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出口阿尔及利亚暴涨31%,这个机会你要抓住!
2025年5月,中国出口阿尔及利亚达到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1%,是当月涨幅前十的国家之一(来源:中国海关出口数据)。
这不是偶然,也不是一次性机会。从汇率成本、政策环境,到本地采购节奏和补货周期,多个因素叠加,才造就了这波增长潮。更重要的是,这次增长不是只靠一个品类“爆单”,而是汽车、基建设备、轻工业品多点开花。
对于还在观望的出口商来说,阿尔及利亚是那种你不去做,同行就先上的市场。窗口期未必长,但此刻正是好时机。
(图:出口增长率前10个国家销售额)
海关数据怎么看?结构分布和产品亮点很明确
根据2025年5月中国海关出口数据,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出口总额为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1%,在所有出口目的国中增长率排名第8。其中出口结构呈“整车+基建+日用品”的组合格局:
整车出口是第一大类目,小排量汽油车和小客车合计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
基建类产品包括钢轨、电源设备、装卸机械、电线等,占据多个前十位置。
轻工业品如鞋、服装、塑料制品也有稳定需求,属于铺量型出口。
这种结构意味着:既有利润高、单值大的“项目型订单”,也有可以跑量的“批发型品类”。适合不同规模的出口商切入。
热卖品类Top 10简析
从5月出口数据来看,阿尔及利亚市场的进口结构呈现出非常清晰的层次感。
排在第一的是小排量乘用车,特别是排量在1000cc到1500cc之间的轿车,单月出口额高达8600多万美元,是所有品类中最亮眼的一项。紧随其后的是钢轨、集装箱装卸桥等基建设备,以及用于饮料瓶和包装材料生产的PET切片,单项出口额都在2000万美元以上,显示出该国在轨道交通、物流设施和基础材料领域的补货或建设需求正在释放。
除了整车和基建外,一些“传统热门品类”也稳定发挥,比如橡胶底鞋、电线(带连接器)、工业装卸机械和棉质男裤等。这些属于轻工业品范畴,虽然单项金额不及前几位大项目,但胜在出货频繁、市场需求长期存在,适合做渠道铺货和中低价位批量销售。
整体看,这十大品类涵盖了“整车类、高值设备类、标准化消费品”三种类型,既有项目型订单,也有适合长期耕耘的日常出货品。对于有意试水的外贸企业,无论做整机、做原材料,还是做鞋服、家居消费品,都能找到匹配的切入口。这个市场的需求是真实的,而且并不依赖单一行业支撑。
国家概况:一个不富裕但敢花钱的能源出口国
阿尔及利亚是非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23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600万。它位于非洲西北角,北靠地中海,东接突尼斯和利比亚,南边挨着马里、尼日尔,西侧和摩洛哥接壤。地理上连接欧非、中东、撒哈拉,战略位置不低。
国家政体是总统制,政治相对稳定。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法语是主流通用语言,特别是在商贸、教育、政府体系中使用广泛。宗教是伊斯兰教,占据社会文化的绝对主导地位,这也决定了商业行为中必须尊重宗教禁忌和传统礼节。
经济结构上,“靠油吃饭”是外界对阿尔及利亚的共识。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60%以上,经济对能源出口高度依赖。但与此同时,本国制造业薄弱,农业只能基本自给,大量工业品、轻工消费品、食品等都需要进口。
城市方面,首都是阿尔及尔,人口370万,是最大的港口和政治经济中心。第二大城市奥兰则是西部工业和商贸重镇,也是很多中资企业设点的首选。
交通设施整体不差,拥有几十个机场和十几个港口,其中阿尔及尔港、奥兰港、贝贾亚港、斯基克达港是进出口核心节点。阿尔及尔机场是最大国际航空枢纽,连接欧洲、中东和非洲多国航线。
气候方面,北部是地中海气候,气温温和,适合居住;南部大部分是撒哈拉沙漠地带,基本无人区。由于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大,城市之间的物流和交通时效要综合考虑。
在对外贸易上,阿尔及利亚长期保持贸易逆差,进口远大于出口。中国是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家电、汽车、鞋服、建材等。阿方对中国产品接受度高,对价格敏感,对品牌忠诚度低,主要关注稳定供货和性价比。
从全局来看,阿尔及利亚是一个“资源富国+制造弱国”的典型案例。它不是没有钱,而是钱集中在政府手里,社会层面购买力偏向刚需型消费。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这样的国家不是靠“高大上”产品取胜,而是靠稳供给、快响应、好沟通、能吃苦取胜。谁更接地气,谁就能拿下订单。
市场与消费特点:看得见的需求,看得懂的门槛
阿尔及利亚的进口以工业设备、汽车、机械、家电、服装鞋帽、食品等为主。过去几年因汇率、外汇政策波动,一度压缩了进口,但2025年外汇政策阶段性放松,外商付款顺畅度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本国制造能力仍很弱,日用品依赖进口。消费层面,对价格敏感,但对品牌要求不高;对供货稳定性、交期、售后保障更重视。
另外,做这个市场必须重视认证和清关细节。COC证书、原产地证明、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等一应不能少。消费品还强制要求用阿拉伯语标签。
怎么找客户:展会、平台、熟人介绍都能用
阿尔及利亚不是电商活跃国家,主要靠传统B2B渠道和展会来完成客户对接。推荐几个有效路径:
线下展会:如阿尔及尔国际工业展(Alger Industries)、建筑展(SICOB)、石油天然气展(SIPCE),是找项目客户和大经销商的首选;
本地平台:如Made-in-Algeria、Algérie Business、B28 Algeria 等,是对接本地批发商和中间商的桥梁;
LinkedIn 搜企业 + 法语开发信:建议准备英文+法语版本报价资料;
借助中阿商协会、本地采购中介,是打开大型客户资源的重要方式。
注意:客户初期响应慢、价格谈得狠,但一旦建立信任,就容易持续合作。
实操Tips:这些小细节,决定你成不成单
1. 付款方式尽量做信用证,不做后T/T
阿尔及利亚市场对价格敏感、对付款节奏也挑剔。虽然付款环境比前几年宽松了,但仍有不少买家希望“先提货后付款”。如果对方坚持后T/T,建议只做小单试水。主流建议是:30%定金+70%出货前付清,或者信用证L/C,降低回款风险。
2. 报关单据务必准备齐全且一致
阿国对单据合规要求高,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提单、运输保险、COC认证、自由销售证书(FSC)缺一不可,且所有单据信息必须完全一致。尤其注意商品描述、数量、总价和币种细节,出错就会卡在海关,延误交付、增加成本。
3. 产品包装和标签要用阿拉伯语或法语标注
消费品(如鞋、服装、小家电等)必须用阿拉伯语做外包装说明,有条件的加上法语更好。尤其是食品、家电、日用品等类目,如果没有阿语标识,很容易在清关时被拦。
4. 报价资料最好准备英文+法语双语版本
法语是阿尔及利亚商人的主流工作语言,尤其是年长客户。如果你能主动提供法语版本的产品目录、价格单、网站和宣传册,会显得更专业,也更容易取得信任。
5. 议价空间要预留,但不要故意虚高
阿方客户几乎都会还价,议价过程比较执着,属于“先谈一轮,再谈关系”的风格。但也不要把价格报太虚,容易让客户感觉不诚信。实战经验是:留5%-10%议价余地更自然,既保利润,也显诚意。
6. 产品结构上建议主打“性价比+可替代性强”的品类
阿尔及利亚客户普遍在“功能为主、稳定耐用”的基础上接受价格逻辑,不追求高配高价。像鞋类、电线、建材、电器、家具等品类,更注重“便宜+能用”,太复杂反而卖不动。适合推广标准化产品、成熟款式、成本可控的单品线。
7. 当地客户节奏慢、反应慢,别催太急
很多客户不会即刻回复邮件,甚至初次接触后一周才回复是常态。建议主动添加 WhatsApp,先用聊天方式保持联系,再以邮件发正式报价单,节奏要慢一点、稳一点。
8. 送样/试单阶段可多走海运拼箱或小批量FOB方式
针对初次合作客户,推荐先做拼箱或者量小但交期快的订单。通过FOB报价+自选代理的方式,让客户先尝试下单、测试清关流程,也能压缩你这边的风险。
9. 产品别“过度定制”,以适配性强的标准款打市场更容易
阿方买家习惯先找已有型号或主流产品,只有长期合作才会考虑定制需求。建议先推爆款或出货量稳定的通用品类,避免刚开始就陷入高沟通成本的个性化开发。
10. 报价别只发邮件,多用 WhatsApp 跟进
WhatsApp 在阿尔及利亚商圈内普及率极高。很多客户用WhatsApp处理商务沟通,比邮箱回得快。建议报价发完后主动添加客户WhatsApp,提醒查看,定期做轻提醒。
这些细节都不难,但做好了,客户体验感差异就很明显。阿尔及利亚市场并不排斥中国货,相反对中国厂商的接受度相当高,只要你稳、准、实,基本不会缺客户。关键就看你细节到不到位,跟不跟得上市场节奏。
最后的建议:别犹豫,这个市场值得试一试
阿尔及利亚现在正处在一个典型的“窗口型红利期”。汇率稳定,采购放开,需求真实,但也不是谁都能吃到蛋糕。对于中国厂商来说,如果你手上有成熟产品,交期稳定,价格具备优势,愿意投入语言适配和服务,那么这个市场可以先试水、再深入。
从行业角度来看,优先推荐切入的几个方向是:
汽车整车及零配件;
基础设施类设备和材料;
中低端日用消费品(鞋、服装、家居小电器);
能源与光伏类产品(如光伏支架、电气组件).
建议先通过平台试单,再结合展会或驻地拓展方式做深度开拓。不建议一开始就重仓铺货,更适合“小批量+高频次+灵活交付”的节奏。
别等别人先下手。这波行情虽热,但机会不等人。早点踩点,或许就是你下一单生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