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纸的利润,如何撑起鸣鸣很忙的IPO

500

作为国内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鸣鸣很忙在今年的4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2017年,零食很忙在湖南长沙成立,最初只是一家街边小店;2019年,赵一鸣零食则在广东广州和江西宜春成立,以低价策略瞄准下沉市场。

2021年4月,零食很忙完成2.4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与高盛领投,开始加速全国化布局;2023年2月:赵一鸣零食完成A轮融资,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

2023年11月: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宣布战略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共同推动量贩零食行业的发展。

而到了2025年,鸣鸣很忙开始冲击IPO。

鸣鸣很忙能够短时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零食连锁,并开始冲击上市,确实还是有几把刷子。

鸣鸣很忙的成功之道

鸣鸣很忙如今在全国拥有超过1.4万家门店,覆盖了1224个县,其中58%的门店都在县城以及乡镇,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的成功。鸣鸣很忙的成功之道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其一,丰富的产品与供应链。鸣鸣很忙提供超过3300个SKU,单店SKU数量超过1800个,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他们建立了全国性的仓储网络,实现快速配送,存货周转天数短,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通过大规模采购和直采模式降低成本,产品价格比传统渠道低约25%。

其二,成功的商业模式与运营。鸣鸣很忙采用轻资产的纯加盟模式,快速扩张门店数量,目前已超过1.4万家,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采购、物流和销售流程,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其三,成功的下沉市场战略。鸣鸣很忙深耕县城及乡镇市场,门店覆盖率高,有效占领了广阔的下沉市场。

其四,良好的用户体验。鸣鸣很忙通过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零食,满足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同时门店一般选址在人流密集区域,方便消费者购买,提升了复购率。

由此看来,鸣鸣很忙就是通过下沉市场的选址战略,借助丰富的产品以及供应链优势,然后采用轻资产的加盟模式,实现了门店的快速扩张。不过,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鸣鸣很忙也面临不少挫折和挑战。

快速扩张背后的经营难题

任何企业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鸣鸣很忙也不例外。

首当其冲的就是同质化竞争。鸣鸣很忙也同样面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行业内产品差异化小,主要依赖低价策略,难以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同时面临来自万辰集团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市场饱和导致内耗加剧。

其次是供应链管理的挑战。门店和SKU数量庞大,供应链管理难度高,易出现运营失误,与此同时门店和供应商众多,食品安全问题概率增加,可能损害品牌声誉。

其三是加盟商管理难题。加盟商数量多,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不一,品控和服务标准化难统一。此外,总部与加盟商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可能还会影响品牌整体形象和运营效率。

最大的难题还是盈利难题。鸣鸣很忙由于采用“薄利多销”策略,毛利率和净利率较低,盈利空间有限。随着门店数量增加,单店盈利能力未显著提升,加盟商回本周期延长,一旦加盟商不能及时获取利润,既可能会导致线下门店难以为继。

低利润如何撑起IPO

我们从鸣鸣很忙递交港交所的财报数据来看,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鸣鸣很忙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393.44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40.2%、282.2%;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88.1%、288.7%。

从业绩增速来看,这份业绩增速貌似非常客观,但这是基于快速开店的基础之上。如今鸣鸣很忙的线下门店已经开遍全国大街小巷,想要继续维持门店的快速扩张就很难了。那么,接下来鸣鸣很忙要靠什么维持业绩增长?

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分别为7.5%、7.5%和7.6%。同期,鸣鸣很忙的净利润率也较低,分别为1.7%、2.1%和2.1%,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1.9%、2.3%和2.3%。

如此低的利润率对于线下门店就是硬伤了!

对于加盟商来说,低低利润率就会导致加盟商的回本周期延长。当加盟商的回报周期过长,一方面现有的加盟商可能会出现关店闭店的现象,这会影响鸣鸣很忙的业绩;另一方面,加盟商的回报周期过长,必然也会影响新的加盟商加入,那鸣鸣很忙的业绩增长要靠什么来维持?

不得不说,鸣鸣很忙此时选择IPO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此时的业绩增速会是未来几年增速最快的几年,一旦鸣鸣很忙不能继续保持快速开店,它的业绩增速就会大大下降。

当然,对于鸣鸣很忙而言,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全球化。

但要实现零食连锁的全球化,并不简单。鸣鸣很忙需要面临零食安全、海外零食供应链、本土化加盟运营挑战等诸多难题。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