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千年茶文化,两个月就下滑

500

国内网红小甜水,海外东方茶文化。到底是茶还是小甜水,商业的数据会给出结论。

作者|江 源

编辑|杨知潮

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交易所,有一支股票叫“茶”(CHA)。

但它并非某个西湖龙井的品牌,也并非英国立顿这样的茶叶厂,而是中国的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

在霸王茶姬的叙事里,它不止是一种小甜水,还是传统茶文化的弘扬者,是一种日常的茶饮品。

但很遗憾,国内消费者不难分辨出伯牙绝弦和西湖龙井这类清泡茶的巨大区别。它们的人群也截然不同:传统茶饮活跃在老头的茶台和办公桌上,而霸王茶姬活跃在商场的逛街女孩手里,和小红书的打卡照片里。

这种品类的差别,又会带来逻辑的差别:传统茶饮是大米饭,无所谓好不好吃,但要天天吃。而网红饮料强调的是足够漂亮和刺激,但就像一阵风,总是忽闪而过。

这种网红的逻辑,已经开始表现在霸王茶姬那上市两个月就开始下滑的股价,和同比下滑20%以上的同店营业额里。

01 千年茶文化,上市两个月就下滑

一千年的茶文化,只配让霸王茶姬的股价坚挺两个月。

2024年4月开始,是国内茶饮咖啡股的牛市,蜜雪冰城一度暴涨3倍、古茗、茶百道也大涨、甚至远在粉单市场的瑞幸咖啡市值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天胡的开局里,霸王茶姬竟然能下跌:从6月开始,霸王茶姬的股价持续下滑。在咖啡茶饮股一水30、40倍的PE里,霸王茶姬的14倍PE显得格外显眼。

500

毕竟短短一年前,它还是增长最快的茶饮品牌。

按照霸王茶姬的招股书,2024年,霸王茶姬的成长格外迅速。全年GMV达295亿,全球门店数6440家,单店月均GMV51.2万元,均居行业前列。

但这份招股书里,霸王茶姬已经显露出了疲态。2024年四季度,同店交易额同比下滑18.4%。霸王茶姬大中华区单店月均GMV为再次同比下滑21.31%。

同店GMV的下滑,是所有连锁餐饮品牌在门店数扩张后必然会碰到的一个天花板。但问题是,作为一个2021年-2022年才真正开始扩张的年轻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这个数字来得太早、太快了。

要知道,今年一季度,瑞幸咖啡的自营门店同店营业额还增长了8.1%。蜜雪冰城招股书里,2024年前三季度的单店日均GMV还有微弱增长。古茗在门店比霸王茶姬更多的情况下,去年同店GMV也只下滑了4.29%。

当然,瑞幸咖啡在2024年也遭遇了自营门店同店营业额的下滑,但四季度的下滑幅度只有3.4%,全年下滑16.7%。

并且这一下滑的背景是瑞幸去年全年就开了6000家门店,同比增长37.5%。这个数字接近霸王茶姬的门店总数。蜜雪冰城更不用说,其门店已经超过4.5万家。一季度,霸王茶姬只新开了241家店。即便考虑到霸王茶姬的模式以大店为主,这一数字的差距仍然太大了。

同店GMV下滑之后的剧情是确定的:比如海底捞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曾快速扩张超过800家门店,但在2021年下半年便宣布关闭约300家门店(相当于其当时门店总数的20%)。这一调整背后,是其单店日均营收从2019年的14.26万显著下滑至2024年的8.44万。

02 茶的外壳,网红的内核

在霸王茶姬的招股书中,其股票代码定为CHA,也即“茶”字的拼音写法。

与中国传统茶文化捆绑,是霸王茶姬一以贯之的定位:其品牌使命是“以东方茶,会世界友”。此外,霸王茶姬的品牌logo、门店设计、产品广告和包装都和中国的茶文化元素有关。

500

在茶饮界都在靠着果茶、奶盖、多样的小料为主要竞争力时,霸王茶姬在一开始就看准了“茶文化”这条差异化的赛道。

但霸王茶姬真的是茶吗?

虽然霸王茶姬“身上写满了茶文化”,但无论从消费者人群、消费场景来看,两者的差异实在太大。以普洱茶为例,按照第三方数据,普洱茶47.9%的消费者为40岁以上的群体,而霸王茶姬22-40岁用户的为83.8%,这种差距堪比RIO和茅台——说是都是酒,但实在难算得上同类竞品。

新茶饮虽然有一个“茶”字,但对消费者来说,原料里糖和咖啡因的优先级和必要性也许要高于茶叶。“小甜水”才是新茶饮品牌的真实生态位。

而霸王茶姬不止是小甜水,更是一种网红小甜水。

首先,霸王茶姬的热度巅峰极高,但陨落也是极快的。通过百度指数回看其热度轨迹,发现从2024年5月起,霸王茶姬的搜索指数显著上扬,到了 2024 年 7月,达到当年峰值,而之后搜索热度逐渐降温。

500

图注:百度指数上,霸王茶姬的热度下滑极快

当新鲜感褪去,消费者的热情迅速冷却,没能将一时的热度转化为长久稳定的消费粘性与品牌忠诚度 。从这一点上看,茶的保质期长的特性在霸王茶姬身上很难体现出来。

第二,霸王茶姬是一种刺激性强的品类。

在霸王茶姬的公司内部,创始人张俊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是在做山珍海味,是在做奶茶界的米饭和面条。”但米饭和面条的特点是“无味”,事实上,饮料界真正的米饭清泡茶叶和美式咖啡也都偏向于不甜,且刺激性低。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一天吃米饭和面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要让他天天喝伯牙绝弦,未免有点太困难。

这种强刺激性,使其更像一款网红流行小甜水,而非覆盖全年龄段、全消费场景的大众永续品类。

霸王茶姬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年3月,霸王茶姬宣布上新轻因版伯牙绝弦,对比正常版,咖啡因含量下降了约50%。

品类本来就偏刺激,霸王茶姬的茶饮口味还很窄。对于霸王茶姬而言,核心产品伯牙绝弦以茉莉雪芽为基底,91% 的 GMV 依赖 “原叶茶拿铁系列”。

任何一款含茶饮料都可以算作茶,从这个角度,任何新茶饮品牌都可以说自己是传统茶文化的弘扬者。但它无法改变一个品牌真实的商业逻辑,到底是茶还是小甜水,商业的数据会给出结论。

03 国内网红小甜水,海外东方茶文化?

不过“是不是茶”这种哲学问题,答案还取决于听众是谁。

马保国在国内被认为是流量主播,但在英国却能真收到徒弟,赚到功夫老师的学费。传统文化四个字,很多时候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茶饮品牌赴港上市,霸王茶姬却选择独自赴美上市。哪怕同时期的美股对中概股的估值很不友好,似乎是有意把自己放在一种外国人视角下的估值环境之中。

业务上,霸王茶姬对海外市场的热情也是极大。在东南亚和北美的市场上都开启了门店。据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霸王茶姬新加坡成熟门店单店GMV达180万元,高于国内平均水平。4月,霸王茶姬印尼旗舰店在首都雅加达开业,三天内销售1.1万杯;一个月后,霸王茶姬北美首店在洛杉矶开业,首日销售超过5000杯。

在国内,没人会把龙井与伯牙绝弦混为一谈。前者是一种传统茶水,后者是加了牛奶的网红小甜水。但在海外,这种界限是模糊的。霸王茶姬的门店里,红墙黛瓦的中式装修与 “以东方茶,会世界友” 的标语相映,包装上的山水墨画与书法字体被反复强调,一切都显示,这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产品。

老外当然吃这套。霸王茶姬洛杉矶首店开业时,排队两小时的消费者里,有70%在社交媒体打卡时提到 “中国风包装很酷”。

500

图注:霸王茶姬洛杉矶店,图源小红书@披着虎皮的尖椒

虽然仅有20%的消费者关注 “茶底的香气”,但对海外消费者来说,一种浓重的异国文化,已经足够成为一种吸引力。——这就像中式西餐或者美式中餐,异域风情从来都来自包装,口味大多都是本土化的。

霸王茶姬的海外扩张才刚刚开始,难以看出太多内容。但毫无疑问,从“宣传传统茶文化”的角度,海外市场对霸王茶姬来说是更容易的。

或许未来,霸王茶姬的海内外市场会呈现出两种风景:一面是一种好喝漂亮的流行茶饮,另一面是东方异域风情的传统饮料。这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又很统一,毕竟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拿到其他国家都可以是流行文化。

头图来源|AI制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