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档“非预制”厨综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最深的乡愁
撰 文丨星 野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今年暑假,我们见证了“厨师综艺元年”,现象级节目密集涌现,长视频平台同题竞争,甚至即将形成三台打擂的竞争格局。
进入2025年,观众对于“色香味俱全”的视觉奇观,以及类似厨师101的“大逃杀”机制早已见惯不怪,反而更希望看到厨艺比拼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人情温度,获得更深层的文化求知与情感共鸣。
不仅如此,如今的观众早已对“预制综艺”审美疲劳,对“预设剧本”所打造的所谓“综艺名场面”也早已不再感冒。冲突拉满的“名场面”固然能为节目带来短期的流量热度,但人为痕迹过重却难免会破坏观众的沉浸感。
虽然是“厨师综艺元年”,但今年部分节目仍沿用了过去的套路,给观众以“旧瓶装新酒”的观感。相比之下,一档新开播的厨师综艺却突破了上述创作困局,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感,迅速从平台打擂中突出重围,这就是8月27日在优酷开播的《炙热游戏:百厨大战》。
同样是厨艺对决,这档节目却并未对于厨师PK进行戏剧化渲染,而是以真实展现专业技艺、厨师人生故事、评委选手的互动来吸引观众,以竞技与温情并重的叙事触动人心。
不同于其他综艺将中西厨艺碰撞作为节目看点,《炙热游戏:百厨大战》致力于挖掘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呈现不同地域美食的多样性与风土人情。让美食综艺不再只是昂贵食材、高端料理的专属舞台,而是成为家乡味道香飘全国的跳板,勾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乡愁。
将“真实”二字贯彻到底
呈现最纯粹的厨艺较量
美食综艺在今年重新受到平台和观众的追捧,成为炙手可热的综艺赛道,源于预制菜泛滥的当下人们对于烟火气息的渴求。正因如此,在观看此类节目时,观众对于剧本痕迹明显的“预制综艺”尤为反感。他们对于精心打造的“逆袭套路”“矛盾设计”“标签人设”不再买账,更希望看到硬核厨艺的真实呈现,比赛氛围的如实传达,评委性情的自然流露。
《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之所以受到观众好评,正因其将“真实”二字贯彻到底。从食材选用、厨艺展示到评审点评,观众欣赏到了最纯粹的厨艺较量。在比赛现场,我们能看到“整鸽脱骨”的精细刀工,山西拉面拉出万根银丝的神乎其技,粤菜“炒桂花”对于火候手法的极致把控,一招一式真功夫无不体现中华美食的含金量。
同时,我们也能从节目中看到“意外频出”的现场感——厨师面对业界大神考核时的紧张气氛,面对倒计时的手忙脚乱,评委试吃时颤抖的双手,无不让观众感同身受。身为“厨房麦霸”的选手肥妈在现场边做饭边唱歌,甚至评委来到身边都浑然不觉。这样的超绝松弛感,甚至会让观众忘记这是一档厨艺比拼,被他们对美食的由衷热爱深深触动。
不同于其他综艺营造的“冷面判官”评委人设,《炙热游戏:百厨大战》的评委面对美食会自然流露真情实感,对于一道道好菜的享受投入,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带来如同吃播一般的沉浸爽感,让这档节目成为了一档“下饭综艺”。
作为大众评审的岳云鹏,将试吃变成了干饭现场,面对美食忍不住一碗接一碗停不下来。面对冰淇淋拌牛肚、黑醋锅包肉等暗黑料理,也会露出痛苦面具,忍不住吐槽“千万别乱搭配”。潘玮柏则仿佛掉进了米缸,在美食面前甚至忍不住自由舞动。面对硬核料理“牛瘪”从抗拒到“真香”的转变,更是凸显出吃货本色。“吃播型”嘉宾的加入,让《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多了真实体验带来的“馋劲儿”。
《炙热游戏:百厨大战》比赛结果的悬念迭出,也带给了观众完全不同于“预制综艺”的真实性体验。被星厨们看好的“金徽章”与不被看好的“黑徽章”,哪些能够成功晋级?“宝岛煮夫”的台式牛肉面能否戳中吃面无数的潘玮柏?同台竞技、菜风迥异的父女二人谁能胜出?不到两位评委亮出“火焰币”的那一刻,观众永远不知道答案。
在《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中,厨师们褪去了背景、资历、年龄等种种身份标签,一切都由手上的真功夫来说话,一切都要看菜品能否让专业评委、大众评审双双点头,一方赞不绝口、另一方未被征服的情况屡屡发生,评委有一次甚至启动了“分歧终结权”,将现场竞技的“不可预知性”拉满。
顶级评审为专业性护航
暖心互动让赛场人情洋溢
面对2025年的观众,这一届厨师综艺都面临着两难抉择——是继续保持高冷专业的形象,还是更贴近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如何既在专业度上做到让观众“心服口服”,又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情感共鸣?很少有节目能同时驾驭好这两端,《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却给出了一份不错的参考答案。
作为一档让厨师界行业巅峰与民间高手同台对决的美食竞技节目,《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在专业性上下足了功夫。在100进15的残酷晋级赛中,选手要想脱颖而出,不仅要经受业界大神的专业把关,也要能俘获吃遍大江南北的大众食客,甚至台面整洁度都会成为决定去留的关键。在如此严苛的考验之下,选手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高手过招带给观众酣畅淋漓的体验。
顶级配置的评委阵容,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的专业性上了双保险。中餐泰斗周晓燕坚守三个评判维度:美味、创意、呈现,对每道菜品的技术难点都如数家珍。“江浙沪独生女厨”3分钟完成鸽子全骨剥离,周晓燕点评“鸽子身小皮薄,难度远高于整鸡脱骨”,让观众一秒get其精妙之处。
西餐典范邱琼多次担任国内外美食大赛的评委,对于细节的精准拿捏,为节目增加不少看点。面对一份鳗鱼饭,她敏锐地发现鱼皮光洁度很好,在不破皮情况下保证了肉质的鲜嫩,这背后是厨师多年修炼的火候功夫。
《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不仅是一场专业水准的厨艺竞技,更是一次充满人情味的美食之旅。评审来到选手面前,不像高高在上的评委,反倒像推门进来的街坊。他们当然会细致品评菜品味道、聊其中的门道,但更多的,是带着笑意的肯定和暖心鼓励。这种专业又带着温度的互动,让紧张比赛有了朋友间切磋、分享的轻松感。
深知女性厨师不易的邱琼,会关心“后厨女战士”在日本餐厅的工作感受。面对自学6年挑战松鼠鳜鱼的英国博主,周晓燕会亲自上手示范刀法,称赞其“精神可嘉”。潘玮柏会主动安慰淘汰选手,自曝早年试戏被拒的经历,鼓励对方将挫折转化为动力。岳云鹏激动不已地为“黑徽章”选手打抱不平,向观战的星厨喊话“谁质疑的?真的很好吃!”
在《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中,“温情”元素通过人物关系和赛场互动自然渗透,成为竞技之外的核心亮点。一位深耕行业30年的“老北京食神”父亲,因深知厨师职业的艰辛,曾反对女儿入行。比赛中却全程暗中关注女儿的操作细节,悄悄帮她检查设备,嘴上严厉但行动满是牵挂。这种“东亚式父爱”让观众直呼真实。
上海bistro主理人花莽莽因擅长精致摆盘被贴上“华而不实”标签,戴着“黑徽章”登场。他用一道融合贵州风味的自创菜"虾酸炒牛肉"打破刻板印象,不仅为自己也为“漂亮饭”成功正名,引来了评委和观众的齐声喝彩。
这种竞技与温情并重的叙事,让《炙热游戏:百厨大战》成为一场关于热爱、传承与理解的烟火盛宴。
汇聚大江南北地方特色
展现中华饮食底蕴活力
如果一档节目,只是做到了真实、暖心,顶多算是不错的下饭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之所以能在更深层次上触动观众,是因为它抛出了关于“美食评判标准”这个永恒命题——什么才是能打动人心的美食?是米其林餐厅的名贵珍馐,还是承载情感与记忆的“家乡味道”?
节目中“顺德小厨娘”一语道破天机。她入行之初曾追逐法餐的仪式感,觉得那才是精致高级。可当被工作压力累垮时,唯一能安慰她的,却是一碗家乡的鳗鱼煲仔饭。这不就是每个在外漂泊打工人的真实写照?朋友圈里晒着brunch和omakase,但深夜加班回家,最想念的,可能就是妈妈做的那碗西红柿鸡蛋面。
节目冲上热搜的“爆点”,居然是一道叫“牛瘪”的菜——听着像骂人,其实是牛胃里未消化的草料汁液,云南傣族的生猛狠菜。当这道菜端上来时,弹幕瞬间刷屏,连潘玮柏的表情管理都彻底失控。它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种“就地取材”的饮食哲学。它粗粝、生猛,甚至有点“野蛮”,却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印记,是当地人逢年过节的念想。
这道出圈的菜品,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中国饮食的多样性与民间智慧,也引来了普洱市文旅账号的主动转发。
作为一档传达百姓视角饮食观的节目,《炙热游戏:百厨大战》汇聚了大江南北的地道美食——山西一窝酥、南昌拌粉配瓦罐汤、扬州炒饭、云南牛瘪生牛肉、广东桂花炒鳝肚……每一道小吃,都是一张家乡的名片;每一次烹饪,都是一场对乡愁的温柔回应。
节目不仅强调技艺比拼,更通过食材选择、烹饪手法和菜品背后的情感故事,凸显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节目中蟹酿橙、低温慢煮牛肉等融合传统与创意的菜品,既扎根于地方风味传统,也大胆地注入当代烹饪理念与个性表达。当百位厨师齐聚一堂,呈现的不仅是风味万千的味觉盛宴,更像是一次饱含温度的中国饮食文化巡礼,让我们得以窥见这片土地上丰富多样的饮食生态。
《炙热游戏:百厨大战》通过回归内容本身的诚意创作,重塑了综艺节目的核心价值。它摒弃依赖明星流量、制造戏剧冲突的常见模式,转而专注呈现精湛厨艺背后的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以此触动观众内心,为美食综艺找到了一条全新表达路径。
《炙热游戏:百厨大战》的热播,显现出优酷在综艺赛道的敏锐洞察与差异化布局。从音综、旅综到厨师竞技,优酷从未选择盲目追随热点,而是深耕垂直领域,切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情感深处。既捕捉到当下观众对真实、烟火气与人文叙事的强烈渴望,又以扎实的专业表达和创新的内容形态,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范式。
这场关于味觉、技艺与热爱的“炙热游戏”已正式拉开帷幕!由淘宝闪购和李锦记联合冠名的优酷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每周三起在优酷视频、浙江卫视播出,Z视介客户端上线,将会带来更多有地域特色的饮食风物,更多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