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羽墨美甲店遭二股东架空,“韭菜剧本”每天都在上演

2025年7月,一场围绕"羽墨美学"的商业纠纷将美甲行业的暗流推至台前。曾在《爱情公寓》中饰演"秦羽墨"的演员赵文琪,在微博自曝遭二股东架空,25万投资血本无归,而其背后牵扯出的品牌转型、加盟商维权等问题,撕开了美甲创业热潮下的层层迷雾。

500

从明星效应到资本博弈:羽墨美学的兴衰轨迹

2024年,赵文琪以"秦羽墨"IP为核心创立"羽墨美甲",凭借明星效应迅速引发关注。2025年初,在"有点好看投资"推动下,品牌升级为"羽墨美学",瞄准百元自助与千元日式美甲之间的市场空白,提出"一站式"服务模式,并计划通过千店布局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然而,这一蓝图在7月3日戛然而止——赵文琪在视频中哭诉被合伙人侵占公章、U盾,公司运营完全失控,数位加盟商在评论区留言称"每月都在赔钱"。

值得玩味的是,羽墨美学的股权结构显示,杭州有点好看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二股东,与赵文琪持股的杭州羽墨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复杂的资本关联。这种"明星站台+资本操盘"的模式,在美甲行业并非孤例。此前演员舒嘉颖投资的太平洋美甲美睫,同样采用"一站式"服务和培训体系,但通过财务投资加资源入股的方式规避了控制权风险。反观羽墨美学,赵文琪作为创始人却缺乏对核心资源的掌控,最终沦为资本博弈的牺牲品。

行业乱象: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永恒矛盾

美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摆脱"非标品"属性。每个美甲师的技术差异、客户审美偏好的多样性,使得服务质量难以量化。即便是连锁品牌,也面临"一店一标准"的困境。2025年央视调查显示,56.8%的消费者在美甲后出现指甲变薄变软问题,部分门店工具消毒不规范。这种行业痛点,在自助美甲的低价竞争中被进一步放大。

500

以"瞧享""UGIRL"为代表的自助美甲品牌,通过"59元任意款式"策略快速扩张,单品牌门店数均突破1500家。但这种模式依赖高翻台率和低人力成本,美甲师底薪极低、培训周期短,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相关品牌差评集中在"排队时间长""甲片易脱落"等问题。与之相对,日式美甲虽以工艺精致著称,但千元以上的客单价将大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羽墨美学试图填补这一市场空白,但其"一站式"模式在实践中遭遇管理失控,暴露出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深层矛盾。

加盟陷阱:韭菜田里的三方博弈

羽墨美学风波的核心矛盾,折射出美甲加盟行业的典型生态。品牌方用明星光环包装"低成本高回报"神话,代理方以"专业筛选"为镰刀,加盟商则怀揣"开店自由"的幻想入局。这种三角关系在羽墨美学前代理商的发声中暴露无遗——该代理商在初创期因严格筛选加盟商(无经验者不收、地理位置不佳者不收)被替换,而他的继任者为追求扩张速度降低门槛,最终导致品牌口碑崩盘。

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同样上演。植物医生通过"低门槛+高控制"模式扩张,却因加盟商管理失控引发服务争议;山寨鲍师傅加盟商因品牌方恶意注册商标,最终陷入法律纠纷和经营困境。美甲行业的加盟陷阱更具隐蔽性:品牌方往往以"整店输出"为诱饵,实则缺乏持续的运营支持,导致加盟店在流量红利消退后迅速陷入亏损。

破局之道:理性认知与价值重构

面对行业乱象,创业者需建立清醒认知。首先,美甲创业绝非"弯腰8小时磨死皮"的体力劳动,而是涉及市场定位、供应链管理、客户留存等多维度能力的综合考验。其次,商业模式创新需回归价值本质。羽墨美学的"一站式"模式本有机会重塑行业标准,但其失败在于过度依赖资本运作而忽视基础建设。反观太平洋美甲美睫,通过与日本JNA协会合作建立培训体系,将美甲服务与美妆、健康等业态融合,真正实现了"不止是美甲"的品牌理念。这种"技术+生态"的模式,或许能为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最后,消费者教育不可或缺。随着《哪吒2》"裂空爪"美甲的走红,文化IP与美甲艺术的结合展现出巨大潜力。创业者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提升服务附加值,引导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价值认同。同时,强化合规意识,例如严格执行"一客一消毒"标准,使用水性指甲油等环保产品,才能打破"美甲变毁甲"的行业魔咒。

在这个"颜值经济"盛行的时代,美甲行业的繁荣表象下暗藏着无数创业陷阱。羽墨美学的故事并非孤例,而是行业生态的缩影。对于怀揣梦想的创业者而言,唯有摒弃投机心态,以匠人精神深耕产品与服务,方能在这场美丽博弈中找到真正的价值支点。正如某位资深从业者所言:"美甲不是快消品,而是需要温度的艺术创作。"这或许才是破解行业困局的终极答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