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抗日战争的最大秘密,日寇失败的根本原因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抗日战争的最大秘密是什么?日寇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从甲午战争说起。
甲午战争,是日本全民支持、举国抢劫的一场盛宴。
为了筹集军费,日本政府一共4次向民众发行国债;
战争国债被狂热抢购,先后共筹集2.3亿日元,占了甲午战争军费的82%;
不仅仅是购买国债,为了支持军队出去抢劫,日本民众砸锅卖铁的进行捐赠,大阪工人团体组织报国社,卖血筹钱给陆军省;
日本少女出去卖了再把男朋友送上战场;
日本学生踊跃参军,38%的大中学生入伍开赴前线,有的学生因为体检不合格被拒收跳楼抗议;
父母写信劝当兵的儿子为国尽忠,说你千万别活着回来,为天皇而死是家族的最大荣耀.....
没有日本普通民众的支持与拥护,甲午战争根本打不动。
战争打完,日本赚翻了,抢到的巨额财富震惊了所有人。
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得到了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再加上赎辽费等其他款项,总计近3亿两白银。
这笔资金相当于日本当时年度财政收入的4倍多,瞬间让日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资本。
整个日本从上到下都欣喜若狂,沐浴在战争的红利中。
打一次仗抢了4年的财政收入!
也正是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举国上下得到了一个共识:干什么都不如抢劫挣钱快!
和援助交际的少女一样,干了这个就不想干别的了,因为来钱太快太轻松了。
随后日本就不停的发展工业,扩充军备,随时准备继续抢劫。
日本将甲午战争的绝大部分赔款用于了军事扩张,其中62%的赔款,被直接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用于购置舰艇、扩建舰队。
此外,还有约21%被用于奠定金本位制的基础,金融改革使日本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日本吸引外资、拓展贸易打开了大门。
日本的工业快速腾飞,工厂数量在战后五年内翻了一番,工业产量激增五倍,产业结构也从轻工业为主导迅速转向重工业、化学工业、造船和冶金等领域。
用历史学家井上清的话说:没有甲午战争的赔款,日本工业化至少要推迟20年。
1905年,在甲午战争的刺激下,日本再次梭哈,又一次押上了国运,这次打沙俄。
为了抢劫,日军指挥官乃木希典推行了著名的猪突战术,也就是万岁冲锋,命令士兵以密集队形、无视伤亡的冲击俄军坚固阵地。
面对俄军马克沁重机枪的交叉火力和堑壕防御体系,日军如潮水般涌上,又像麦穗一样成片倒下,但依然疯狗一样的继续往前冲。
日本炮兵一点也不含糊,把冲上去的日军和俄军一起炸死,最后乃木希典的儿子也死在了战场上.......
这场战争持续一年半,日军战死约9万人,伤亡总计超过23万,惨烈程度远超甲午战争。
日本为这场战争耗资18亿日元,欠下8亿日元外债,国家财政已经濒临崩溃,由于伤亡人数过大,日本政府将征兵年龄上限延长至37岁,可以说榨干了最后一滴血。
但日本咬牙死撑,终于沙皇扛不住了,同意谈判,日本狮子大开口,向沙俄索要30亿日元的天价赔款。
万没想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态度极其强硬,说你想得美,一个戈比也不赔,想要钱就接着打!
日本傻眼了,因为根本打不下去了,40万的军队伤亡了23万,再打下去就麻溜的破产了。
结果最后日本获得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南满铁路的经营权,还有就是半个库页岛。
钱是一分钱没拿到。
消息传回日本国内,举国哗然。
日本民众说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伤亡,你们居然没拿到赔款?普遍认为政府无能,或者认为他们贪污了战利品。
愤怒的民众走上东京街头,发动了著名的日比谷烧打事件,他们焚烧了内相官邸、外相官邸、国民新闻社及多个派出所。首相桂太郎的生命受到威胁,出行需军队护卫,其内阁在巨大压力下于两个月后倒台,部分成员甚至被迫自杀。
日本民众怒火滔天,纷纷痛骂政府:我们了紧裤腰带,吃不饱饭都要支持你们去抢劫,可这两年忙活了个啥?
死伤23万,抢的钱呢,去哪里了?都给你们黑了?
所以啥叫原子弹下无冤魂?
就是炸死一万个日本人最多只有一个是冤枉的,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都是狂热的战争支持者。
这就是日本的逻辑,抢劫,赚钱,搞军备,再抢劫,赚更多的钱,再搞军备,准备下一次抢劫.....
但是,这个逻辑有个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抢得到钱,否则,那就很麻烦。
1931年,深陷经济危机的日本发动918,瞄准了中国最富庶的东北工业基地,再次启动全民抢劫模式,张少帅撒丫子跑路,日本又一次赌赢了,赚疯了。
当时的东北有多强悍?
每年的海关收入就有6100万美元;
东北地区拥有占全国产量60%的钢铁、55%的黄金、30%的电力、47%的铁路、38%的对外贸易。
在哈尔滨、长春、大连、抚顺等地,机械装备制造业和民用化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现代工业企业处于中国乃至亚洲的前列。
......
那日本在东北抢了多少呢?
从东北中国银行掠走银元一亿,黄金16万斤;
仅仅在沈阳兵工厂,有各种大炮668门,机关枪2724挺,步枪10万余支,各种弹药不计其数,还有生产设备,折合超过10亿美元......
这些装备可以武装20个陆军师,与日本人现役甲级师团同等的装备。
还有200架飞机!
日军先后从东北掠走煤炭资源2.23亿吨,生铁1100万吨,钢580万吨,木材1.4亿立方米.....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队的单方面行动,日本政府当时没想玩这么大 。
消息传回日本,日本政府傻眼了,日本老百姓欢天喜地载歌载舞....
这一次获得的红利,让日本彻底走出了经济危机,从1931年到1936年这五年间,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工业产值较经济危机前的1928年增长了一倍多,出口额也增长了一倍半,在棉纺织品输出方面还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日本,又一次通过抢劫拿到了巨大的收益。
掠夺来的资源,成为了日本维持战争机器、发展重工业的血液,支撑了它整个三十年代的军事扩张和工业发展。
日本人心花怒放,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抢劫,继续抢劫!
918事变之后,只要对中国的态度显得不够极端、不够疯狂、不够残暴,稍微克制一点的日本政府都被日本人民给推翻了!
日本政府的想法是逐步蚕食中国,但日本民众不干,他们的想法是三个月灭亡中国,全力抢劫,他们要的是鲸吞!
1932年,主张对华克制、逐步蚕食的首相犬养毅,被代表底层意志的中下级军官乱枪射杀于官邸。
消息传出来,全体日本民众举国欢呼天诛国贼,手舞足蹈和过年一样,凶手的审判席成了英雄演讲台!
日本法庭在巨大的民众压力下,刺杀首相的凶手仅仅被判刑4年,其实很快就被释放了,判决书中称说:被告动机出于忧国,情状可悯。
刺杀了犬养毅之后,日本民众还不甘心,觉得应该杀掉所有对华克制的日本官员,要把他们连根拔起,说都怪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去抢劫,你们是收了中国的好处吗?
这种疯狂在1936年达到新的高峰,日本中下级军官再次发动二二六事变,占领东京市中心,刺杀内大臣斋藤实、藏相高桥是清等相对谨慎的元老,喊出的口号是诛杀蠹贼,彻底解决支那问题。
事后,日本民众再次通过各种渠道声援叛军。
自此,所有相对克制的日本政府都被日本人民干掉了,日本彻底进入举国一致的战争内阁时期,开启了全民疯狂的抢劫模式。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叫嚣三个月吞并中国。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天津沦陷;华北山东丢了;
11月,上海沦陷;12月,南京沦陷;
日军的推进速度非常快,1938年,武汉失守;
......
抢到的地盘越来越多,那日本掠夺的财富是不是更多了?
可慢慢的,日本发现不对了,打了两年仗,死的人越来越多,付出的成本越来越大,怎么没抢到钱?
日本在前线的战争快速推进,后方的日本人欢呼雀跃如痴如狂,可是结果是啥呢?
越打越穷,到最后都啃树皮吃草根去了。
日本把公园的栅栏和井盖都拆走了,日本人家里的门板都被征用拿去造飞机。
军部都强制征收日本民众家中的豆油了,用来炼制燃料供大和号使用。
为了节省燃料,不许在家里洗澡,而只许到澡堂泡大池子。
为搜集金属,日本街头的铁质路灯座大都拆除换上木杆,警察还到各户搜罗铁质门把手一类,甚至每家只许留一口锅和一个铁桶。
所有的粮食都实现配给制,日本城市居民每天只有300克食物配给,到38年连250克都没有了,这只能提供一个成年人每天基本热量的30%左右;
农村更是动不动就饥荒,饿死的人越来越多。
后方的日本人日子不好过,前线的抢劫犯日子更难熬,抗战初期,缴获的日军战利品还有牛皮鞋、肉罐头、咸鱼干、压缩饼干。到了1938年之后,战场上的鬼子尸体脚上穿的就是纸一样薄的破胶鞋,背囊中只有就地抢来的干粮。
日本人傻了,我们是在抢劫吗,确定不是在卖苦力?
我不是抢银行的吗,怎么挣的还不如在血汗工厂打工挣的多?
你们抢的钱去哪里了?
这个时候,日本人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中流砥柱,什么叫做持久战。
日本原本指望通过侵略中国来大发横财,但事实上的结果,战争变成了一个吞噬一切的无底洞。
军费开支疯狂膨胀,到1941年已占其国民收入的34.9%,1943年更是占到了国家预算的78%。
这还不算,为了筹集战争军费,日本政府债台高筑,到了1943年国债发行量激增导致国家债务占GDP的200%,同时国内物价较1937年上涨了29倍,经济已经崩溃了.......
日本确实从中国掠夺了大量资源,例如煤炭约6.4亿吨、铁矿1.8亿吨、粮食8亿吨,还有大量的黄金。
但这些掠夺来的资源,远远不足以覆盖其庞大的战争消耗。日本是一个资源奇缺的岛国,依赖外部进口,经济具有先天的脆弱性,随着战争长期化,占领的地盘越多,日本离崩溃越近。
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日本抢不到东西了!
当时的中国还是农业国,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来自于农村,能被抢劫的最多也就是原材料。
得农村者得天下。
华北、山东、湖北基本上都没啥工业基础,日本人抢啥呢?
只能到农村去抢粮食和原料。
就好比日本人侵占了济南,以为从此占领了山东,但结果却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想到农村去抢粮食,到处都是游击队,一路被攻击;
就算到了农村,可物资早已经全部被转移了;
就算抢到了一点想运走,铁路又给扒了;
想找汉奸维持秩序,过两天就被干掉了;
想在碉楼里面休息,天天被袭扰,一天连个安稳觉都睡不了......
百团大战的意义是什么?
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梁、隧洞和车站260多处,导致日军赖以运输兵力和物资的华北主要交通线全线瘫痪!
日本根本抢不到东西了,就算抢到了东西,也运不走.....
从37年到45年,日军连回血的机会都没有,被拖到崩溃,不但不能抢劫,还要被抢劫。
累死累活打了这么多年仗,一分钱都没赚到,日子越来越穷。
钱呢,钱去哪里了?
甲午战争和918事变,日军获取了天量的财富,实现了以战养战。
但是到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建立了19块抗日根据地,从晋察冀到苏浙皖,从山东到湘鄂,几乎完整了覆盖了整个敌占区。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地抗日游击队等人民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让日军再也无法进行抢劫,同时始终处于持续失血的状态。
日军只是占领了几个有限的城市,出了城市,就是一望无垠的敌后武装根据地!
那钱呢?
日军好歹抢劫了一些,钱去哪里了?
美国人拍拍口袋笑了:别算了,都在我这里呢!
抗日战争,美国人血赚,数钱数到手抽筋。
1937年开始,日本所需的金属类矿产资源大部分来自美国,有92.9%的铜、91.2%的汽车及零、60.5%的油料、59.7%的废钢铁、48.5%的各种机械和发动机、41.6%的铸铁是从美国进口的。
日本和德国,并列是美国最大客户。
可是到了1940年,日本人实在没钱买战略物资了。
美国人服务态度很好,说没钱不要紧,我给你借,慢慢还......
1941年,日本人终于明白了,这仗越打,美国人越赚钱,日本人越穷。
而这个时候美国人也看出来了,日本是真没钱了,于是贸易禁运全线开始。
这个时候,日本石油也没了,航母都开不动了,坦克也趴窝了,最终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
抢劫一旦开始就染上了毒瘾,不可能停止,而当抢劫犯抢不到钱的时候,崩溃就开始了。
当发动战争获得的收益无法覆盖成本,就是抢劫犯走向失败的开始。
这就是抗日战争的最大秘密,是中流砥柱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