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大连事件”成为塔利班化的前兆:一场意识形态的明火执仗
最近微博上的一条热搜悄然引爆:“不要让大连事件成为塔利班化的前兆”。初看标题,以为是什么国际安全论坛讨论阿富汗局势,结果点进去才发现,是围绕大连工业大学一场正常的纪律处分——竟然被某账号上升到了“宗教极端主义回潮”“女性人权危机”的意识形态高度。
这波操作,不是情绪宣泄,而是标准的“话语地雷”。有人在故意引爆中国社会内部的对立,挑动公众情绪,让我们在最该讲规则的地方,陷入最荒谬的标签战争。
而这个操作的幕后,不是普通网友。从“日新说”账号的注册域名来看,其官网网址为“.tw”顶级域名,极有可能来自中国东南沿海某岛省。如果属实,那就不是单纯的“女权叙事”那么简单了,而是披着“自由”与“人权”的外衣,搞“舆论介入”和“认知作战”的典型敌对势力话术。
熟悉网络斗争规律的人都明白一个朴素的逻辑:当敌对势力突然在你身上扣一顶帽子时,那说明你身上恰恰拥有他们最恐惧的东西。
“塔利班化”这顶帽子扣下来,说白了就是在恐吓、在污名、在预设“你已经走向极端了”。可事实是,大连工业大学不过是依据校规,对一名在校女生因行为不当进行开除处分,整个流程合法、合理、合纪,没有丝毫极端色彩。
结果却被某些境外账号用舆论高音喇叭放大成了“女性被迫害”“校园性别恐怖主义”,再往上抬一级,就变成了“塔利班来了”,仿佛下一步就要女性裹头巾、男女分班、鞭刑石刑。荒谬吗?非常荒谬。但这种“情绪逻辑”对于一部分被驯化久了的网络听众,极其有效。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操作不再藏着掖着,而是赤裸裸地在我们自己的公共平台上,明火执仗地展开“叙事侵蚀”。
“塔利班”与“荣誉谋杀”真的是你想象的“女权天堂”吗?
我们不妨问个问题:那些在社交平台上大喊“不要塔利班化”的人,有没有真正了解过塔利班对待女性的方式?他们恐怕没见过真实的“塔利班”,只是在用这个词制造对中国社会的恐惧。
但既然他们自己搬出了“塔利班”这个词,那我们不妨顺着他们的逻辑,讲讲什么叫真正的“塔利班化”。
2004年,在英国伦敦,一位16岁的伊拉克移民少女赫苏·约尼斯被自己的父亲用刀割喉,原因只是——她未经允许与男子约会,被父亲认为“玷污了家族荣誉”。而这位父亲在被捕时,竟然面无愧色地说:“她必须死,因为她背叛了我们家。”
这叫“荣誉谋杀”(Honor Killing),是塔利班式极端文化的代表作。在他们的体系里,女性如果不守规矩,就是家族的耻辱,可以由男性成员“依法”处死,并被当成英雄。
真塔利班,正是这些口口声声高喊“自由”的人们最不敢面对的现实。因为一旦真正进入那个体系,恰恰是这些“女权”人群第一个被扫地出门。
比塔利班更严厉的国家判例,中国人早经历过
2021年,中国某男网红在伊朗调戏女性,还将视频上传炫耀,声称“只要50美元就能上床”。伊朗官方震怒,法院判其鞭刑、罚款、监禁。
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被西方媒体标榜为“女性压迫”,反而被很多中东国家民众视为“对外国人不尊重本地女性的震慑”。
所以请问,如果中国真的如你所说“正在塔利班化”,那么涉事的外国男子还只是舆论谴责?涉事的女生还只是校方处理?你可能想都不敢想,这两人都得面对怎样的“铁拳”。
真要塔利班化,这些“easy girl”会成为家族的耻辱,而那些在网上嚷嚷着“支持自由恋爱”的KOL们,早就被送上道德审判场——别说“发声”,你连上网资格都没有。
说白了,喊得越响的那批人,真有朝一日“塔利班化”,他们就是最先消失的一批人。
大连工业大学事件,是一次“防守反被打”的悲剧现场
这一次,大连工业大学做得对,做得稳,但这波境外操盘的话术炮火,依然精准命中:他们不打法律,不打校规,而是直接升维攻击,“你们不讲人权”“你们不尊重女性”,再往上升,“你们走向塔利班了”。
这种“污名术”的背后,其实有两个目的:
摧毁话语权——你越是正常执纪,就越容易被抹黑;
挑动内部对立——让公众不再信任教育,不再尊重权威,只信流量情绪。
这是典型的“颜色革命”初期策略,只不过这次发生在高校领域而已。
正义不是极端,秩序不等于迫害
必须强调,任何正常社会都要有规则、有红线、有底线。教育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纵容,而是为了塑造。
今天,部分极端声音以“女权”之名,大行“特权”之实;以“自由”之名,践踏纪律边界;以“人权”之名,行“夺权”之实。
更可怕的是,他们连“塔利班”都敢拿来当逻辑武器。讽刺不讽刺?他们本该是最害怕塔利班的人,如今却把这个词变成攻击正常高校管理的“正义之锤”。
尾声:谁才是极端主义的帮凶?
如果今天我们放任这些势力借“女权”之名绑架舆论,那明天就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极端二选一的世界:要么“你说的都对”,要么“你就是压迫者”。这不是进步,是倒退。
而当某天那些喊着“平权”的人突然发现,真正的规则、教育、尊重已经被他们自己撕碎时,恐怕才会想起:你口中那个“被逼死的胖猫”,其实是你亲手推下悬崖的。
大连事件也许只是一次风波,但它告诉我们一件事:守住教育,才能守住社会的理性。任由境外话语渗透,那才是真正的“意识形态极端化”的开端。
所以,对那句“不要让大连事件成为塔利班化前兆”,我们要大声回应:
真正让我们接近极端的,是你们——打着“自由”旗号,实则撕裂社会、破坏规则的那一群人。
至发文前,日新说微博已被禁言,看来平台和官方已有所警觉,可以不可以查查该账号的资金背景,或许会有惊奇的发现。
作者:没门,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