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情初探:俄罗斯缘何少用“口径”巡航导弹打击乌克兰纵深目标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口径”巡航导弹成为俄军打击乌克兰纵深目标的关键武器之一。这种导弹的射程可达2,600公里,可携带重达500公斤的弹头,并能够从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地面设施发射,在打击乌克兰重要基础设施、军事基地、港口和仓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段时间除黑海舰队新型潜艇进行“口径”巡航导弹实弹演练的报道外,鲜见该导弹在乌克兰战场使用的消息。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如此强大的武器为何不受重用了?

  就此,俄罗斯《军事观察》网站载文做出了如下分析:

500

  首先,俄罗斯黑海舰队面临着乌克兰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的严重威胁,迫使俄军不得不改变“口径”巡航导弹的战术运用方式。为避免重蹈“莫斯科”号巡洋舰等多艘舰艇损失的覆辙,俄军舰艇不得不机动到更安全的距离发射。也就是说,发射阵位要比以往远得多,这必然要减少导弹的有效射程和打击能力,增加航路规划和发射准备的时间。

500

  其次,乌克兰获得了美国“爱国者”和德国IRIS-T防空系统等先进武器,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明显增强。这样一来,以亚音速飞行的“口径”巡航导弹更容易被探测和击落,从而降低其使用效率。换言之,既然昂贵的导弹使用效率降低,那还不如使用便宜得多的攻击无人机。

  第三,为新一轮针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打击行动做准备,有选择地少用或暂停“口径”巡航导弹的使用。当然,也不排除转而使用经过实战检验的“天狼星-2”攻击无人机,以充分发挥其高效率、低成本、能力强和多用途的特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