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在线踢人”,美司法部人越来越少了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司法部联邦方案分部已有三分之二律师辞职;同日,司法部长邦迪突然解雇司法部道德事务主管约瑟夫·蒂雷尔;参与调查“特朗普机密案”与“国会山事件”的20余名检察官与助理被清洗;两个月前,美国司法部民权司就已流失七成律师。
美国司法部——这个曾自诩美国“宪政守夜人”的机构,如今正被从高层到基层职员层层拆解,变身“政治战壕”。这场清洗,速度之快、手段之狠、后果之烈,在美国被视为司法史上的最大倒退。
7月14日,路透社爆料了美国司法部联邦方案分部爆发辞职潮,超过三分之二的律师选择走人。
这个部门是总统特朗普的“法庭打手”,专职为联邦政策打官司——比如限制移民、砍大学拨款、针对跨性别者出台禁令。一旦有人告政府违宪,它就得上阵“讲理”。如今,它成了替特朗普那些“问题政策”强行辩护的前线。
过去有110名律师撑着这支队伍,如今69人辞职,主管流失超四成,创下“任期内出走率”历史新高。
特朗普骚操作中出现的法律问题都一股脑被甩给这个“专业法律部队”。满负荷工作周、政治干预、伦理压迫,叠加成职业地狱。律师们感到自己不是在辩护,而是在帮忙拆宪。有人直言:“本来是捍卫宪政,结果变成背刺它。”。
辞职律师在社交平台吐槽:“谁要是热衷帮这些政策找理由,迟早律师牌照保不住。”有人干脆总结:这不是辞职,是自救。
这场辞职潮,不是简单的“人手紧”,而是专业被政治肢解的警告信号。从“法律防线”到“政治传声筒”,美司法部分部完成了它的堕落转型。
这出特朗普任期内的官场剧,已经从荒诞开场,演成了坍塌的政治闹剧。
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开除了12名曾参与对其提起刑诉的司法部律师,一时舆论哗然,普遍认为这在削司法部的根,砸美国法治的墙。
紧接着2月4日,刚上任的司法部长邦迪就签署备忘录,成立“武器化工作组”,专查司法部是否有人曾“迫害特朗普”。部门主管话放得很直白:谁敢拒签政治案件简报、拒绝配合,就可能被炒。这一招,等于公开宣告:今后不是靠法律吃饭,是靠“向特朗普表忠诚”续命。许多被解雇律师,正是在这张“黑名单”上挂了号。
这也不再是调整人事,而是对“专业监督层”的全面清算。
7月13日,美国广播公司披露:司法部刚刚解雇了至少20名曾协助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调查特朗普的检察官和助理,其中就有处理国会山骚乱案和“机密门”的核心人员。另有35人被撤职,数字可能还会继续加码。
谁是史密斯?他是一名办过战争罪、查过腐败的特别检察官,不归总统特朗普直接管。他查的事也简单粗暴:
一是“国会山骚乱”:背后有没有特朗普的影子?
二是“机密门”:特朗普卸任后是不是私藏国家机密、指使人撒谎、销毁监控、妨碍司法?
这些如果属实,就是美国法律里的“重罪套餐”。从没哪个总统被查到这个份上,特朗普当然怕。
尽管史密斯本人目前还没被解雇,但他手下干活的那批核心人员——写起诉书的、翻文件的、提审证人的,基本都被干掉了。
好家伙,为了保一个特朗普,美国司法部这波操作已经连“法治剧本”都懒得翻了,直接开演“忠诚即正义”。
同一天,据CNN报道,美国司法部长邦迪毫无预兆地解雇了司法部道德事务部门主管约瑟夫·蒂雷尔。更讽刺的是,这位带领30人道德官团队的负责人离职时,官方公文居然连他的名字都拼错了,似乎连体面都不打算给。
蒂雷尔负责的,是司法部内部的道德与伦理监督:审查高官是否有利益冲突、是否该回避案件、是否违规收礼、怎么申报财产等等。也就是说,他的角色是“盯着同事别越线”的人。
美国司法部长邦迪为什么要解雇他?公开说法没有具体理由,只引用了《宪法》第二条——总统或司法部长有权解雇不信任的人。简单粗暴,合规合法,但充满信号。
有意思的是,蒂雷尔曾经为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提供道德指导,批准他接受价值14万美元的免费律师服务。而史密斯正是负责调查特朗普的那个人。
换句话说,蒂雷尔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案件,但他的存在保障了调查团队的合法性与专业性。而现在,他也被“请走”了。
这意思很明确:哪怕只是“帮着查特朗普”的人,也不再被容忍。清洗不仅继续,还扩展到了内部的“规则解释者”——把最后可能提醒“你这样可能不太合适”的人也清除掉了。
美国司法部,如今已经不是悄悄改变方向,而是直接换掉“方向盘”。
早在两个月前,英国《卫报》还披露了一则并不起眼但分量十足的消息:从2025年1月到4月底,美国司法部民权司已经失去了超过70%的律师,人数从大约365人骤降到仅剩105人。
该部门负责执行联邦民权法,包括保护投票权、打击歧视、监督警察执法、推进监狱改革等,是司法部中为“民众”发声的部门。但在特朗普回归后,一切开始逆转。
新任命的民权司负责人调整了“工作重点”——不再关注少数族裔学生、残障人士或监狱改革,而是聚焦“选民舞弊”“白人遭歧视”“跨性别威胁”和“反基督教偏见”等议题。换个说法就是:“捍卫特朗普文化。”
不少原本专注于传统民权工作的律师选择了离开。他们并非抗命,而是民权司原本是司法部里负责“修补社会裂痕”的,现在却成了极右翼的战鼓,觉得自己专业判断和职业良知根本无法服务新政府的政治目标,自己不想当特朗普阵营的工具人。
于是,大量律师选择辞职、调岗或提前退休,整个部门如今几乎被掏空。
到这里我们基本能看出,美国司法部这半年的动向,几乎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在转:如何保护、服务特朗普?高层发号施令,中层调整政策,基层承压离职,监督体系被抽空。
那特朗普的权力清洗逻辑是什么?
以“忠诚度测试”为核心,解聘职业检察官,再由政治任命律师上位,迅速染指案件裁量权。操纵案件方向,专注“反DEI”“反鹰派移民执法”“反政敌”。通过权利工具“武器化工作组”,专门剔除所谓“叛徒”,树立忠诚特朗普的标准。
这种机制可不止内部清理,而是系统重置。不是改革,而是接管。可以说,现阶段总统特朗普—司法部部长邦迪主导的司法部清洗,规模之大、影响之广、破坏之深、速度之快,堪称美国司法史上的“前所未有”。
美国媒体和学界纷纷发出警告,普遍认为美司法部正被变成“特朗普的私人律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武器化”。
这既是美国政治的“软宫廷政变”,也扯下了美国一直自诩民主灯塔、三权分立的遮羞布。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