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稀土出口飙升至历史新高,美国还没意识到严重性,刚还犯大错...
作者 | 尧风
01 美国计划流产
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8日援引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巴西对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两倍,出口额达到670万美元,是2024年上半年同期的3倍,而中国稀土进口量也飙升至历史新高。这些数据激增,说明中国的战略布局初见成效。而通过和中国合作,巴西这个全球稀土储量第二大国,充分发挥出它的战略价值。
先看下稀土。稀土,是钪、钇、镧、镨等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堪称现代工业的“黑色黄金”。它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材料,智能手机、风力发电机等都离不开它。它对国防科技至关重要,在隐形战斗机、无人机等武器系统中,稀土被广泛应用。甚至5G基站的滤波器、核电站的控制棒,也离不开稀土。正是因为稀土的重要性,各个国家都离不开它,围绕稀土进行战略布局,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同时,设法增强国际竞争力,稀土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
再来看美国。不得不说,美国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看到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在关键矿产的供应链领域很受欢迎,就将中国视为眼中钉,带头成立MSP矿产合作关系联盟,想把中国排挤出去。但是,美国的本土产能跟不上,非常依赖进口,要尽快找到合适的国家,实现替代供应,这不,巴西被美国盯上了。为此,美国不惜花费1.5亿美元,想让巴西只卖稀土给自己。但是,美国千不该万不该,用加征50%牛肉关税去威胁巴西。那巴西能乐意吗?不能!转头加强和中国合作,给美国来了个强硬回击,最后计划只能泡汤了。
02 中国和巴西牵手,改变游戏规则
而中国选择和巴西合作,是有原因的。虽掌握全球稀土的加工命脉,但中国的轻稀土储量并不多,只有全球的36%。但是,高端电子、风电等产业升级,对稀土需求量迅速增加,中国要保障长期供应,又不想竭泽而渔。巴西的轻稀土在稀土储量中占比高达85%,刚好可以填补中国的缺口,二者一拍即合。还有,面对美国通过MSP施压,中国要抓紧时间补充资源储备,努力将稀土的获取渠道多元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巴西,也是为了分散地缘风险,构建起全球资源网络。此外,中国通过技术输出,可以加深和巴西的绑定,即使巴西未来实现冶炼突破,也要向中国支付专利授权费。
对巴西来说,虽然拥有优质稀土资源,但是只能进行初加工,出口价格只有中国精炼稀土的5%,无法发挥最大价值。巴西也想成为产业链的参与者,不想再当旁观者。中国拥有全球60%的稀土分离专利,巴西要搞稀土分离,与其绕开中国增加成本,还不如和中国合作。在中国的帮助下,巴西的开采效率提升25%,环保压力得到缓解,稀土加工能力得到提升,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而且,巴西和中国推动制定稀土可持续开采标准,把 "绿色矿山" 写进金砖国家合作清单,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但是,中国和巴西合作并非一帆风顺,会面临很多挑战。首先,巴西自主产能不足,短期内本土冶炼项目很难形成规模。巴西会担心资源被掠夺,加剧和中国的矛盾。其次,巴西对破坏环境非常反感。如果不能解决污染问题,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即使经济得到发展,也很难被社会接受认可。还有,美国肯定不甘心,说不定会搞小动作,比如出口管制、金融制裁等。中国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要赶快把“多点供应”网络建起来,扩大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稀土进口。再加上通过金砖国家银行放贷,用人民币结算,这样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此外,巴西如果后面是亲美政党上台,那很可能会改变矿产政策,能不能合作就不好说了。
03 结语
这场稀土之战,中国出技术定标准,巴西出资源赚大钱,二者不愧是黄金搭档!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巴西轻稀土供应量不断增加,全球稀土市场变得百花齐放,国际竞争格局也会发生改变。而且,巴西稀土项目中人民币结算比例的增加,也在挑战美元霸权。中巴合作,走出一条共赢的道路。
这么多年,中国从跟跑变成领跑,靠的是技术创新、开放合作,和大家一起变强,实现互惠共赢。而不是老想着靠封锁,保障自己的地位。当美国还纠结咋个实现脱钩,不受中国影响时,中国已经通过"一带一路" ,建立起全球资源网络,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这场博弈的结果尚未知晓,但美国再这样下去,只会死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