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这些年的进步离不开内地的大力支持
【本文由“钱塘潮”推荐,来自《新疆旅游归来,维族三点值得汉族学习:社区凝聚力,饮食和文化传承》评论区,标题为钱塘潮添加】
- 钱塘潮
应该很清晰的,塔吉克族,维族,感觉都比汉族人强壮,身高不见得高,但是就是壮实,不论男女,和饮食有极大关系。
塔县的塔族各个看起来都是波斯人长相,女的看起来超级好看。
强壮不强壮,这个不好说,要比较的话,得有个“强壮”的标准。
要明白的首先是一点:南疆的每一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内地的大力支援和帮助。
比如喀什,就是山东对口支援的,我在英吉沙县,疏勒县,都遇见了山东援疆同志在传授“大棚种植”技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著名的英吉沙“土陶”工艺,也是山东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改良技术和宣传网售。
再比如北疆的伊犁昭苏县,是江苏泰州在支援帮扶,传授农业技术(当地主要是油菜、葵花),还有个很大的鲟鱼养殖基地,也是江苏支援的。
新疆的乡村建设,在整洁干净方便现代化上,实在观感要超过很多内地农村,这是实情。
三张我拍的南疆的照片:
维族女孩在跳皮筋,儿歌居然是“她穿一条花裙子,她有一条花裤子,她梳一条大辫子”,标准的普通话。我很惊讶,孩子们告诉我,是老师教的,老师是曲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
塔吉克族的英俊少年。我问他们会不会骑马,都很骄傲的说会。我问他们在这里干啥?(新疆那太阳,太晒了),孩子们说:爸爸去巡边,今天回来了。
土陶工艺传承人(名字太长,我记不住)在调配原料。正好山东工艺美院的老师来访,我在旁边听了几句。
老人说土陶手艺来自于汉族师傅的传授,特别是选材、温控、釉色还有一种工具,都是汉族师傅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