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号”民企:从收废品到8000亿帝国

500

问道者 | 李 百

看到京东、阿里,很容易联想到刘强东和马云。看到恒力集团,能够脱口而出这家企业创始人的应该不多。然而这家不为大众熟知的企业,已经持续多年挺进中国民企500强前三位置,创始人陈建华和范红卫夫妇身家甚至超过了刘强东,名列江苏首富。

500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榜单,从2021年起至今,恒力集团已经连续五个年头在中国民企营收中排名第三,只是输给了京东和阿里,排名甚至超过了华为,2024年营收8700多亿,比华为多了近千亿。华为可是一家国人耳熟能详的高科技企业,恒力是家啥企业,了解的人并不多。

从公开信息判断,恒力是一家覆盖纺织、化纤和炼油全产业链的传统企业,产值大利润低是这个行业的普遍特点。恒力营收虽然比华为多了近千亿,净利率却不到华为的一半,华为2024年净利率超过7%,恒力不到3%。

500

在以营收规模排名的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恒力的排名不断靠前。但四十多年硬是把一个传统产业啃成领军企业,必须得承认,陈建华和范红卫夫妇还是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按照媒体报道的口径,陈建华出生在苏州的一个贫困家庭,13岁便辍学去建筑工地当学徒。很不幸,17岁时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他再也干不了体力活。陈建华被迫转向收废品,没曾想却迎来了人生转机。

500

苏州是丝绸之乡,也盛产蚕丝。当地有不少纺织厂,蚕丝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陈建华转行后本来只是从纺织厂收购废品,却意外发现了发财的机会并找了个能干的媳妇。

蚕丝分散在农户中,计划经济时代,蚕丝统购统销。改革开放初期,不少纺织厂习惯了有人送货上门,还没有学会主动寻找原材料。陈建华看到了机会,他从农户手中收购蚕丝,转手卖给纺织厂。纺织厂图省事,陈建华因此有机会成为九十年代最早的那批百万富翁。

500

在与纺织厂打交道的过程中,陈建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范红卫。范红卫比他大四岁,当时在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会计。男方年轻有为,女方精打细算,郎有情妾有意,结款次数多了,两个年轻人从工作关系混成了夫妻关系。

500

女大三抱金砖,陈建华俨然抱上了聚宝盆,自从娶了范红卫之后,人生全面开挂。1994年,陈建华有心收购濒临破产的吴江化纤织造厂。这项计划考验金钱更考验魄力,收购价是369万元,收购还得举债,要是押错了宝,就会一朝回到解放前。但范红卫力挺丈夫,她甚至在收购后辞了公职,夫唱妇随和陈建华一起干。

早期国营老厂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设备陈旧,效率低下。以当时的国情,员工对私人老板接盘普遍不感冒,陈建华一入驻,员工就几乎跑光了。新东家下了血本,一边继续举债更新设备,另一边向员工承诺,保证每个月15日准时发工资。

500

几把火烧下去,吴江老厂果真起死回生。

现在去看,这两口子其实很善于逆周期操作,通过几轮逆周期收购实现了财富的不断增值。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很多企业收缩阵线,恒力反其道而行,大肆收购倒闭的生产线。危机过后,产业复苏,恒力提前扩大的产能正好赶上了好光景。这样的操作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又重演了一次,恒力逆势加大投资,建成了全球最大超亮光丝生产基地。

500

众所周知,市场低靡是拣漏的好机会。延长产业链则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恒力接连砸钱不断向上游进军,先是办化纤工厂,后又在大连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彻底打通从石油炼化到纺织面料全产业链。

2016年,恒力借壳大连橡塑上市,并更名为恒力石化。2021年,陈建华范红卫以1790亿元身家成为江苏新首富,把同是江苏人的刘强东甩在了身后。

500

近年,恒力开始跨界,除了布局降解塑料和锂电池隔膜外,还收购了一家造船厂。从恒力石化的财报来看,传统产业已经增长乏力。恒力石化2021年最赚钱,净利润达到155亿元,隔年暴降到只剩下23亿元。最近两年盈利能力虽然出现复苏势头,但距离巅峰时期还有相当距离。今年上半年又下降24%,延续了之前颓势。

中国“三号”民企的这对创业搭档还是有故事的。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