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奇闻,现实中多的是,成为奇闻是因为学校有了动作

【本文由“guan_16888705192347”推荐,来自《如果被开除的女大学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那几个选项没有意义。核心在于是否构成一种现象,也就是发生概率是否高到一定程度。

李女士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奇闻,现实中多的是,甚至第一次爆出来时一般人都没兴趣去八卦女方是谁,因为太多了。成为奇闻是因为学校有了动作,好久没见学校因为学生私生活不检点而如此杀伐果断了,奇的是学校。

实事求是地讲,确实有一部分中国女孩是老外的easy girl,没冤枉她们,这是一个现象。因为她们过于努力过于突出,导致那些跟外籍人士正常交往,正常恋爱,正常生活的中国女性也收到了伤害,容易遭遇偏见。进一步也伤害了所有中国女性。因为刻板印象不取决于人的理性认识,而是人接收的碎片化信息的最大公约数。这种easy girl给只掌握中国少量信息的外国人造成的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会伤害所有中国女性,甚至增加她们遭受外国人性骚扰的几率。

至于委身快递员,或者男女颠倒的情况,这在现实中都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发生了也是个案,不构成一种现象。所以这种个案只能导致人们对具体个体的评价。比如说三哥不放过排气管。如果三哥之国是高度尊重女性的国度,这只会是猎奇新闻,不会影响对三哥整体的观感。但现实是,大量三哥投身于性侵事业,已经在外人那里形成了刻板印象(如果只是刻板印象),这种新闻(哪怕是假的)则会加深这种刻板印象。

如果大量外国女性来了中国也会跟中国男性炮火连天,成为一种现象,这也会成为社会问题的,也会遭到批评。当然,基于男权社会的惯性,默认男性在两性关系中是获益方。对错不论,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普遍认识,所以敏感度大概会低一些,但也只是低一些。试想,某国男性被标签化为倒贴的鸭子,这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某个职业的人处于这种地位,这个职业也会被贴上标签。细想想现实中其实也不少见。所以,为什么选项中放快递小哥会让人觉得荒谬?因为快递职业不构成这种事的标签符号。不信的话,换个富二代试试?或者换个某种公认高收入行业人员试试?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清末以来中国百年积贫积弱的余毒。人有慕强的倾向。是不是多数人会觉得跟国家领导人握个手,聊两句都很荣耀,转身就能出去吹了? 虽然很多人嘴上各种不屑各个马,但真的跟随便哪个一桌甚至一个屋子吃顿便餐恐怕立刻要发朋友圈了吧?男权社会下,普通女性可以通过婚姻(甚至不构成婚姻)改变生活,通过男性改善生活自然成了一条标准路径,而且一般情况下,社会认可这条路径。(这里男女颠倒的话,男性一般会遭遇负面评价,哪怕自身很优秀,只是借助妻子家的资源,也往往会遭到其他男性贬损) 中国长期极弱,形成了外强中弱的刻板印象,嫁给外国人意味着可以去外国生活,会更好地改善生活,这样,外国男性就更加受欢迎。进一步,外强中弱投射到男性身上,外国男性强于中国男性的刻板印象也自然进一步衍生。那么从这个角度,对部分女性来说,找外国男性自然也更好。在这样的惯性下,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因素(例如距离产生美,人总对不熟悉的,远来的有过高的幻想),最终导致出现了这种现象。

具体到这个个案,也许李女士只是因为喜欢游戏,崇拜这个业内名宿,或许只是觉得无需负责的露水鸳鸯更刺激,或许单纯看对眼了,与国籍种族无关,或许……但是,这个行为完全符合easy girl的各种要素,对方也是这么定义她的,否则根本不会公开这种照片,那么,对不起,她因此社死,因此被开除也不冤。至少遇人不淑。

而我们的社会如果对这种现象仍保持“宽容”,那就是糊涂。如果一位帝王被人啐口痰,手下要去杀了那人,帝王制止,说自己遭人唾弃说明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要自省。这是不是明君桥段?如果一个庄稼汉被人啐口痰,别人要帮他教训那人,他制止,说自己遭人唾弃说明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要自省。这是不是犯贱? 反正我们现在的国际形象肯定还没匹配帝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