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想赢,只能靠她

我还在看《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

没错,上次我们聊了聊脱口秀的“老人”,说了脱口秀在内地存在的困境,但没办法,就是戒不掉这口“电子榨菜”。

于是一等新一期的更新,立马就看了起来。

怎么说呢?

如果说,呼兰等“老人”一直是脱口秀的承重墙的话。

那么这次,我更想聊聊新人。

作为脱口秀的后浪,我们似乎每一年都能在铺天盖地的雨后春笋中看到一些闪光的身影,看到一些惊喜的瞬间,这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我们评判一个行业究竟如何,其实也不是看它的金字塔尖。

得看它是否能源源不断的发掘出人才。

而这,恐怕这才是一个行业走向健康该有的样子。

01

“天才精神病”

这届《脱友2》里有很多新人都可圈可点。

到什么程度呢?

两个指标——

一是我最喜欢的呼兰,在第一赛段的排名仅仅是第7,而这份名单之中,有大量的人,我相信你听都没听过。

500

第二,则是看钮祜禄·罗永浩的微博。

这些天,他发了千字长文点评孙书恒、王大刀、艾斯这群新人的炸场瞬间。

看来,的确是“陷进去了”。

所以,这些新面孔会是一个个“小呼兰”、“小徐志胜”、“小何广智”吗?

当然不。

从罗永浩、陈鲁豫等人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届的新人们——

各有各的“莫名其妙”。

比如,上次就被罗老师内定的“冠军”,小奇。

他被称为,一个天才的“精神病”。

500

在场那么多高学历脱口秀演员堆里的唯一一个中专生。

上次的摇花手“斗苍天”,就已经炸翻全场。

这一次,吐槽自己东北老家阜新的“老龄化”,工作难找,房价暴跌。

500

家里一套房,只要3万,还不如上海的一个马桶贵。

小奇吐槽——“我、妈妈、爸爸没你粑粑住得贵啊。”

500

500

只是搞笑?

上次我们就说了,小奇没那么简单。

还是陈鲁豫看得准:

与《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有异曲同工之处。让东北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口音。

500

你看。

还是没学过高数(误)的脑子好使吧。

除了小奇以外,这群人里还有敢diss刘禹锡的。

小四爷,吐槽自己家里太破了。

当上学学到《陋室铭》的时候,还“责怪”刘禹锡,你也就只是说了一句斯是陋室,也不说哪里破。

最后,刘禹锡都怀疑自己:“何陋之有?”

谁也想不到,小时候学语文费劲背诵的一篇文言文会在20年后,成了脱口秀的段子。

但,更想不到的是,还有人,真的会跟刘禹锡家比破。

500

500

不得不说,这一季的新人段子,实在是太野蛮生长了。

上面说的都是男选手。

女选手呢?

有的说自己“宛如一个渣男”。

比如小帕,逛街的时候看着个喜欢的擦脸油。

一问价格3500!买不起,但要面子。

此时的她,就像是一个破防了的渣男——得不到也要诋毁它。

500

有的朝父权制开火。

比如王大刀,那双就是不可能并起来的腿,就是她最叛逆的个性。

500

最后用一段英文句子,与四川话。

愤怒讲出自己的歇斯底里,自己的身体意见,抛开女性的自我羞耻。

这多酷。

说完这番慷慨激昂的话之后,还补了一句——

这里一个梗都没有,但你们听得很认真。

500

这或许才是脱口秀的价值吧。

以喜剧的形式,给每个人一个可以发声的舞台。

所以怎么说呢?

没错,脱口秀的行业发展了那么多年后,走出去的“老人”都已经站稳了脱口秀大王的脚跟,但新人其实一直都不少。

他们需要有一个可以“闯”,肆意奔腾,成为“神经病”的舞台。

而《脱友2》的策略就是,一方面让老选手们稳定输出,给予观众一种熟悉感与安全感。

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推出新人。

不得不多提一句,我个人是挺喜欢罗永浩+陈鲁豫+大张伟这个铁三角组合的,它几乎就是技术+意义+效果这三方面的最佳组合。

尤其是在点评新人方面。

往往是看完了他们的点评,再去回想整个演出,会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效果。

毕竟这是一个高强度综艺。

需要有人对新人不适应现场的理解,也更需要有人发掘出他们的“好”。

500

02

好,打的好

从这些新人的“直言不讳”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出节目组的“野心”——

渴望尝试碰触边界的趋势,在有限的范围内去拓宽它所能承载的宽度。

比如,禁忌话题。

我们的社会文化里有一约定俗成的道德,就是不开残疾人玩笑,但,在脱口秀行业里,就偏偏黑灯、小佳笑得最欢。

这一次,换成了雪冰。

小时候因为误触高压电,而少了一只胳膊的他,站在舞台上吐槽自己的当年的不幸遭遇。

少了一只胳膊,赔了8万块钱。

90年代的时候,8万块钱已经很大了。

雪冰说,爸爸实在很心疼自己,这钱是我儿子拿命换的,谁也不许动。

“到现在都没动!”

全场哄堂大笑。

500

这个笑里是带着苦的。

还有菜菜。

说自己妈妈去世的事,周围人似乎总带着歉意、小心翼翼地不去“冒犯”她,可,有时候还是陷入了“听者无心,说者不小心”的境地中。

她不想被特殊对待,她只想好好“搞个笑”。

最后,在她用她的段子,致敬了自己妈妈,也坦然说明了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那我今天站在这里

我是不是也可以不表达什么

我就想像我妈一样

搞笑一下

给我妈,尽个“笑”

500

从菜菜今年的“死亡话题”到去年的卫生巾话题,她实火了。

这是好事。

正因为脱口秀涉及的话题越广,“冒犯”的人越多,就能让更多的人看见,并参与到脱口秀的行业中。

于是,在《脱友2》里,你会发现有了各式各样的人,都来到了这个舞台上——

有直言不讳在台上“物化”帅哥的周欣雨;

500

有来这里吐槽国企单位不要少年感,要有“登感”的赛文;

500

还有,为塌房的哥哥们写“官方通告”的法务孙嘻。

500

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站在这个舞台上,才能说明这里——

越热闹,越活泛。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是竞争。

不得不说,如今的脱口秀节目也是越来越多了,除去已经播完的不说,隔壁有《喜剧之王单口季2》,接下来还有一个全女脱口秀团综《三好姐妹》。

虽然这里很多都是鹅系脱口秀出来的人(鹅系造星能力确实可以)。

比如去年《喜剧之王单口季》的几位大魔王是杨笠、王建国等,而这一季,《脱友》第一季的小佳也去了对面,等等。

但,竞争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怎么办?

作为脱口秀的主阵地,腾讯当然想赢。

就像小帕在舞台上说的,我就是很在意别人看我的目光。

“导演你比我更在意。”

“因为你卯足了劲,想在爱奇艺面前展示最好的腾讯视频。”

500

一点都不遮掩了。

于是你可以看到这一届的《脱友2》新人越来越多,文本上也越来越雕琢。

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意外好处”——

邱瑞说,反正对面开了一个新节目,争不争个你死我活,是老板考虑的事情。

“我作为演员,反正你不让我上我就上那边。”

500

甚至于多一个轮就多一个月的“年终奖”。

500

这其实是好事。

节目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试图扩宽行业的禁忌,打破平台壁垒,才能让演员有好日子 ,观众能听好段子。

平台打得天昏地暗。

最后,不还是我们观众过年了?

03

大势所趋

这其实也是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看起来这是平台竞争。

但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有竞争反而才是良性的,正如“沙丁鱼效应”,更多新人进入这个行业,才能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与氧气。

行业需要的,永远是“人才”。

如果你对脱口秀够熟悉,你会发现,这些年来,脱口秀行业一直如履薄冰,兜兜转转一直在路上徘徊。

从《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一波三折。

让人几度觉得这个行业快夭折了。

而到今天。

“大会”变成了“朋友”,从节目名称上都能看出一种谦卑的姿态。

500

可回头再看——

那些在节目中出现的演员们,比如呼兰徐志胜,比如庞博杨笠,其实都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姿态“留”了下来,哪怕是有人不再说脱口秀,我们提到他(她)时,往往也能想起他(她)曾经讲过的段子。

所以说啊,鹅厂的这一系列节目,比如《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不管经过多少波折,但也给这个行业输送了不少的脱口秀人才。

就像贾耗,一开始无人注意。

但经过这几年的打磨之后,非但走稳了“美妆赛道”,还“怎么说怎么有”。

500

或者江梓浩。

老实说,听他这么多年的脱口秀,已经让我听出了熟悉感。

500

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行业,也有着不同维度的表达,但如今即便分散各个节目,提起他们,我们往往也会知道,他们曾经在这些舞台上有过激动人心的瞬间,有过让人惊艳的高光。

他们曾经聚在一起比赛,如今四散而去,撑起了这个行业的未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何广智的那段话。

他在段子里调侃——

“我们老板得脂肪肝,是因为脱口秀蛋糕都让他吃了。”

500

这话让不少人觉得广智“敢说”。

可是呢,我其实觉得,广智说的不过是玩笑话——

因为他们也是做蛋糕的人。

我还记得在脱口秀行业停摆的时候,腾讯视频曾经召集何广智、杨蒙恩、徐志胜、呼兰等这些人,推出了《轻轻松松喜剧节》,就算在那时,他们也还是没有放弃。

从脱口秀演员的专场到脱口秀综艺,它几乎还是全方位的搞喜剧。

当然,还包括把对手的“喜人”ip移植在自己平台上,打造的《喜人奇妙夜》500

500

你说,是“老板”都吃了这块蛋糕么?

不如说,这块蛋糕在市场的需求下,鹅厂越做越大,来这里分的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

才有了不同类型的素人选手;

才有了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

没错,脱口秀发展到现在,从一个热情迸发期到了现在的冷静期。

也像是,一个成熟期。

虽然从尺度上来说,我们仍旧是战战兢兢,字斟句酌。

但我相信现在只是“广积粮,缓称王”。

毕竟,虽然说呼兰被称为脱口秀的承重墙,但脱口秀的成功不能光靠一个呼兰,或者那些已然成名的“明星”。

而是要发现一个个新的“呼兰”。

那些足够惊艳的新面孔源源不断,才是脱口秀真正的“承重墙”。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