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承受了他不该承受的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昨天在阅兵刷屏中,唯一热搜上榜的明星——

  吴京。

500

  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风口浪尖上。

  再加上话题联动,就连官媒都接过了梗——

500

  吴京从《战狼2》开始,到今天被群嘲。

  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

  今天网友玩的梗,都是他多年前的言论。

  只不过同样的话,过去听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刺耳。

  01

  首先,吴京说了什么?

  最出圈的是“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当年《战狼2》的采访。

  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

  枪炮是不长眼的

  非洲人的语言是不通的

500

  △ 原话是“黑哥们儿”,字幕有更改。

  这段话的精髓有两点。

  其一,排比句式“……是……的”被各大博主加入二创。

500

500

500

  其二,摇头晃脑的小动作,仿佛说话跟开枪一样,带有后坐力。

500

  被网友制成表情包:

500

  相当自信的态度,似绷非绷的表情,夸张的肢体语言,都让人忍俊不禁。

  除了这段采访,被玩梗的还有“我……过,你……过吗”。

500

  事实上这段话从去年开始就风靡短视频了。

  许多博主以自嘲的方式反讽吴京,甚至猫猫狗狗都出动了。

500

  于是,一场对吴京的大型挖掘活动开启了。

  各种发言,在今天都非常拉仇恨。

  比如,他曾多次谈起自己家族的出身,是来自满洲正白旗,多尔衮一脉。

500

  秀满清皇族身份?

  现在可不兴这个啊,近期的游戏《明末·渊虚之羽》被网友喷得体无完肤,就是因为相关的历史争议。

  况且,按史料记载,多尔衮只有一个女儿,且无后代……

  也说过,《战狼2》是一部拍给中国女性观众的情书。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女性观众太强了,只希望强者来征服,而吴京,就是这个强者。

500

  放在今天,这发言,也足够在小红书被审判一轮了的。

  以及在节目现场,向主持人澄清《战狼》中的冷锋与他的上司龙小云,并没有直接的情感联系。

  结果把暧昧念成了“暖味”。

500

  通过这些片段,网友拼凑出了一个小丑版吴京。

  自负,油腻,爹味。

  与几年前,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他,有着天壤之别。

  要知道在口碑顶峰期,任何杂音,自有网友出面整顿——

  不喜欢他的电影,是“战狼PTSD患者”破防了。

500

  支持他,就等于支持国运。

500

500

  当时网上有着这样肉麻的吹捧——

  吴京什么地位?拨乱反正什么地位懂不懂?

  商有伊尹,汉有霍光,宋如岳飞,明如于谦。

  你把电影当王朝,那吴京对中国电影的功绩就四个字:

  再造社稷。

  而被捧上神坛的吴京,今天不仅不再光荣伟大,反而成了人人都可以玩弄的笑柄。

500

  原来,群众的拥护,保质期竟然如此之短。

  02

  吴京确立今天在电影界的地位,当然是由于《战狼2》。

  但在那背后,是他终于痛痛快快地做了一回自己。

  生涯早期的吴京,一直处在半红不火的模式里,他所饰演的角色,也无非是玉面小生,或者邪媚反派。

  前者,如《功夫小子闯情关》的杨学文,《小李飞刀》的阿飞。

500

  虽然武艺高超,但气质总归文质彬彬,清秀飘逸。

  走的是李连杰的老路。

  后者,如《男儿本色》中轻蔑狂放的天养生,还有《杀破狼》里狠辣阴毒的杀手阿积。

500

500

  在脸谱化的邪恶之外,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阴柔气。

  作为角色,这些当然都很有记忆点。

  但,这也反射出了早期吴京的困境——

  他始终是一个工具,一个港产动作片余晖下的替代品。

  他的武功未必比前辈们差,但随着产业的下滑,他也只能在设定好的反派套路中消耗青春。

500

  而观众们,对一个重复套路的吴京,也并不感兴趣。

  但《战狼》系列不一样。

  首先,冷锋这一角色,本身就是吴京价值认同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痞气的刺头,武功高强的同时有一身反骨,而且大节不亏。

  他的行为动机,是极为充盈且多元的。

  军人使命、国际友谊、战友手足、儿女情长,并最终融汇在民族自尊这个点上。

  你可以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冷锋的身上杂糅了太多情绪爆点。

  今天,“战狼”几乎等同于国家主义的代名词。

  然而事实上,《战狼2》这部电影真正激动人心的内核,是以国家名义的个人英雄主义。

  两年后同题材的《红海行动》,宣称是中国首部现代化军事动作片。

  此言不虚。

  因为《战狼2》的故事,并不是国家行使的军事行动。

  而是冷锋,这个退伍军人的个人行动。

  他在火线冲锋,飞檐走壁,硬刚坦克,以一人之力扭转了局势。

500

  所以在别人质疑故事真实性的时候。

  他才会说——

500

  换而言之,《战狼2》将冷锋当成了一个超级英雄来拍。

  这个超级英雄的魅力是多方面的。

  他反叛不羁,因触犯队伍纪律而被开除。

  他酒量过人,论瓶吹茅台。

  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耽误国仇家恨的同时还抱得美人归。

500

  所以,《战狼2》的成功不是因为主旋律,恰恰是在于对主旋律的革新。

  吴京将他港式武侠动作片的经验,融合个人性格特色,融入到了一部热兵器的军事题材中。

  同时满足了观众的民族自豪、大国重器和个人英雄的多重期待。

500

  而对于吴京来说。

  成功有太多的巧合,毕竟之前谁也没料到《战狼2》会破票房纪录。

  他抵押房子拍《战狼1》,只是为了两个理由。

  第一,好玩。

500

  第二,要做纯爷们儿。

500

  而为了这些理由,他可以一次次地去搏命,去投入钱财,去请专业的动作指导和爆破小组。

500

  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与其中饱含的真诚,被观众们感知到了。

  于是,冷锋与吴京合二为一,让时代的风吹向了他。

  是的,当然不能回避时代的风口,对吴京的加持。

  2017年是个怎么样的年代?

  经济向好的日子里,人们拥有向上的活力与遍地的机会,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面对一切都敢挑战,且一定要有结果。

  在《战狼2》之后,主旋律商业大片才如雨后春笋般蜂起。

  而且都承担了电影之外的意义与情感。

  《红海行动》是虽远必诛,《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崛起,《夺冠》是女排精神,《我和我的》系列是个人命运即国家命运。

  另一个例证是——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

500

  就像Sir从前说的那样——

  吴京的《战狼》系列本质上是一种“直播电影”。

  电影的剧情推动,来自于和个人形象绑定的强烈情感内核。

  作者不是在幕后控制故事走向。

  而是跳到台前来,连同特色与缺点一起,让观众确认,这就是作者本人。

  这是捧起吴京的灵丹妙药,却也是他的某种桎梏。

  因为当一种情绪用尽的时候,他还能不能继续提供另一个故事,另一种情绪给观众。

  这是他的考题。

  很遗憾,他没能做下去。

  03

  如果说2017年的吴京,为当时的中国观众,提供了一剂恰逢其时的鸡血针的话。

  那么2025年,这剂鸡血的保质期,似乎已经到了。

  先不说吴京。

  2014年黄渤在春晚表演过一个《我的要求不算高》的节目。

  今天被网友翻出来看,怎么每一条,都很不知天高地厚呢——

500

  而这样的歌词,当时听起来还挺正常的。

  幸好这只是节目表演,不然黄渤今天也得翻车。

  时代在悄悄变化,观众们的心态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就比如一个词,内卷。

  在Sir的印象里,这个词的兴起,其实并没有几年。

  在网络上大型流传,得追溯到2020年之后。

  又比如,今年暑期档,你所见到的电影宣发里,最频繁的关键词:牛马、职场生存、班味……

500

  就连今年初票房创纪录的《哪吒2》。

  也将情感的爆发点,指向了小妖内卷、底层被炼成丹供上层享用、恐怖僵化的班味。

500

  △没错,仙班也是班

  如果《战狼2》给人的爽感,是对外利剑出鞘。

  那么,现在观众的最大痛点,是周遭生活的钝刀切肉。

  在当下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再是一切都要往外扩张,获得更多的豪情。

  而是在普遍性的疲累中,寻找宣泄自我的出口。

  可这些,吴京和他的电影,给不了。

  不仅如此。

  吴京今天在舆论上得不到支持,不是因为他太战狼了,恰恰是因为他不再战狼。

  这让他丢失了基本盘。

  正如前面所说,《战狼2》成功于强烈的个人特质。

  冷锋是脱离集体、绝对英雄的存在。

  而国家队,只是虚化的背景板,在电影结尾才走了个过场。

500

  就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

  都很桀骜不驯。

  它来自于网络,比一般的主旋律更接地气,也更“出格”。

  因为国产主旋律并不大肆宣扬海外作战,最多也只是以维和部队的形式参与军事行动。

  “虽远必诛”这个说法,充满了个人化的任性和霸气。

  这样的特质让吴京被群嘲。

  可在当时,却是成功引爆了许多人积压已久的情绪。

  但你看《战狼2》之后,吴京还有多少个性鲜明的角色呢?

  他不再任性。

  而是温和地走进了主旋律,温和得像一个主旋律宇宙的NPC。

  他在重复的,是上个时代的英雄叙事,是时代命运集结于符号化人物于一身的框架。

  《流浪地球》的刘培强换身登山服,就是《攀登者》里的方五洲。

500

500

  《我和我的父辈》里,那句“你真要死,你就死在我后面,不然我没脸见你娘”。

  看上去也和《金刚川》里骂骂咧咧,却又把隐藏炮位让给战友的关磊没什么两样。

500

  这些角色无一例外都是成熟可靠,有着一切决心与手段的长辈。

  这并没有错。

  只是如今的观众,也只能在大银幕上看见这些,收回目光,仍然要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

  打再多的鸡血,也挽不回作为牛马,随时有可能被时代撞倒的风险。

  换句话说。

  观众们需要的保证,与吴京能给的情绪,错位了。

  吴京没有做错什么。

  但今天的局面,他或许也并没有太多可以抱怨的。

  因为《战狼2》以及后来的成功,并不完全来自于电影本身,很大程度也来自于大众情绪的回馈。

  一个例子。

  在K.O.掉大反派后,一段对白的翻译引发过争议。

  外籍演员念的台词的原意是“你这样的人永远比我这样的人差劲”。

500

  他并不知道,这句话中有民族意味。

  直到电影上映后,他发现中文字幕中有“劣等民族”的字眼。

500

  你大概能理解他急忙划清界限的心态,因为在好莱坞,谁都害怕和种族主义沾上边。

  《战狼2》将两个角色的较量,上升到了民族立场上来。

  冷锋补上一句“那他妈是以前”,似乎指向过去国家面对西方列强的屈辱历史,已经彻底翻篇。

500

  然而。

  群众情绪就像大海一样汹涌而善变。

  你无法期待,只从中获得欢呼,却没有任何反噬的风险。

  当年被满足过情绪的人,不会永远支持你,只会继续索取情绪。

  就像今年年初,演员王星被骗至泰缅边境的事件发生之后,底下的评论依然有不少人说“派吴京”“派冷锋”——

500

500

  当观众发现,从《战狼2》那里领取的支票,在现实总无法兑付时。

  他们当时有多自豪,现在就有多憋屈。

  吴京,只不过是承受了超乎自身的赞许,也被迫背负上能力之外的诉求。

  就像那句话说的。

  礼物的背后,都有价格。

  当初大家以吴京作为情绪的宣泄口。

  今天,还是把情绪宣泄给了吴京。

  今天最大的情绪是——

  累了。

  光是生活就已经花光了力气,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想着出征这出征那。

  而吴京呢,还保留着一个头脑简单的毛头小子的观念。

  你会发现他谈话中的逻辑都很简单——

  能吃苦=大丈夫。

  每当他要彰显自己的男性气概时,便是讲述自己吃了多少苦,克服了多少困难。

500

  这种逻辑,正好戳中了当下年轻人的心肺管子。

  不是大家不愿吃苦了。

  而是我们对苦难祛魅了——吃得苦中苦,也不会成为人上人,你在负重前行,是因为有人在岁月静好。

  不再相信成功之后。

  普通人最大的目标便是尽可能地,避免吃苦。

  你跳过楼,你吃过蚯蚓,你差点死过。

  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吴京又不是战狼。

  我们又不是吴京。

  短暂热烈的相拥后,终归是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了——那共同的命运,原来是一场美好的梦。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