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警到上气
事到如今,漫威要拍《上气》,已经是实锤了。不管某些小可爱如何为上气的身世洗白以证明其并不是个乳化角色,但认为车厘子不是大樱桃,那就是自欺欺人。因为有两件事不管他们如何去洗都是洗不干净的:首先,他爹的形象来源于史上最著名的乳化角色傅满洲,没叫这个名儿只是版权没谈拢;其次,不管是自我悟道还是组织感化,他通过都锤死他爹的手段,成为了一个符合西方正义观的超级英雄。
对于上气身世的科普,网上已经有很多,我想已经不需要再多废话了,百度一下你就能搜到一堆,至于上气这个角色到底乳化没有,我觉得上气的演员刘思慕说得挺好:属于所有海外亚裔。
虽然他随后就表示自己没有说上气不属于中国之类的话来往回收,可我必须得说他说的确实没毛病,他们挺需要这么一部影片来指导他们如何获得身份认同,让自己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确确切切扎扎实实的山巅之民。
虽然这可能并没有什么卵用——就像在漫威宇宙里上气永远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一样,在现实世界里亚裔(或者确切点说是华裔)在美国也永远不会是什么重要角色。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是二战战胜国与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一直到现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两个十万亿GDP国家之一,上气恐怕在宰了他爹之后唯一的结局就是和很多美国电影里的亚裔高人一样,作为一个NPC说点似是而非貌似很鸡汤很有理的话点拨某些暂时性懵逼的离休英雄。
艺术高于生活的前提必然是源于生活,二战时期美籍日裔再拼命也只能受一流歧视当二流部队拿三流待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阔起来之后好莱坞电影里的美国人也得好声好气的哄着日本人。
但享受好声好气的前提是,要么你是接受我管理的下人,要么你是要打算统治我的恶人——前者是为了暗示你的人想成功就得成为我的人,后者是为了暗示他的人让你的人爬到头顶得多瘆人。
就像《红色警戒3》里的《苏维埃进行曲》——歌声雄壮,旋律动听,就是歌词不是个玩意一样。游戏里苏联的作战单位形象一个赛一个的狰狞,剧情流程里更是先回到过去杀害爱因斯坦导致世界大乱,然后人才弃暗投明(去了盟军),接着领导背信弃义(袭击和谈盟军),最后自己差点被灭口(帮总理打完将军之后总理就来打自己),结局里最终消灭前任(就是字面意义的消灭),统一地球当上总理(屠龙少年变成恶龙)。
当然,作为同属国际锤镰帮一员的我们看到赤旗插满全球可能很爽,而且比起盟军和升阳一个给了俩妹子约,一个给了一个虚衔和一个妹子更有成就感。但是作为经历过冷战的“自由地区”和前“红色地区”来看呢?
侵略(苏联挑起与盟军的战争)、奸诈(总理下令消灭盟军和谈队伍)、邪恶(回到过去杀害爱因斯坦)、暴力(不拿士兵当回事)、专制(总理无法容忍将军和自己分庭抗礼)、自相残杀(总理指挥玩家杀死将军后又准备杀死玩家)、残忍(有意无意提及苏联红军的高伤亡率)、阴谋(在即将解体前回到过去征服世界)……你能看到的,不会有一点儿好词儿。
什么叫舆论战?这就叫舆论战——在从头到尾不做任何不好的描述的同时,让你得不到任何好的感觉,他们一方面告诉你自己不具备任何意识形态,一方面又潜移默化地向你传达符合他需要的意识形态。
红警如是,上气也如是。
当你觉得上气干掉傅满洲,并对史密斯产生父亲般依赖的行为感到理所应当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胜利了,因为这意味着你已经相信,在面对西方的时候,中国只有对抗和投降两条路可走,断无第三条路可言,而上气的成功与傅满洲的死亡则显而易见地宣告了投降道路的正确性。
当你承认自己是傻瓜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傻瓜是一种侮辱,同理,当你觉得认同跟随西方思想是一种正确的时候,你自然不会觉得上气以弑父的方式成为超级英雄的一员有什么不妥之处——当你以为对方什么都没做的时候,对方已经什么都做好了。
所以说,不管到什么时候,看外国电影——尤其是看外国拍的和中国有关的电影时,最好多过过脑子,好莱坞也好,漫威也罢,他们的厨艺终究还没有好到能让屎色香味意形俱全的地步,多闻那么几鼻子,你总是能闻出屎味儿的——当然,你要铁了心的闭着眼睛狼吞虎咽,我只能说,算我什么都没说。
只不过,不以为斗争为纲和不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敌人是谁和有没有敌人也从来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毕竟苏联解体之后的故事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就算你从苏联变成俄罗斯,只要美国还需要一个敌人,那么只要在锤子镰刀旗上涂两道蓝白道,当年那些对抗苏联时期的文案照样还能用来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