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律师体检10年无异常,却患癌晚期;爱康CEO曾曝同行假体验,打了自己脸?

  7月17日,“女子在爱康国宾体检10年没问题,之后在国外确诊癌症”一事引发关注。同时,也将这家头部品牌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当事人自述:十年体检没问题,一朝确诊癌症晚期

  张晓玲律师表示,自己所在律协每年都会为律师购买体检套餐,她也在爱康国宾北京分院连续体检了十年。十年间,她通过爱康国宾的APP保存了所有的体检报告。

500

500

500

500

  然而,这些报告中对于癌症风险的提示几乎为零。

  2023年体检时,张律师发现右肾有钙化现象,当时询问了爱康国宾的医生,得到的答复是“没问题,就像手指头划破结痂一样”。

500

  2024年8月底,她开始出现持续腰疼的症状,于是在北大康复医院进行了体检。检查发现其右肾存在囊肿,进一步在医院做了增强CT,结果显示右肾透明细胞癌。随后的手术切除了右肾,但她的腰疼并未缓解。

  医生朋友建议她去医院挂脊柱科检查,拍片后发现脊柱确实有问题,有地方坏掉了。当时赶上春节大年三十,她便去了日本。

500

500

  在日本,她通过血液检查被确诊为腰椎骨骨癌四期,神经受到压迫,随时可能瘫痪。经过治疗后,病情才得以稳定。

  张律师确诊后,对爱康国宾的体检服务提出了强烈质疑。她要求爱康国宾提供相关检测数据及人员资质证明,并向其发出律师函。她认为自己十年的体检经历堪称“笑话”,并对爱康国宾的专业性和责任心提出了质疑。

  爱康集团:

  癌变过程不一定能检测到

  将请第三方机构及专家分析漏检原因

  对此,爱康国宾的代理律师吴律师表示,他们已经与张律师取得联系,并正在搜集相关材料,将尽快给予回应。而对于爱康国宾CEO张黎刚曾曝光行业造假黑幕一事,吴律师回应称,这些与爱康国宾没有关系,希望就事论事,目前正与张律师沟通中。

  7月17日,爱康集团就此事发表声明回应称,任何癌症的发生从基因的突变/变异、甲基化修饰异常、抑癌基因的失活、致癌基因的激活到癌变都有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取决于体检的时间点、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以及医师的专业水平,有些癌症可以被检测到,有些癌症还无法检测到;体检没有检测到有可能按照使用的检测手段在那个时间段确实无法检测到。

  爱康的体检报告会真实记录当时的检查结果,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检测到,爱康会请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来进行论证分析,最终以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建议为准。如果出现爱康有责,爱康集团一定会承担责任,绝不会逃避。

  爱康集团还表示,在张女士2023年体检报告中,已提示“右肾钙化灶,左肾错构瘤可能”。张女士在投诉中对外公布2024年的囊肿大小在3.5cm×2.8cm,从2023到2024年,该囊肿大小在癌症的增长速度范围内。

  此外,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也就是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没有被认可的关联性。

  爱康国宾CEO曾揭露行业乱象:同行存在造假行为

500

  2018年,爱康国宾CEO张黎刚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曝光了体检行业的乱象,称一些同行存在“用护士假冒医生做超声检查”“抽了血不做检测,把血倒掉直接出结果”的情况。他指出,一些机构敢于这么做是因为检出癌症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三。

  张黎刚当时表示,某些体检机构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健康权益。他还提到,一些体检中心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如使用非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篡改或伪造体检报告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给整个体检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爱康国宾的“前科”:多次出现类似事件

  但讽刺的是,爱康国宾此前就多次陷入类似的信任危机,属于“凭实力”狠狠打了自家CEO的脸。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起有关爱康国宾的健康权纠纷判决文书显示,2020年,原告迟某因爱康国宾的体检报告与三甲医院的诊断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将其告上法庭。迟某称,自己连续十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却在2020年被发现肝脏血管瘤已达126立方厘米,而爱康国宾未能识别。不过该案爱康国宾方面仅针对法院管辖权提起上诉,但最终被法院驳回。

  2024年6月,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北京消费者赵先生在爱康国宾北京亚运村慧忠北里分院体检后,B超报告显示“双肾结晶,左肾囊肿可能,双侧甲状腺腺体回声欠均匀”。然而,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进一步检查显示“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赵先生希望爱康国宾能出具情况说明,以便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和保险理赔,但多次沟通无果。

  同样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2025年2月,安徽合肥消费者李先生在合肥爱康卓悦门诊部体检时,报告显示“肺内结节、肺内炎症”,医生未给予重点提示。几个月后,李先生因咳嗽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左肺上叶恶性肿瘤和左肺下叶恶性肿瘤。经专家对比发现,爱康国宾的CT报告中存在漏诊情况。

  爱康国宾已被多次处罚

  此外,爱康国宾旗下的机构还多次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例如,2023年11月,据北京市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处罚决定书显示,北京爱康国宾总部基地门诊部有限公司因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被处以5万元罚款。

  2025年3月,据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爱康国宾外之滩门诊部有限公司因纸质体检报告中无已检查的项目内容,存在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体检报告质量管理制度时未落实的情况,被罚款2万。

500

  据天眼查App显示,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李智,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医院管理、企业管理、健康咨询服务等,由爱康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周边风险信息显示,爱康国宾旗下多家公司均曾涉及医疗纠纷。

  2023年5月,北京爱康国宾西内门诊部有限公司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被起诉,原告诉称要求支付体检费138元、支付体检漏检致使不能及时休息治疗反而入职上班造成的损失15万。

  这些事件和处罚记录进一步凸显了爱康国宾在管理和服务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整个体检行业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忽视了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基本保障。这样的“前科”记录,无疑让消费者对爱康国宾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也让整个体检行业的规范性再次受到社会的质疑。

  信任危机加剧,行业亟待规范

  爱康国宾作为国内知名的体检机构,频繁出现体检报告不准确、漏诊等问题,不仅让消费者对其失去了信任,也给整个体检行业敲响了警钟。对于消费者而言,体检的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疾病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然而,爱康国宾的漏诊事件却可能导致消费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无疑是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严重不负责任。

  从行业角度来看,爱康国宾的事件反映了当前体检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设备精度与人才厚度的割裂、商业扩张与医疗本质的冲突、监管要求与企业执行的脱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体检行业亟待规范的紧迫性。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体检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准入门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体检机构的责任与义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体检机构自身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纠错机制,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对于出问题的体检机构而言,要重建消费者的信任,需要的不仅是对个案的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理,更是从管理、技术、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整改。只有真正将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以专业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体检保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拾消费者的信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