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为什么拼作Shaanxi,而不是Shanxi?陕西历史博物馆回应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游览时,注意到馆内标示牌上“陕西”的英文拼写为 “Shaanxi”。一般来说,中国很多地方的英文译名都是直接采用拼音,比如河北Hebei,浙江Zhejiang。然而,陕西的英文“Shaanxi”比拼音“Shanxi”多了一个“a”。
这让该网友心生疑惑:“正确拼音不应该是‘Shanxi’吗?为什么要多拼写一个‘a’?”难道是写错了?
图源:小红书网友
其实类似的疑问并非首次出现。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的英文标识"Shaanxi South Road",也曾因这个额外的"a"被网友多次"纠错",9年时间官方已专门回应过14次。这些看似"异常"的拼写背后,藏着一段关于地名翻译的特殊考量。
01
官方回应:不是错拼
有记者就此事联系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明确回应,“Shaanxi”是“陕西”的官方标准拼音,这样的拼写并非错误,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与“山西”的拼音“Shanxi”作出清晰区分,避免在实际使用中因拼音相同而产生混淆。
为了将它们区分开来,语言学家们想到了已经废用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而国语罗马字的特点是用罗马字母变化表示声调,无法标明声调的难题迎刃而解。
02
国语罗马字标调法
由于该声调拼写方法十分复杂,大致可以解释为:一声不标调,二声元音字母后面加r,三声重复主要的元音字母,四声元音字母后面加h。因此,读作第三声的“陕”采用复写元音的方法作“Shaan”,故而“陕西”拼作“Shaanxi”。
现代汉语拼音用“声调符号”来表示四声,分别为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也叫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
但国语罗马字不用符号标注声调,而直接用字母标注,由于整个体系比较复杂,我们在这里只看汉语拼音中的ā、á、ă、à,在国语罗马字中标注为a、ar、aa、ah。
因为山西的“山”是第一声,陕西的“陕”是第三声,分别对应国语罗马字的a和aa,所以一个拼写成Shanxi,一个拼写成Shaanxi。
“Shaanxi”的拼法是国家认可的、在特定场合使用的规范写法。目前在陕西省政府、《陕西日报》网站,以及上海陕西南路路名标牌等,陕西的拼法均写作“Shaanxi”。
官方回应一出,众多网友恍然大悟,纷纷感叹:“学到了!”
03
这些中国地名的拼写,
你可能也“误解”过!
除了陕西,这些国内常见地名的拼写也“另有讲究”,你能认对吗?
西安:Xi'an
西安的拼音中间为什么要加一撇呢?
其实写出来你就能发现了,如果不加这一撇写成“Xian”,看起来就和拼写“鲜”似的,根本看不出是两个字而不是一个字!
“'”叫做隔音符号,是为了避免注音时产生歧义和误解。
所以敲黑板!凡是以a、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a、o、e前都要用隔音符号隔开!档案(dang/an)可不是单干(dan/gan)!
乌鲁木齐:Urumqi 哈尔滨:Harbin
呼和浩特:Huhhot 鄂尔多斯:Ordos
乌鲁木齐的罗马字母拼写,比较常用的一种是“Urumqi”。这个看起来并不像拼音的拼写是怎么来的呢?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名,本身其实就是少数民族语的汉语音译。而根据1976年国家颁布的《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乌鲁木齐按照少数民族语就转写为“Urumqi”。
类似的地名还有哈尔滨,写作“Harbin”;呼和浩特,写作“Huhhot”,鄂尔多斯写作“Ordos”等等。
内蒙古:Inner Mongolia 西藏:Tibet
一般地名在英文里都是拼音读音,为什么到了内蒙古画风突变?
这是因为“Mongolia”已经是一个表示蒙古族居地的约定俗成的名称。这样的拼写方法沿袭惯例,更方便理解和传播。
这种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例子,也表现在少数民族名称的拼写方式上。根据1991年《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这一国家标准,蒙古族的写法为“Mongol”,而不是“Menggu”。因此,内蒙古也有“Nei Mongol”的拼法。
同样,西藏在国际上也更习惯用“Tibet”。藏族虽然在国家标准中拼写为“Zang”,但标准同时也注明,对外使用时称为“Tibetan”。
香港:Hong Kong 澳门:Macao
香港和澳门也是两个特殊的例子。
香港一般拼为“Hong Kong”,而澳门拼作“Macao”,都不是地名的汉语拼音写法。
因为香港、澳门的命名是在英国、葡萄牙殖民的时期确定的,此后一直沿用。回归以后,一国两制制度下保留了这样的叫法。
北京:Peking
也许有人见过北京的这种拼音注音方式:Peking。
为什么是“Peking”?其实,这种拼写方式叫做“威妥玛式”注音法。这原本是19世纪一些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学习汉语的注音工具,后来成为英文中音译汉语的一种主要拼法。
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汉语注音的标准。1979年,联合国也通过决议,以汉语拼音取代威妥玛式拼音法。所以,现在北京标准的注音应该是汉语拼音“Beijing”,“Peking”已经不再通用,只在部分著名学府、机构或历史著作中保留。如北京大学,习惯上还是写作“Peking University”。
没想到看似基础的拼音竟然有那么多学问,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这些地名注音就再也不会傻傻弄不清楚了!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地名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河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