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和英特尔,CPU的七点不同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xda-developers
AMD和英特尔CPU在架构、性能、定价和其他关键因素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
PC 用户,至少在桌面端,在选择 CPU 时仍然只有“两大巨头”。英特尔仍然是整个 CPU 市场的主导者,但 AMD 近期的表现也备受瞩目。英特尔在 CPU 不稳定、代际提升令人失望以及消费者信心低迷等方面的困境,进一步助长了 AMD 的成功。随着Arrow Lake和Zen 5 的发布,现在正是重新审视 AMD 和英特尔 CPU 在架构、性能、定价和其他关键因素方面的差异的好时机。
核心布局:混合核心与传统方法
在 Arrow Lake(以及笔记本电脑领域的 Meteor Lake)之前,英特尔主要采用单片芯片架构,将核心、缓存和所有其他组件堆叠在同一块硅片上。随着 Arrow Lake 的推出,英特尔的芯片架构现在与 AMD 的架构相似,采用基于 chiplet 的设计,将处理器的计算模块、SoC 模块、IO 模块和 GPU 模块分开。尽管如此,现代英特尔和 AMD 处理器的核心布局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根本差异。
从 Alder Lake(第 12 代)开始,英特尔转向了混合核心配置,使用性能核心和效率核心,这与 AMD 更传统的核心配置截然不同。这些“P 核心”和“E 核心”满足不同的需求,前者用于高要求任务,后者则专用于低强度任务和后台任务。这种混合架构在英特尔身上表现良好,并延续至今,应用于最新的 Arrow Lake 芯片。
另一方面,AMD 的 Zen 5 架构则采用了我们熟悉的消费级芯片的全功能核心。AMD也拥有低功耗、高效率的 Zen 5c 核心,并将其应用于其移动和服务器产品中。目前,AMD 的 Zen 5 芯片采用台积电的 4nm 和 3nm 工艺节点,而英特尔则采用台积电的 N3B(3nm)节点。
集成显卡和 APU
集成显卡一直是所有英特尔 CPU 的标配(当然,“F”系列除外),而 AMD 的集成显卡则不那么普及。AMD 直到 Ryzen 7000 系列才开始在其常规处理器中加入 Radeon 集成显卡。然而,AMD 的 APU 却没有英特尔阵营的回应。像Ryzen 5 8600G和Ryzen 7 8700G这样的芯片,其图形处理能力远超现代英特尔 CPU。
与大多数板载显卡不同,这些集成显卡可以很好地替代入门级或预算型显卡,尤其适合那些寻求经济实惠或权宜之计系统的用户。英特尔并没有提供针对预算型用户的产品,但它提供的是入门级四核处理器,例如酷睿 i3-14100,即使在 2025 年也是如此,这一点与 AMD 不同。这些价格低廉的型号非常适合那些只需要 CPU 来构建简洁系统的用户。
功耗
AMD 在每瓦性能排行榜上一直领先已有一段时间。凭借最新的 Ryzen 9000 处理器,该公司进一步提升了芯片的能效。英特尔的高端 Raptor Lake CPU 因其功耗而受到批评,即使使用高端液冷散热器也难以散热。借助 Arrow Lake,英特尔成功提高了热效率,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AMD 改进了 Zen 5 架构,并在本代产品中实现了显著的能效提升。性能相比 Zen 4 的提升或许微乎其微,但这些新芯片的功耗问题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英特尔的 Arrow Lake CPU 速度通常比 Raptor Lake CPU 慢,而且功耗仍然远高于同类的 Ryzen 芯片。
平台寿命
AMD 于 2017 年推出 AM4 插槽,或多或少开创了真正平台长寿命的概念。在此之前,AMD 或英特尔的每个 CPU 插槽最多只能支持两代 CPU(通常更少)。AMD 的 AM4 插槽最近才在去年发布了新款 CPU(今年甚至在部分市场推出了 Ryzen 5 5500X3D)。AMD 兑现了支持多代 CPU(确切地说是四代)的承诺,并在当前的 AM5 插槽上延续了这一趋势。
英特尔一直以来都不支持长寿命插槽,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第 12、13 和 14 代 CPU 可以支持同一个插槽。第 14 代 CPU 只是一次更新。如果英特尔想要在桌面 CPU 市场上东山再起,平台寿命只是它需要改进的众多方面之一。
平台稳定性
虽然 AMD 和英特尔过去都曾处理过 bug、崩溃和制造失误,但英特尔高端 Raptor Lake CPU 暴露的问题却是前所未有的。第 13 代和第 14 代处理器中潜在的“Vmin 偏移”不稳定性导致芯片电压过高,从而引发死机、崩溃和整个系统不稳定。
英特尔发布了微代码更新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响应迟缓而面临大量批评,甚至面临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明知存在问题却继续销售处理器。后来,Arrow Lake CPU 在发布时遇到了不稳定问题,加剧了英特尔的困境,并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信心。一些使用 Ryzen 7000 和 Ryzen 9000 CPU 的用户也遇到了 CPU 故障事件,但这主要是由于主板制造商对芯片的过度使用造成的。
消费者情绪已经转向反对英特尔,人们不再相信英特尔声称所有问题都已解决的说法。这可以理解,英特尔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向消费者保证其 CPU 现已摆脱所有不稳定问题。
表现
幸运的是,对于英特尔来说,性能基准测试并没有完全偏向 AMD。虽然 AMD 的Ryzen X3D CPU甚至常规 SKU 目前在游戏性能方面确实遥遥领先,但在某些生产力工作负载方面,英特尔仍然略胜一筹。旗舰产品Core Ultra 9 285K在许多单核和多核基准测试中的得分都高于 AMD 的Ryzen 9 9950X,许多工作负载在 AMD 旗舰产品上速度更快。您需要根据最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
AMD 的 6 核和 8 核处理器在游戏性能方面轻松击败了许多价格更高的 Arrow Lake CPU,而目前为止,英特尔在 AMD 的 X3D CPU 方面还没有任何优势。英特尔领先的一点是其最大内存速度——其集成内存控制器 (IMC) 更擅长维持更高的频率。因此,如果您的工作负载需要更快的 RAM,您可以考虑选择 Core Ultra 或 Core 14 代 CPU,而不是 Ryzen 芯片。
性价比
在定价方面,AMD 一直在各个细分市场提供更实惠的 CPU。虽然 AMD 的价格有时会偏离这一趋势,但总体而言,它们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的价值。此外,凭借更佳的热效率、更长的平台寿命和更高的稳定性,AMD 在性价比方面遥遥领先。如果比较两家公司最新一代的 CPU,您会发现 AMD 继续提供更高的性价比。
无论是游戏用户还是生产力用户,Ryzen 芯片的价格都更令人心动。就游戏性能而言,Ryzen 7000 CPU 比 Ryzen 9000 系列更胜一筹,因为它们性能相近,但价格更低。因此,AMD 用户拥有更多选择。对于生产力用户来说,像Core i9-14900K这样的芯片可能比 Core Ultra 9 285K 等产品更胜一筹,因为它们价格明显更低,而且性能损失不大。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