制来解释这个现象。
首先是免疫系统在感染时被激活得太猛烈。新冠病毒会引起所谓的“细胞因子风暴”,就是免疫细胞为了杀病毒疯狂分泌各种信号分子,结果连自己人也误伤了。这种过激反应,在病毒清除之后也不一定能及时停下来,于是免疫系统就进入了一种持续“过热”的状态,看见正常组织也当成敌人去攻击。
第二个机制是病毒的表面结构和人体某些组织长得太像。免疫系统在识别病毒的时候,会把它的“特征信息”记下来,但有些病毒蛋白跟我们血管、关节、皮肤、肠道的某些细胞很相似。当免疫系统下次再遇到这些相似的蛋白时,就会搞错对象,把自己的组织当成病毒来消灭。
第三是新冠病毒对肠道的破坏。肠道不仅仅是消化器官,也是我们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而且肠道里分布着大量的ACE2受体,这是病毒最喜欢攻击的入口。一旦肠道受损,肠道屏障就会被破坏,平时被封锁在肠道里的各种物质就会跑进血液,引发慢性的免疫刺激,让身体一直处在低度炎症状态,也更容易引发自身免疫问题。
还有一个被证实的机制是血管系统的受损。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就是血管内壁的那一层保护细胞。当这一层细胞被破坏后,血管深层的一些蛋白会暴露出来。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从来没有见过这些蛋白,它们原本被很好地藏在血管里面,一旦暴露出来,就会被误认为是“入侵者”,免疫细胞就会开始攻击这些蛋白,结果就是引发血管炎、白塞病、系统性硬化症等严重疾病。
更糟的是,这种攻击不会只发生一次,而是可能持续存在。研究发现,很多人在阳康后几个月甚至一年内,陆续出现各种免疫相关的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炎症性肠病、风湿性多肌痛,甚至还有成人1型糖尿病。这些病原本很少见,但现在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很多人都有感染新冠的经历。
这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得病,但意味着感染新冠后,我们需要更警惕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特别是那些反复感到乏力、发热、关节僵硬、口干眼干、皮疹脱发、腹泻便血、胸痛心悸的人,要格外注意,这些可能都是免疫系统在发出警报。
那么,疫情后,如何知道我们的健康状况?该怎么科学调理才能真正恢复健康?欢迎添加微信CHEN2021hk,加入【后疫情健康管理群】,参加特别直播,为防止无关人员干扰,设置9.9元门槛,进群获取更清晰的判断、更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案,以及独家资料与交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