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澄海,第一个为抗日捐躯的海外侨领蚁光炎,爱国忘身丰碑存

500

86年前一天夜里,泰国曼谷繁华的耀华力路上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血案,时任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不幸被凶残的杀手开枪射杀。弥留之际,这位舍身救国的海外领袖用微弱的声音嘱咐家属:“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舍生取义赴国难,山河不忘丰碑存。”历史不能忘却,在抗战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一起缅怀第一个为抗日捐躯的海外侨领蚁光炎吧!

500

500

从澄海到泰国,勤奋节俭起家,成就商界翘楚

500

汕头七日红公园蚁光炎纪念亭前的蚁光炎塑像

地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交汇处的桑浦山七日红公园内,有一座蚁光炎纪念亭,亭前还有一座蚁光炎塑像,就是为了纪念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1939年,时任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因领导泰国华侨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不幸被日伪暗杀,他是海外侨领中,第一个为祖国抗日而捐躯的海外侨领,享年60岁。

蚁光炎,出生于1879年正月,祖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南畔洲村。“蚁”姓,虽是“百家姓”中没有记载的姓氏,却出了一位铮铮铁骨的海外侨领——蚁光炎。

蚁光炎自幼家贫,一家靠几分地,种田为生,住的几间屋,还是租来的。蚁光炎三岁那年,父母由于积劳成疾、加上无钱医治,先后辞世,不久后,他的哥哥也不幸离世,他是由寡嫂和二位姐姐带大的。

500

澄海东里蚁光炎故居

蚁光炎八、九岁时,尽管家境清寒,嫂子、姐姐还是节衣缩食,让他有机会上村里的私塾。聪明好学的他,可惜只读了三个月,因为家里揭不开锅,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家帮忙种地。不过,一有空闲下来,他就找来书看,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久而久之,他不光会读报,还会写便条、书信,还懂得记简单的账目。

穷苦的孩子早当家,到十五、六岁时,他已是家里的“顶梁柱”,村里的青年也跟随他,一起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

澄海的东里古镇,是当地著名的侨乡之一,早于康熙年间海禁松动时,就有不少人造船出海,前往南洋侨居经商;值得一提的是,东里镇的樟林古港,也被称为“红头船的故乡”,1896年,年仅17岁的蚁光炎,就是从这里离开故土,先后去越南、泰国打拼,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商业眼光,到了1930年代,他已是泰国闻名的华侨巨商。

从越南辗转来到泰国曼谷谋生的蚁光炎,最初是在曼谷湄南河畔一家华人开的酱园做杂工,后来被派到码头做装卸工。酱园老板见他为人忠厚,体格健壮,且工作勤勉,就让他当领班,将押运货物的任务交给他;再到后来,老板见他识字,连报关的事务也委托他办理。

当时,湄南河口到出海这一段,由于常年泥沙淤积,大船运往内陆的货物,要靠许多小船接驳。一直想要改变一家贫困现状的蚁光炎,找准时机,靠省吃俭用积存下来的300泰铢,购买一艘小驳船,由此开启船运之路。

500

澄海潮剧团的潮剧《一代侨领》

在蚁光炎过了“三十而立”之年后,有了一定积累的他,与五位好友共同创办“六顺”公司,后来,合伙人退出,他在此基础上创办“六顺兴”公司,后来还创办“光兴利”公司,不仅在航运业大展身手,执航运牛耳,更经营火砻、碾米,成就一代商界翘楚。

多元经营的蚁光炎,还投入到当年不被看好的“紫胶”行业,后来因国际橡胶价格大涨,获利颇多。上世纪30年代中期,高棉合和隆酒厂因蚁姓股东与外姓股东内部不合,经营不善,令酒厂陷入混乱。蚁姓股东就找上蚁光炎,希望出手相助。蚁光炎觉得酒厂有发展前景,就斥资收购其他股东的持股,并派人经营管理,令酒厂重获生机。

另外,蚁光炎还经营大商店、电影院、照相馆、还开办机器工厂,与人合作开发橡胶园、甘蔗园等,他已是上世纪30年代泰国工商界领军人物之一,事业遍及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地。

500

蚁光炎故居展厅里的蚁光炎先生半身石雕像

由于经营有方,业务如日中天,蚁光炎成了泰国著名的华商巨子,在促进泰国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也是一位知名爱国侨领,曾出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华侨报》及报德善堂董事长、中华赠医所主席,并在潮州会馆、天华医院、火砻公会等主要华侨社团担任重要职务,在泰国侨界中地位斐然。

富而行其善。泰国有名的华人民间慈善机构“报德善堂”,创设于1910年,后于1937年获泰国政府批准注册,首届董事长就是蚁光炎。年少时因家贫失学的他,一向热衷倾情教育事业,在泰国,他先后捐助或兴建了多所华校,如暹罗中华中学、新民学校、中声学校、华侨学校、俊才学校等,并亲任校董事会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潮汕家乡,富有公益心的蚁光炎情系桑梓,除了在家乡南畔洲村创办南洲小学,还慷慨出资捐助澄海中学、潮阳西关学校、汕头海滨中学等学校。

顺带提及,位于南畔洲村的“蚁光炎故居”,是蚁光炎出资兴办南洲小学的同时,于1933年修建的老厝。

500

流尽最后一滴血,爱国忘身丰碑存

500

蚁光炎(左)与民国元老林森(右)

虽在异国,蚁光炎无时无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风雨同舟,命运与共。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泰国华侨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极为不满,并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当时,蚁光炎发动属下公司拒绝为日商驳运货物,带头拒卖暹米给日本,还动员其他商户一起开展抵制日货的行动;此外,他还慷慨解囊,捐资国内,支援祖国抗战。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于1936年初当选暹罗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通过组织义演、舞“救国醒狮”、号召素餐过年等形式,在泰国侨胞界筹募爱国捐款,他还带头认购救国公债,为祖国抗战筹措了大量的外汇资金。

为了解决抗日战士御寒之需,蚁光炎与侨领郑午楼等透过报德善堂,发起捐献衣物活动。据记载,仅短短三天内,泰国的布匹就被买光了。滇缅公路开通后,他除了捐献卡车,还发动华侨机工回国服务。顺带提及,香港八路军办事处成立后,他曾通过通过宋庆龄、廖承志及香港华比银行的渠道,向八路军、新四军捐款、捐赠药物、卡车等,鼓励泰国青年奔波延安,奔向抗日前线。他曾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救国人人有责!”

为了宣传抗日,蚁光炎参与创办《中原报》。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家乡汕头及潮汕地区沦陷后,他不顾敌机轰炸,冒险回国,为救济灾民在广东各地奔走;此外,他还到香港、重庆等地,参加捐款及慰劳抗日军民活动。

500

蚁光炎(前排右3)组织泰国青年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30年代,当时的泰国銮披文执政当局奉行亲日政策,在日寇、汪伪政权的挑拨、利诱及威胁下,阻扰、打压泰国华人华侨抗日救亡运动,并要求蚁光炎等爱国华侨停止抗日,均遭严词痛斥和断然拒绝。

敌人见利诱不成,就决定下毒手,阴谋策划了一起针对爱国侨领蚁光炎的暗杀行动。

1939年11月21日夜里,蚁光炎驱车前往曼谷耀华力路的杭州戏院,准备接其妻子及妻妹,埋伏在戏院门口的敌人突然窜出,向他开枪。其时,蚁光炎中弹倒在车内,敌人还上前补上三枪,待家人将他送到医院后,因伤势太重无法医治。

一代爱国侨领流尽最后一滴血,为国壮烈殉难,年仅六十岁。在弥留之际,蚁光炎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家属:“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爱国忘身的蚁光炎走了,但他留住人们心中的精神丰碑长存。在泰国曼谷,在他的家乡广东澄海,都建有他的纪念堂或纪念亭,在西安碑林中,还有民国元老于右任为他手书的墓表。

当年,在曼谷举办的追悼会,华人同胞悲痛不已,振臂高呼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留下的话——中国必定胜利!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