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钱,再追求光荣
文:蔡垒磊
我们这里有一种很错误的思维,喜欢讲奉献,讲牺牲,就是不喜欢讲对等交易,仿佛这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所以当讲到企业家的时候,我们讲的不是这个人的商业逻辑很强,眼光高瞻远瞩,非常有毅力,所以很值得学习;我们讲的是这个人捐了多少钱,给员工发了多少钱,自己口袋里留下了多少钱——这里的区别是什么?是个人拼搏思维和强盗思维,前者是欣赏一些有利于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品质,能欣赏这些的,自然是希望自己也能通过学习来达成;而后者是赞扬一些能有利于公众的行为,以便自己作为公众的一部分可以0成本地分到一杯羹。
所以在前者氛围的社会里,会强人辈出;而在后者氛围的社会里,多是平庸之辈,因为你太好,别人就有潜在的冲动一拥而上,或用软的舆论,或用硬的武力,来抢你的东西,于是大家就都藏着掖着。
追求光荣可不可以?可以,任何社会都可以追求光荣,举手之劳随手帮个忙,见义勇为,都是好的。但在商业世界,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里,在职场,在商品定价上,就不应该存在“光不光荣”之说。苹果能定价1万块,就不应该让利卖5000;胖东来给员工高工资,可以是维持竞争力的一种手段,而不应该是人美心善;警察医生老师,该拿高工资就拿高工资,而不是讲奉献——如果因为不用“职业光环”把他们架上去,会导致这些人不够用心,那就应该淘汰不够职业的人,换愿意挣这份钱的人上去。
在商业世界,每个人都应该以赚钱为导向,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是什么体面做什么,什么被社会认可做什么,什么受到亲戚朋友的赞许做什么。这是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思维差异,就跟人和狗的差别一样——你认可,就是人;不认可,就是狗。比如经常有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看不到路边卖煎饼的小摊贩,一个月净入1万多,看不到倒腾labubu的黄牛,一个月能挣几十万,在他看来只有那么几个职业是可以用来赚钱的,如果不做那几个职业,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都说现在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更拜金的社会,这个趋势是对的,但我们还是不够拜金,“改革”得还不够彻底。因为一个不够富裕的社会,是没有资格谈不拜金的,如果你在一个穷地方大举道德旗帜,不让人用正正经经的阳谋,那就只会让人人都变得虚伪,个个都把道德作为武器,把攫取利益放在水面之下,使各种阴谋诡计。
什么时候可以大谈道德?大家都通过不断“拜金”,不断地你追我赶,提升了生产效率,把社会的整体富裕程度都拉起来的时候,你不用呼吁,也不用谈,有钱人自然会用钱去“购买”光荣——当有钱的基数足够大的时候,有钱人就需要用更多的钱,更高的成本去购买光荣,是的,它也遵循价格的供需原理,“光荣”的价格会由于出价的人更多而被抬起来——穷人的尊严,社会的风气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自发地得到改善——只有在没钱的时候只谈钱,才有机会变有钱,然后才会在之后的很多地方,发自内心地“不谈钱”,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包括贫富差距大,也是必经之路,因为人口基数摆在这里,我们和印度理应拥有全球最大的贫富差距,拥有全球独一档的总量,然后才有资格谈平衡——这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之路,它必须是系统根据供需原则的自愿调节,如果还没达到,就在屌丝舆论的压力之下先用强权去过度平衡,路就走错了。
因此我们这个社会不是太爱钱,而是在当下的这个时期,还不够爱钱。中国社会要重新起来,靠的是什么?是道德品格吗?幼稚,它需要的是每个人都更加奋力地去追求财富——这是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商业世界能形成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说自己996很辛苦,我不认同,诚实地记个日记,事无巨细,就会发现99%的人,一天内绝大多数时间里的行为,都跟赚钱无关。
从这个角度,哪来的阶层固化?普通人有太多的机会可以脱颖而出,因为大多数人都还太懒,只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而已。为什么不觉得?正因为太懒,所以才觉得自己不懒。
(完)
.............................................
Tips:如何不开户交易美股和黄金?:https://mp.weixin.qq.com/s/1OtF54nPtGDi6Ov1MseTQQ(点击查看详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