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高的分数报中本一体,家长疯了?
最近,不少地方的中考志愿都填完了,某地出现了能上一类重高分数的考生填报了中本一体的现象。
之前我也谈到过中本一体,说白了就是职高+高职的培养路径,直接以就业为导向,从高一开始学专业直到拿到大学毕业证。中本一体相关的专业大多数是市场需求比较大的,所以相比于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中本一体生在就业上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由于要在职高学习三年,所以很多家长有抵触情绪: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中考成绩好的去读普高考大学,成绩不好的去读职高然后走向社会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而且普罗大众对职高的印象已经不能用不好来形容了,甚至还有人用八个字来表明对职高的不屑一顾:男的不死,女的不生——就是职高生在学校期间,男生不要出现意外,女的不要怀孕,这就算不错的了。
偏见一旦形成,想扭转过来是很困难的。所以每次我说如果孩子读书不行,不要逼他考高中,去职高学个手艺的时候,总有家长要反驳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随着中本一体的出现,这种局面也有所扭转,而且这两年分数越来越高。特别是今年,多地都出现了中本一体招录的最高分超过当地一线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
无独有偶,现在高考志愿填报,不光出现了高分考军警校以及一些特色的行业院校,甚至还出现了上特控线报考高职的考生,这说明家长和学生终于开始醒悟了:就业才是几乎所有普通人读书的第一要务。
国家需要高精尖人才么?当然需要。需要多少呢?很少——起码和人口总量比,比例极低,而且对质的要求远远高于量。所谓宁吃鲜鱼一条,不要烂虾一筐(不要觉得我在骂人,鄙人也属于烂虾),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基础性的工作,所以专业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意义重大。
本科生不断扩招,使得原本很多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这不意味着他的劳动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他的心气儿就再也下不去了。虽然在劳动技能上有缺失,可这不妨碍他看不起基础性的工作。
而中本一体化的学生相当于经历了七年的职业教育,从熟练程度上来说,那就是妥妥的熟练工。和一般的本科生相比,入职后马上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培训成本。
讲真,现在别说是一般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就是硕士毕业生就业都不太容易。很多本科生毕业考研是为了追求学术?不,一小部分是为了将来就业增加砝码,绝大多数只是为了推迟就业的时间。还有的人说那普通的大学生有后劲啊,你中本一体的永远就是基层员工!怎么说呢,想多了。。。
真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就现实一点,挺好的。红楼梦里最不现实的两个人:晴雯和妙玉,哪个有好下场了?读书读的不上不下的,甚至中等偏上的,多考虑考虑就业绝对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